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评介|《父亲》:无忌童言里的日常之谜

 王栩丶 2023-05-12 发布于重庆

文/王栩

(作品:《父亲》,[美]雷蒙德·卡佛 著,小二 译,收录于《请你安静些,好吗?》,南海出版公司,2022年1月)

母亲产下一个男婴,这是个喜讯。产后的母亲还没完全恢复,就下得床来,和三个女儿、祖母一起围着婴儿的摇篮站着。他们都很高兴,此时,摇篮旁的两个大人被快乐包裹着,不知一场突发的灾难即将登场。

灾难的亲临往往有着一定的预兆。预兆显现在父亲身上。“父亲在厨房里”,一句平淡的叙述,牵出了一幕奇怪的场景。摇篮里的婴儿并未哭闹,他安静地在三个小姐姐的逗弄下可爱地吐着舌头。婴儿现在并不饿,并不需要父亲在厨房里给他准备食物。父亲完全可以凑过来加入摇篮旁的人群,同母亲一道,享受得子的快乐。厨房里的父亲,坐在桌旁,只把背影留给摇篮旁的众人。这让眼前的一幕,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谜,直指这家人快乐背后出了问题的状况。

母亲和祖母没有意识到什么。男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盖过了生活中所有暗淡的日子。祖母欣悦地夸赞婴儿,那小胳膊,小手指儿,“和他妈妈的一样!”动情的祖母让母亲感动,她产下了一个健康的婴儿,对有了三个女儿的她来讲显得并不容易。母亲终于可以欣慰于自己给家里添了个男丁。她在婴儿额头上亲了一下,给母爱诠释了一番动人的深情。

婴儿感受到母爱的温暖。读者也能看见一个母亲的快乐。父爱哪去了?父亲就在厨房,父亲却以自己的冷漠拒绝融入当下的快乐。可他仍然在留意着传自婴儿摇篮旁的各种动静。

父亲没有放过三个女儿逗婴儿玩时发出的声音。那些声音如同鞭子抽打在他的心上,一个关于日常之谜的真相开始逐一显现。“宝贝,你到底爱谁呀?”菲利斯要比她的两个姐妹善感的多,过早的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施与到三个女儿身上有着不甚公允之处。这让她对父母之爱充满期待。在这独享父母之爱的心绪里,菲利斯逗着婴儿玩,不免把内心的期盼倒了出来。

未等有人回应自己提出的问题,菲利斯便以孩童心性揭开了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真相。在菲利斯看来,这个男婴最爱爸爸,“因为爸爸也是个男孩。”藏在孩童口吻里的真相说出了这个家里往日的不快。母亲生了三个女儿,皆没给家里带来丝毫快乐的迹象。这全然在于父亲的不快乐。受其主导,三个女儿没谁成为父亲最爱的孩子。善感的菲利斯感受到男孩在父亲眼里的可贵,母亲产下了男婴,菲利斯童言无忌的将自己的感受转化成了不会引起大人反感的逗乐的话。

艾丽丝喊了一句,“但是他像谁?他像谁呀?”一种疑虑开始在大人们心底升起。祖母觉得男婴的嘴唇像祖父,母亲嗫嚅着不同意。母亲不好意思把自己的认识向祖母和盘托出。祖母自己发现了蹊跷。她仔细观察着男婴的嘴唇,还有那些小手指头。祖母一边观察,一边嗫嚅着,表现出对眼前的男婴像谁的不确定性。

艾丽丝一定看出了什么。在祖母认为男婴的嘴唇像祖父时,细心的艾丽丝对男婴的鼻子叫喊了起来。男婴的鼻子和嘴唇都像一个人。祖母对男婴像谁的第一印象有着女性直觉上的准确,她对男婴的反复观察不过是在掩饰内心的慌乱和尴尬。祖母以这样的不确定性来使得母亲同她自己都能获得一份相对的安全。

三个女儿中,只有卡罗尔绝对的单纯。她不似菲利斯那般狡黠,也不似艾丽丝那么口无遮拦,她单纯的只知道男婴像爸爸。“可是爸爸又像谁呢?”这篇短小的小说在菲利斯的疑问里推动了情节的高潮。高潮中,厨房里的父亲仍然在桌旁背对着她们。父亲在强抑心中的痛苦,他知道男婴不是自己的,可他却要装做若无其事的认下这个婴儿。

菲利斯的疑问揭开了这个家里真相背后痛苦的根源。“爸爸谁都不像!”连艾丽丝都知道这个家里的真相年深日久。父亲成了家里最受注目的人,除了祖母不好意思把视线放在父亲身上,此刻,“所有人都看着坐在桌旁的父亲”。那些眼光里,交织着一双复杂意味的眼睛。它明白父亲不是祖父的血脉,就像摇篮里的男婴不是父亲的血脉一样。

破解这篇小说里的日常之谜就这么简单。当父亲从椅子上转过身来,“发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他背负了延续两代人的痛苦,如此的状况在这个家里一成不变的发生着,既是灾难,又是问题。

小说不是消除灾难,解决问题的手段。小说是一种表现。表现日常生活中谜一般的存在。我们通过读小说,看到了灾难和问题,不一定要去探究作者表现它们的意义,感受到作者表现它们的努力也能体会到小说映射生活的功用。

2023.5.12


——文中观点属于作者本人,本人文责自负,与发文平台(含各类网站、论坛、自媒体、公众号)、转载纸媒、以及他人无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