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伯未,口臭,口中异味,口淡无味,饮食不香,六君子汤

 北京润雨 2023-05-13 发布于海南
秦伯未,
口中异味方
口唇属脾,脾与胃为表里,故口唇症状多数为脾湿胃热熏蒸所致,极小部分由外邪和小儿胎毒引起。大概实证多于虚证,热证多于寒证,里证多于表证。又因口内津液,通于五脏,故脏气偏胜,便有不同味觉反映于口,成为诊断的依据。
1、口淡:无味,饮食不香。有见于外感风寒的,以祛邪为主,也有见于病后胃虚的,用六君子汤调理。一般病中出现口淡,多为胃有湿浊,淡而且腻,舌苔亦腻,甚则恶心犯呕,故不作主证治疗,于主方内加入藿香、蔻仁、陈皮等芳化和中。

六君子汤:人参  白术  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石室秘录

六君子汤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人参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3克,陈皮3克,姜半夏5克。6味。六君子汤是由人参、甘草、茯苓、白术、陈皮、半夏这六种中药植物熬成的汤汁,是一剂中药药方。通过配伍后,其药性中正,不偏不倚,犹如君子有中和之意,又符合中庸之道,所以称之为“六君子汤”。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等功效。

有热,加黄芩三分;
夜不睡加黄连五分,肉桂五分;
潮热加柴胡一钱,地骨皮三钱,丹皮一钱;
有食觉胸中少痛,加枳壳五分,山楂十粒;
有痰加白芥子一钱;
咳嗽加桔梗一钱;
下泄水加车前一钱;
腹中痛加肉桂五分,白芍一钱;
头晕加蔓荆子一钱,川芎一钱;
上吐酸水,加白芍三钱,倍加茯苓;
饱满加枳壳五分。
所谓王道荡荡,看之平常,用之奇妙,日计不足,岁计有余,何必用参至两计,加桂、附以出奇哉,此王道之法也。
张公曰:天师用药,多尚霸法,此偏以王道出奇,真不可测也。言医者,细心观之,勿以天师皆用霸术,而群以霸道斗奇,置王道于不用,又非天师之心,并失远公之求矣。
华君曰:未尝传予。

六君子汤

组成陈皮一钱、半夏一钱五分、茯苓一钱、甘草一钱、人参一钱、白术一钱五分。
用法上切细,作一服。加大枣两个,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脾胃虚弱,气逆痰滞。食少便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气痞满,呕恶呃逆,吞酸,面色萎黄四肢倦怠;以及脾虚膨胀,外疡久溃,食少胃弱者;痔漏日久,脉数而涩,饮食日减,肢体愈倦,一切不足之证;胃气虚热,口舌生疮;中气不和,时时带下。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胃炎梅核气等病症。
运用气虚较甚者,重用人参、白术;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陈皮;畏寒怕冷者,加炮姜附子温中祛寒;痰多清稀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饮。
方解

本方治证以脾虚为本,痰阻为标,方由四君子汤加半夏、陈皮而成。李中梓说:“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医宗必读》卷9)。张介宾亦说:“见痰休治痰”.,“善治痰者,治其生痰之源”(《景岳全书》卷31)。故方中用四君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补虚,健脾助运以复脾虚之本,杜生源之源,且重用白术,较之原方四药等量则健脾助运,燥湿化痰之力益胜。半夏辛温而燥,为化湿痰之要药,并善降逆以和胃止呕,《药性论》云其“消痰,下肺气,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见《证类本草》卷10);陈皮亦辛温苦燥之品,既可调理气机以除胸脘之痞,又能和胃止呕以降胃气之逆,还能燥湿化痰以消湿聚之痰,其行气之功亦有助于化痰,所谓“气顺则痰消”是也。二药合用,燥湿化痰、柑胃降逆之功相得益彰,故相须以除痰阻之标。煎煮时少加生姜、大枣,协四君可助益脾,伍夏、陈而能和胃。综观本方药物,实乃四君子汤与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相合而成,二方并施,意在甘温益气而不碍邪,行气化滞而不伤正,使脾气充而运化复健,湿浊去而痰滞渐消。

研究临床报道六君子汤还可用于治疗小儿眨眼症、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炎扁桃体炎腹泻妊娠恶阻、消化眭溃疡、哮喘口腔炎等病症。
方歌六君子汤参术苓,炙草姜枣半夏陈,脾胃气虚兼痰湿,益气健脾化痰灵。
提示本方性较温燥,真阴亏损者忌用。
出处医学正传》卷三引《局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