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副让人拍案叫绝的极品对联,对仗工整,水平不凡,好厉害呀

 真游泳的猫 2023-05-12 发布于浙江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好对联让人津津乐道。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献上4副让人拍案叫绝的极品对联,对仗工整,水平不凡,好厉害呀。喜欢对联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第1副对联:

这回吃亏受苦,都因入孔氏牢门,坐冷板凳,作老猢狲,只说限期易满,竟换得头童齿豁,两袖俱空,书呆子何足算也;

此去喜地欢天,必须假孟婆村道,赏剑树光,观刀山瀑,可称眼界别开,再和些酒鬼诗魔,一堂常聚,南面王无以加之。

此联是一个落魄书生临终前的自挽联,算是回首一生对自己的“盖棺定论”。

对联采用的是自对之法,也就是“受苦”对“吃亏”,“欢天”对“喜地”,“坐冷板凳”对“作老猢狲”,“观刀山瀑”对“赏剑树光”。

如果不熟悉对联规则的朋友,可能会误认为这副对联没有做到对仗的工整,这就有些鉴赏失灵,错失明珠了。

具体看对联的内容,上联是作者回首一生的无奈总结。作者认为一辈子之所以落魄失败,就是因为读了书,大有权德舆“书窗误一生”之意。

上联说儒门是牢门,说板凳是冷的,像一只蹦跶不安的老猢狲,真是惨极了。头童齿豁,出自韩愈的《讲学解》,意思是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到老只是一个书呆子,没有半分建树,想想也是可悲。看来人间不足待也。

下联则是作者对于解脱的欢喜,既然他活着没有什么意思,那么死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期待”。

在旁人眼中恐怖阴森的地狱景象,在作者这里反而成为了风光绝好的瑰丽奇景,反而是别开生面的大热闹。

甚至作者开玩笑说,死之后就可以和历史上的酒鬼诗魔坐在一起,不用管功名富贵,直接饮酒谈诗,快乐无限,人间所谓称王称霸者也未必有如此的逍遥快活。

虽然对联带有一种消极的意味,但是,对于一个落魄一生的穷读书人而言,此联的感情可谓真挚感人。

种种对地狱的美好幻想,都可以看出作者一生的坎坷与辛酸,可谓以乐衬哀,细细品味,便可以发现作者表面的从容欢喜之下,是说不完的痛苦与泪水。

而古代许多出头无望的读书人,看到这副对联,也想起自己的坎坷遭遇,心有戚戚,自然也扩大了这副对联的流传度。

第2副对联:炭黑火红灰似雪;谷黄米白饭如霜。

这副对联非常有意思,整副对联连起来是一个连贯的意思,而单独上联和下联拎出来,也是一个连贯意思。

上联说的是烧火,下联说的是做饭,连起来是烧火做饭,内容妥帖,对仗工整。

当然,对联最大的优点,其实是妙用颜色词,也不必我多说,大家有目共睹,一目了然了。

第3副对联: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淡水湾,苦炭翁,戴凉笠,弯酸腰,顶烈日,流咸汗,烧冷炭,迎夏送冬度春秋。

此联也是妙用颜色词的典范,上联用白、黄、红、黑、青、蓝、紫等诸多颜色词,加上东南西北的方位词,凑成一个绝妙上联,让人轻易对不出下联。

而下联另辟蹊径,通过淡、苦、咸之类的感觉来应对,加上春夏秋冬的季节词,刚好对上了。不得不说,这真是才子才能想出的下联,太有才了。

第4副对联: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

据说这是明代的普荷禅师题写昆明筇竹寺的对联。此联所写,乃是和尚的化缘之事,而别具禅意,令人啧啧称叹。

上联化用了宋代和尚如珙的诗句:“托钵回身去,钟鼓未鸣时。不会末后句,只有奯心知。”

托钵,手托钵盂,指僧人赴斋堂吃饭或向施主化缘。《联灯会要·雪峰义存禅师》:“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甚么处去?”《续传灯录·惟正禅师》:“闻托钵乞食,未闻安坐以享。”

上联是说,和尚的化缘乃是修行本色,虽是化缘,却非为了“钟鸣鼓响”的富贵生活。换言之,禅门修行并非是积攒财富,并不是为了自身的安逸享乐。

下联则是说,和尚们化缘吃完饭后便离开施主家,因为他们知道盐和炭都已用尽了

换言之,化缘不是要将施主家的财富哄骗来,不是要让施主家变成“盐尽炭无”的穷光蛋,而是填饱肚子就够了。

此联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乃是为佛门指点修行之路,也是为世人牢记方便之门。

世上有不少花和尚、坏和尚,仗着和尚的身份,骗吃骗喝,骗财骗色,将许多善男信女骗得倾家荡产,让人又愤怒又无奈。

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不管是和尚还是施主,仔细阅读此联,当别有会心,别有感悟了。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看到优秀的,我会写入文章里。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