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五九年前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四(现邹庄二十四)葛家庙逢会的日子还没到,就有来自十里八乡甚至一百里外的山东商贩纷至沓来。他们提前十天半个月就把石槽、石磨、碓臼、石磙、碑坯和瓷货往葛庙运,因为当时都是土路路况差,遇到下雨天只有用木轮大车或把两个石磨绑在一起套上槨子用牛拉。他们带着衣食铺盖,安营扎寨。到了逢会这一天,四面八方的路上车水马龙,男女老幼手提香铂火纸涛涛不断的前往庙里降香祈愿。路上有埋头的,有喊街的,有求路人施舍的,还有拿几只刀片拍胸脯的,总的来说乞讨方式五花八门!吃喝有包子、丸子和酒铺,烧饼、粘糕和茶馆。正如戏上的台词:也有老,也有少,也有二八女花蓉。也有穿红戴着绿,也有穿绿戴着红。卖茶的前面碗罗碗,卖酒的前面壶罗壶。卖的拉着买的手,行用过来把价评……会上经营的商品也是琳琅满目,小到针头线脑、鞋帽服装,牛羊和蔬菜。大到原木、家具、农具、石磨、牛槽和碑坯,每类商品各设一片地方。娱乐项目也是应有尽有,打拳的卖艺的,说书的唱戏的,什么黑红棒,套圈的,还有宝局开宝的,最惊险的就是杂技上刀山,一棵又高又粗的木棒,上面有十几把铡刃往上立放着的铡刀,就见那艺人两脚赤裸的蹬着铡刃一步步小心翼翼的向杆顶爬去,台下的观众都屏住呼吸,终于爬到了杆顶,这时场上迎来了一片片喝彩声。然后又踩着铡刃一步一步的下来,这时候所有台下的观众都为之松了一口气,随后满场掌声长时间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