分享

公开写作的3个好处,你可能不知道!

 进击中的罗罗 2023-05-12 发布于广东

这是罗罗日更写作的第219篇文章


前段时间,我和一个朋友聊天,她和我说想要学习写作,但是前100天不公开写。我看了她的说法觉得很有感触。

因为我在最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也和她一样,特别怕身边的朋友还有亲人知道自己在写公众号,所以不敢把自己的文章发到朋友圈或者其他社群,总担心自己写不好,别人会笑话。

直到有一次,我在明白老师的直播间他和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说——

把包袱扔过墙,人再翻过去。放下自己的执念,因为没有几个人会看。

他说的,确实有道理,那时候我的粉丝就2位数,而且每天公众号的文章阅读量也才几个而已,真的就没有几个人看。但我内心一直在纠结——

  • 总感觉自己写不好,想等自己写好了再发,所以不敢发出来。

  • 不知道写什么,写了没有做到,别人会笑话,所以不敢发出来。

  • 写的文章没有价值,仿佛一直都是在自嗨,所以不敢发出来。

但我后来终于想明白了,不管我们写多少,写的内容怎么样,我们都只能为部分人提供价值。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不同的人,知识积累不同;

不同的人,能力不同;

不同的人,性格不同;

不同的人,环境不同;

不同的人,思维方式不同;

不同的人,受教育程度不同;

……

这就导致——

  • 同样读一篇文章,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 同样读一篇文章,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收获;

  • 同样读一篇文章,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心情;

  • 同样读一篇文章,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角度;

  • 同样读一篇文章,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心态;

  • 同样读一篇文章,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反馈;

  • ……

这就导致了读同样一篇文章,对于每个人产生的价值是不同的。于是我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距呢?

01 读者的思维和创作者的思维有着很大的差异

每个人看待文章的角度不同,有的人觉得有价值,有启发。有的人则会觉得这个知识他是会的,有的人会斥之为鸡汤。

02 每个人看待信息的方式不一样

有的喜欢看短视频,因为可以获得即时反馈。有的人喜欢看图文,因为图文会更加真实。

但而越来越少的人,喜欢读文字。因为文字能吸收的信息是有限的,现在是信息碎片化时代,公众号的打开率也慢慢下降,人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

古典老师用24个字概括了这个时代的特质——

“信息变多,思考变浅;机会变多,竞争跨界;随时干扰,永远在线”。

这个时代从来都不缺信息,打开微信,扑面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信息,甚至让人觉得不学习就焦虑、不学习就落后,总感觉每天的时间不够用。

03 每个人喜欢的内容不同

有的人喜欢读小说故事类、有人喜欢哲学、有的人喜欢读心理学……

因为各种因素的不同,导致了我们的文章只能给部分人提供价值。

但通过我日更200多天,我发现写作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被部分人看到,被部分人认可,被部分人喜欢。

那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都是很正常的,那有时候状态写得好,有人看,状态不好,写得差没有看是正常的。

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立体的,别人是否喜欢我们无法控制,就算是人民币也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我开始用平常心去对待公开写作这件事,并每天坚持日更公众号。

通过日更,我发现人最难做到的是平常心,要学会认清现状,接受自己的平凡。

通过半年多的写作,我的公众号积累了6000多个粉丝。让我这样一个没有进过大厂,也没有光鲜履历的普通人,实现了副业的日收入4位数,做了自己的付费社群,

因此我非常建议,如果你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兴趣,不妨试试写作。如果是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最好的方式就是公开写作,今天总结了关于公开写作有3点好处——

1、提升自己的写作标准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极其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就像女孩子出门喜欢化妆,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更好一些再出门。而反过来,在家里就可以随便一些,穿着睡衣也无所谓。

如果不公开写作,自己很容易陷入自嗨的现象,不去在乎用词是否精确、句子和句子之间是否衔接得当、逻辑是否严谨、有没有符合金字塔原理、有没有错别字等等,因为不用在意他人的看法,自己喜欢就行。

但如果考虑公开写作,就会刻意提醒自己,是否有用滑梯理论、表达是否符合逻辑、排版是否美观、文章是否有错别字等等。

一旦人开始有更高的标准,对自己写作要求更高,那就会更加注意去研究如何更好地去优化自己文章的内容。

2、获得更多的反馈,养成思考的习惯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面提到: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如果自己写了文章不发表,那就永远拿不到这个世界对这篇文章的真实反馈,哪怕是想改进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一篇文章发表后,是可以通过文章的数据、评论、分享数、点赞数、好评和差评来获得反馈的。

那有的伙伴可能觉得很奇怪,发出去的文章,居然没有人看,没有反馈。这是错误的理解,没有反馈说明自己的文章并没有吸引读者,没有打动人,没有让人有收获。

而这种反馈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需要去优化标题,封面,选题等等。

阅读量低,很大程度和自己文章的标题有很大关系,点赞数少,说明读者收获比较少,没有获得对方的喜欢。我也会关注看自己的阅读量,还有点赞数。

甚至我觉得新手很有必要去日更,因为作为刚刚写作的伙伴,日更可以获得更加高频的反馈,这对于提升自己文章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考虑哪些选题是读者喜欢的、标题应该如何更好优化、他人的评论有哪些对自己是有帮助的,哪些观点自己没有表达清楚,哪些观点是存在误解的、有哪些是值得改进的。

只有通过其他人的反馈,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知道自己可以写什么,知道自己在表达上应该注意什么。

只有公开写作,才能更好地想着如何变得更好,才能想着如何为他人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在不断地思考和练习中,让自己养成一个思考的习惯。

3、公开写作,让自己获得能量

通过200多天的日更,有不少的伙伴给我反馈,给我赞赏也习惯了每天看我的文章。

昨天有个伙伴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她感叹我这一年的进步很大,看了我很多篇文章,这让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文章有一点价值。

公开写作不是自嗨,公开写作需要考虑的是多方面、多维度的。

需要考虑:自己每天有没有在学习,有没有思考,写作是为了创造价值,没有价值的写作,获得的反馈就会少。

内容写得不好,如果一直想要如何引流,就会让他人厌恶。如果自己做不到,就用说教的方式,其实也会让人反感。

所以在写的过程,我经常提醒自己:多分享价值,少分享价值观;多分享我做了什么,少说你应该做什么,多分享我学到了什么。

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习惯,是一件令我上瘾的事。

哪怕不做自媒体,也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兴趣,如果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技能学习,我建议你学习一下写作。写作不一定是写公众号,日常的表达、沟通、朋友圈都算。

通过写作可以锻炼自己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是最普通的人,都适合,因为这是最低成本的方式。

写作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能让你把注意力完全沉浸在创作里,放在大脑、键盘和屏幕上,达到心流,写完可以获得干翻世界的勇气。

而且写作还可以产生内啡肽,让人感觉到快乐、有自信、有创造力、能缓解焦虑、能让一个人的人生过得更加通透。

尤其是在信息轰炸的时代,打开微信,扑面而来都是各种群信息,会让自己莫名焦虑,想要给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出口。

而写作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专注在自己的思考,专注在研究如何组织句子,用什么样的词语,用什么案例……

写作的过程,就是在建自己心中的大楼,自己就是设计师,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就像辉哥说的: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的人是幸福的。

深以为然,只要自己能享受其中,对于自己来说就是极好的、就是富足的。

所以我会一直公开写作,也欢迎你一起公开写作。

祝:

公开表达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