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期优秀作业 | 第八课 行业与岗位选择 闻思修(三)

 nysd2012 2023-05-12 发布于江苏
陈阿飞 重庆1组

01

思(大于等于1/4)






  1、选择远远大于努力,行业岗位之间天生就是不平等的,一个好的起点会对未来发展的可能、规划产生非常大的帮助或影响,就像单单老师说的骑自行车追骑摩托车的人一样,一个好的起点他的加速度大发展要好;

  2、当下的工作是为未来的发展做铺垫,工作好坏的判定标准就是能否在自己下份工作中增加亮点、加分;

  3、1.01虽然累,但可以通过外界正反馈补足心力;

  4、多努力一点点、多做一点点并没有多厉害,只是因为多努力/多做一点点被看见才得到的机会,得到机会之后再开启自己的能力,我们努力多做一点点的本质上争取的是机会,在公司争取的事角色/职位;

  5、很厉害的人也是普通人,但和大部分普通人的差别在于只是因早些时候得到了一些机会一些锻炼的机会,一些没有准备好就去干事情的机会,从而让他们训练的浓度更高,一切仅此而已;

  6、朝阳行业、白热行业、夕阳行业本质上的不同就是能力提升速度的不同,并不是起薪工资不同;

  7、根据工作的困哪复杂程度、重复工作占比判断未来工资涨幅,工资的涨幅与工作困难复杂程度成正比,本质上工资是能力的变现,而能力是做困难的复杂的事情中锻炼出来的;

  8、杠杆原理,找准关键点撬动自己大部分的绩效,少做重复劳动驾轻就熟的工作;

  9、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亦是如此,1.01和0.99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对自己(公司)来说大多时候很重要的判断是当下的自己是处于1.01还是0.99,如果长期陷入0.99负循环,就需要依靠外力不断摇晃、刷新自己的认知打破0.99负循环。

02

修(要做的/能做的事)






1、每日工作计划使用杠杆原理艾维利工作法;

2、让自己的绩效/目标显性化;

3、工作中多做困难复杂紧迫的事,提升个人能力;

4、工作中努力获得外界正反馈,通过外界正反馈补足心力,不断地1.01。








1

取势,有的人能力不咋地但公司做得挺大,有的人能力不错但公司做的不好。是因为行业、岗位不对,对行业和岗位的势能估计不足;

例:BOSS直聘与拉勾招聘的竞争,BOSS直聘已经进入1.01正循环,在BOSS直聘上找工作的人越多那么招聘的公司就越多,HR就越愿意用,找工作的体验就越好,所以更多的人来找工作。


2

大多时候1.01和0.99是非此即彼关系,很难在1保持不动,所以对自己/公司来说很重要的判断就是当下的自己是在1.01还是0.99,如果一旦陷入0.99负循环就要依靠外力不断地摇晃打破个人认知打破0.99负循环;

3

 陈敏学姐的分享:

①如何从小透明变成训练营团长

第一期:听课写作业,感召4~5位同学;

第二期:主动承担、被看见,线下交流会与单单老师见面发现越往上走越上层的人越积极;

第三期:好好听课,深度思考,作业质量有较大提升,发现自己好好去做的时候也能被看见,开始切身体会训练营理论;

第四期:训练营团长。

②如何从裁员的浪潮中存活下来

思维的转变,由弱者思维转变强者思维,自己不是为公司打工而是为锻炼自己、为自己简历、为自己下一份工作而努力工作,主动承担,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抱怨不埋怨。

工作中多做“困难的、紧迫的、复杂的事情”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

通过外界正反馈补足心力。

③单单老师总结:

一个女生很坚韧坚毅很正能量充满自信,不怕困难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你自己作为她身边的同事去了其他公司有好的职位在招人,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女生挺不错的会推荐她?如果领导有一个像这个女生一样的下属,她会觉得这个女生挺不错,会将越来越多的事给到她。很多人都说要升职加薪,其实就是等自己的事变多了就升职了,当多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成为领导就加薪。

 强者思维的人会明白,要努力地争取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争取到之后自己要换一种工作方法,用更高效的方式工作,通过越来越多的事倒逼自己提升做事的思路,把事情做的更高效。

但凡跟随训练营2~3期以上的同学都有很大的变化,因为长期处在一个讨论学习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常听常看,在无形中思考行动,慢慢地积累(目标导向提升会更快更明显)提升长此以往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

职场真正的发展不是靠自己绝对有多厉害而是靠相对优势,就是自己能否在每一次都比周围人多一点相对优势,能,那么机会大概率会给到你;

5

什么是机会?就像陈敏学姐在训练营学习过程中没有人主动组织小组会他就组织一下,没有人做主持人他就主持一下,因为是第一次组织其实她主持的也不好,但相对其他人她好歹主持了一下就比其他人好一点点,就因为早先做主持人、组织小组会“被看见”就被大家投选成团长,回头总结:① 这个经历和公司的成长之路很像;② 她就是不断地超越身边的人多做一点点,多做一点点并没有多厉害,多做一点点只是被看见先得到了机会;

6

位置决定思维方式?为什么一直说不要等准备好了再去争取机会,是因为我们一切的努力只是为了得到那个机会,是得到机会后再开启自己的能力,之前只是让别人觉得你有潜力而已;更确切地说我们本质上争取的是机会,在公司本质上争取的是角色/职位;

7

很厉害的人也是普通人,但和大部分普通人的差别在于只是因早些时候得到了一些机会一些锻炼的机会,一些没有准备好就去干事情的机会,从而让他们训练的浓度更高,一切仅此而已;

8

行业和行业之间、岗位和岗位之间,天生就是不平等的;

9

行业分类

①朝阳行业:行业不成熟;

②白热行业:工资特别高,优秀毕业生愿意去的行业;

③夕阳行业:底端生产制造业。

10

自己身边的同学或领导感觉能力挺强,但工资就是低,而一些去了其他行业的同学/同事能力未必有多高,但工资就是高;这就是行业间的不平等;

11

某某同学去了电气公司,而他其他同学去了互联网公司IT公司,那他开始的薪酬就是别人的60%~70%,但这60%~70%只是一个起步,这就像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追另一个骑着摩托车的人,开始起步差了两公里,然后你跑的时间越长差距还越大;

例如某某电气公司同学起薪5000元/月,其他IT互联网行业同学起薪10000,开始两人公司差距5000,然而互联网行业可能每年工资涨20%,电气行业可能每年工资涨5%,通过对比发现互联网行业不仅工资基数大而且涨幅还大,电气行业工资基数小涨幅小,如此以往两者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骑自行车的人可能换了辆好的自行车在追赶,而骑摩托车的人可能已经是开着奔驰宝马前进。起点不同会带来非常多的、大的不同,比如提升速度。朝阳行业、白热行业、夕阳行业本质上的不同就是提升速度的不同,并不是起薪工资不同。

12

为什么说客服等出卖时间的岗位非常糟糕不值得去做,工资是能力的变现,白领的能力即是认知差,能力是你的投入产出比高、解决的问题比别人好等等,而能力是从做困难的复杂的紧迫的事情中来,但凡做的都是驾轻就熟的工作,能力就无法上去,那什么叫驾轻就熟的工作呢?重复性工作叫驾轻就熟的工作,因为重复每天都干一样的事情所以驾轻就熟,由此反观行业什么值得去做什么不值得去做,出卖自己时间的工作不值得去做,重复劳动本身就是出卖自己时间,为什么呢?重复劳动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重复劳动就不值得去干,是因为重复劳动不提升能力,不是困难的、复杂的、紧迫的事就不能提升能力,不提升能力就不能直接提升工资;

13

如何判断岗位之间未来的涨幅?看具体工作内容,工作中有多大比例是干重复性工作,有多大比例是做一些解决问题的工作,做的是之前没做过的事情,要找能力提升快的工作就得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以重复劳动为导向,越低级的岗位重复性劳动占比越高,重复性劳动占比越高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比例就越少,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比例越少能力提升就越慢,能力提升慢,能力就相对于他人不高相对优势不明显,所以工资涨得就慢,所以起点低的工作未来涨幅也慢,重点不是岗位的起薪高低是岗位的加速度慢,起点起薪5K、10K无所谓只要行业、岗位薪酬涨幅加速度够大,工资迟早都会追涨上去,而往往高工资的工作大家就不愿意让你干低级重复的事,如客服、接线员,只会让你干更难的事,工资高低与工作困难复杂程度成正比,所以夕阳行业工资(能力)提升速度太慢,可能其起薪可以,但涨幅低,相对于年轻人不推荐进入夕阳行业,因为夕阳行业发展中留下来的人很多,随着行业越来越收缩蛋糕越来越小机会越来越少,内部竞争就变得非常激烈;

14

朝阳行业工资不高行业不成熟,门槛低容易进,其相对优势是可以等行业起来成为白热行业中的行业老人;

15

判断哪些朝阳行业可以成为未来的白热行业再发展成夕阳行业的方法:

①通过网络广泛了解;

②看投资机构的投资,VC风险投资哪些行业,因为他们投资的都是快速发展的行业,风险投资其投资的是正在发生的未来。

16

白热行业:工资高、人才密度高,竞争激烈,非常能锻炼能力,白热行业永远值得去,但门槛高起点高不容易进;

17

好的职业规划:进入朝阳行业,朝阳行业再发展成白热行业;

18

朝阳行业里有非常多的问题且问题不重复,绝大部分都是新的事情,朝阳行业很多东西/事情未定型,锻炼的机会非常多,不要小看哪些在朝阳行业里留下来成为白热行业的行业老人;

19

行业选择的核心本质是:进入行业后能力能否得到锻炼,行业越稳固事就越细碎重复,越不稳固事就越复杂紧迫能力提升就越快;

20

岗位

①绩效显性岗位:

a、我做的好坏非常容易辨别,个人能力(认知、投入产出比、问题解决的更好)是关键;

b、门槛低,更看重能力,重点在于业绩,不会说话、不讨人开心相对来说都不太重要。

②绩效不显性岗位:

a、我做的好坏非常不容易被辨别;

b、人际关系复杂,因绩效好坏不易分辨,只能在工作之外干一些事,让领导、同事觉得你干得不错,通过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人认可,觉得你优秀;

c、门槛相对较高,因为绩效好坏不易分辨,面试官面试的时候也不太好分辨应聘者好坏,就更倾向于经验丰富、学历高的人,这样选错人的概率小;PS:门槛低且绩效不显性的岗位非常不好。

d、晋升重点在于主动创造“被看见”的机会。

e、可以量化绩效指标使绩效变得相对显性。

总结:通过以上特征可以换位思考HR,绩效显性岗位可以通过能力辨别好坏,绩效不显性岗位更看重背景好、起点高的人。

21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的时候行业 > 岗位 > 公司;

22

行业选择看发展趋势,岗位选择看天花板、个人的相对优势;

① 天花板(最重要的一点!!!)

用5年视角看待现在,看这个岗位做了5年~6年发展还不错的人,他们现在的状况如何; 

例如:单单老师之前干的行业分析师是个好岗位,他发现只要干了10年以上的行业分析师,大概率都是百万年薪;

去那里钓鱼,去有鱼的地方钓鱼;去哪里挣钱,去工资高的地方行业挣钱,选择远远大于努力,岗位天花板最重要。

有的岗位起薪还不错但做个10年的前辈也就那样,有的岗位起薪低但非常锻炼人,2年~3年后就转岗去了更好更有前景的行业岗位,做一个工作本质是一个起步(要1.01争取到机会,把下一个机会当作起点,以此不断地循环提升自己),假设做了6年~7年自己会如何,不单指在这个岗位做6年~7年后自己的发展,比如某人做运营但做着坐着后面转向更好的岗位做产品....,要大 概规划一下自己6年~7年后会如何(参考行业前辈)。

图片 

②自己的相对优势

职业规划核心,在选对方向行业、选对岗位职位之后,用相对优势得到这个职位,可通过案例班借鉴学习,如何靠相对优势搭桥转行、转岗、跳槽,如何规划职业。

23

用5年视角看待现在的工作岗位,职业规划是在为简历打工,我现在的工作是在为下一份工作准备,工作好坏的判断标准是自己下一份工作想达到什么,拿下一份工作看当下那份工作更能帮助自己,在自己的简历上为自己加分;

24

尽可能以“业务负责人”为工作目标,因为业务负责人杠杆大工资高,绩效显性做的好坏可以被衡量,与公司绩效直接相关,不以业务负责人为目标的潜在风险:

①做得好坏不可以被衡量,不便于后期的发展,如跳槽、涨薪,很难说清自己很优秀,天花板低;

②可能会被关系户顶掉,就是好岗位是留给关系户的。

PS: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亦是如此。显示自己的绩效,不断地1.01。

 在生活的放放面面都有用到杠杆原理,如:水龙头的开关手柄、用筷子吃饭.....等等;

 图片

图片
END

排版|潇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