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孩子踢不踢球,几年后的差别竟然这么大

 07水族女孩 2023-05-13 发布于贵州

13

May

周六


经过足球洗礼的人,才更能重拾对生活的信念,更有可能三观正当、心理健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视频展播:

《我爱足球》视频征集:我爱足球,我来了,足球有我更精彩。投稿发送关键字“视频”,或点击视频征集配图了解详情。
图片
❉ 点击视频投稿
图片
须承认,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孩子会因为种种原因坚持不下来而放弃踢球,为什么会这样?
在考试和成绩压力下,孩子没有时间踢球;
踢球影响升学和高考;
踢球没有什么用;
家长过度溺爱,怕孩子吃苦;
自己吃不了苦放弃;
......
在我们的教育中,跟成绩、功课甚至跟休息相比,足球都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儿。不仅父母不重视,在很多学校里,体育课都常常被“语数外”等主课所占用,足球更是因为场地、安全等问题被限制。

图片

诸如此类的想法,都大大低估了足球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更有大部分家长认为,踢球对于学生来说,除了能保持身体健康外,并无明显益处。甚至有些家长因害怕孩子在球场受伤,也并不支持孩子踢球。
但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表明,花费一定的时间参加足球训练,能让孩子上课时精神更集中,对于学习有益而无害。同时,新近一项研究显示,多运动才能让孩子更安全,而认知水平的高低与身体的健康程度更是有关。
世上或许只有两种孩子:一种喜欢足球,一种还不知道自己喜欢足球。
其实一个孩子踢不踢球,几年下来状态差蛮远的。如果作为一个从小不爱运动的人,你可能至今体会不到足球的乐趣,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能常年坚持踢球。
从小坚持踢球,不仅让孩子有个好身体,最重要的是,很多东西不用你教,孩子在足球运动中自己就能学到。

图片

足球可以治疗抑郁。当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足球就是生活对你最大的补偿。

无论你亲身沉浸在足球运动中,还是仅仅作为旁观者,在身体碰撞、忘情吼叫时,大脑产生多巴胺、正肾上腺素,这些神经递质的作用就是让人心情愉快、精神亢奋。
经过足球洗礼的人,才更能重拾对生活的信念,更有可能三观正当、心理健全。
现在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还是孩子自己,脑海中都有个根深蒂固的“信念”:踢球与学习冲突。
要学习,以第一为目的;要运动,可以,但同样以奖牌为目的。
如此一来,足球就不再是足球,它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考试。
踢球既不应该是生活的负累,更加不应该成为唯一的生活;相反,足球是我们感受生活的其中一种方式,虽然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种。
因为足球除了给人一个好身体好精力之外,也传递了一种精神:竞争、合作、公平、责任感、坚持不懈的努力、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对输赢的正确态度.....从足球中学得的其他东西,是孩子能够受用一生的。
图片

NO.1 对心理起到调节作用

体育心理学表明,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
对于那些缺少心理适应调节和适应能力的,可以选些针对性的运动,帮助他们改善心理状态。
比如,容易紧张的孩子,可以参加球类比赛等竞赛激烈的运动,锻炼沉着冷静能力;
冲动急躁的孩子,可以选择下象棋、打太极等静态、单独的运动,有助于神经调节……

图片

NO.2 体育精神和团队精神

在足球场上,孩子们能学会如何轮流上阵、如何等待轮候、如何在输掉比赛的时候不低头、如何对胜利的对手说声恭喜,学会传球,不把所有的荣耀都归给自己。
团队协作是生活、学习、工作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教给孩子的。而一支球队就是孩子学习团队协作的最佳场所。

图片

NO.3 从失败中学习
在足球场外,这一代的家长总是希望保护孩子们远离失败,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其他地方,从来不想孩子体会输的感觉。
简单地说,孩子需要学会输,他们必须知道自己不总是最好的,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努力,并成长为一个更顽强的人。

图片

NO.4 更强的自尊心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自我感觉良好。而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孩子们需要切实地取得成功,并因为他们的成功而获得赞扬,而不是只从父母那里获得表扬,因为那样并不会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尊心。

孩子们从足球中取得的成就能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心,继而让他们认识自己的自我价值,培养自主性,在别处想要获得这样的好处可不容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