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最高级别的战俘营:一个人越狱17次,警卫每天上演猫和老鼠!

 历史探奇 2023-05-13 发布于河南
你听过挖地道越狱的,也听说过地图纹身越狱的,但你肯定没听说在监狱手工打造一架飞机越狱的吧?这事就发生在德国最高级别的战俘营内,一群高级军官大佬,都凑在一起了,不整活都对不起他们这一身的才华。
内容图片
该战俘营一面是悬崖,其他三面都被河水包围,只有两个小门作为出口,不仅有27米的高墙,围栏也安装标配铁丝网,还有探照灯24小时不间断的照射,机关枪在门口随时待命。城堡坐落在岩石上,穿山甲都挖不了地道,两米厚的高墙,老鼠都打不了洞,离最近的中立国瑞士有400英里的直线距离,固若金汤的科尔迪茨城堡自然就成了纳粹德国最高级别的监狱,来这里住的战俘基本都是盟军中的大佬,中尉来了都只能算小弟,例如徒手掐死过41个德国人,还是英国特种兵创始人的大卫·施特林,带着两条假肢击落22架德国战机的道格拉斯·巴德等等,可谓人才济济,聚在一起,就是战俘营里的“梁山好汉”。
大概德国人非常自信这座城堡的天然优势,选这里当做了战俘营的“样板间”,基本按照日内瓦公约实行优待政策,战俘不仅每个月可以写六封信,还安排了图书馆、健身房等娱乐项目,连红字会都定期发放零食、礼品。战俘们自然“酒足饭饱思越狱”,毕竟都是在外吆五喝六的角色,对自由的向往异常强烈。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制作了各种道具,例如用纸和木头仿造的枪支,女士套装,伪造德国身份证,整个战俘营洋溢着高仿手工制作的热情。
内容图片
一座战俘营五年越狱170多次,300多人参与其中,一个人就能越狱17次,战俘和警卫每天都在上演“猫和老鼠”,关键是双方都乐死不疲。
法国战俘佩德罗弄断集中营的保险丝,等警卫找人来维修的时候,他穿上早就准备好的工作服,提着工具箱大摇大摆的走出去,可惜出大门的时候不知道当天的口令,越狱失败。装着假肢的格拉斯·巴德,居然也想出了乔装打扮这一招,先后冒充过警卫,女士、德国军官,要不是他自身特征过于明显,说不定也有成功的可能。英国军官阿兰,借着整理内务的时候,将自己塞进两个床垫之间,还真逃出去了,只不过出了门也懵逼了,这人生地不熟的,过了两天荒岛求生的日子又被抓了回去。荷兰中尉汉斯也曾成功逃出去,他利用床单,当了回“长发公主”,翻墙成功,警卫在瑞士的边境守株待兔的十几天,想着这次可能真的有一个漏网之鱼了,收队的路上,在公园里发现在此晃悠的汉斯,原来他压根就没出小镇。
要说一座监狱,能有多次越狱,警卫的功劳不可多得,他们似乎很乐意玩这种“猫和老鼠”的活动,看着那些漏洞百出的乔装战俘,主动放他们过第一道门,等胜利在望的时候再抓回去,甚至对找了十多天才抓回去的汉斯,现场进行讲解,“你应该这么走,那么走,不就顺利到达瑞士了嘛”。而法国军官打算在地基比较薄弱的酒窖挖隧道,那敲打碎石的声音,就是聋子都能震通气了,而警卫选择按兵不动,等他们挖了九个月,眼瞅差几米要成功了,才将他们一锅端。
内容图片
一座战俘营,战俘忙着越狱,警卫们吃瓜看戏,还将越狱的工具没收后,搞了个“越狱博物馆”,甚至让战俘重演越狱过程拍成小片,士可杀不可辱,战俘们终于憋出了大招—手搓滑翔机。
越狱大业在科尔迪茨监狱,也逐渐从小作坊发展到团队合作,各国盟军战俘发现各自为政,难成大业,于是决定做强做大,再创辉煌。开始组织德语培训班,让失败者发表经验总结,转眼到了1942年,英国军情九处终于联系到了战俘营,通过邮寄的扑克牌,传递进一张地图,这下战俘们有了越狱出逃的方向,一下子提前进入了2.0阶段。
英国皇家飞行员灵机一动想到了“飞跃战俘营”的妙计,虽然战俘营中跟飞机打交道的人,大有人在,但是造飞机可都真没干过,于是大家去图书馆碰碰运气,你别说,还真找到一本《飞机设计》的书籍,大概监狱没想到有谁能在监狱中真造出个飞机吧。该计划很快就聚集了“十二罗汉”,找到了阁楼这块风水宝地作为制造工厂,用桌子作为跑道,不仅绘制了一面假墙作为掩护,还巧妙的用装满混凝土的金属浴缸作为轮滑发射器,偷来的木头打造机身,床单作为贴皮,米粥作为密封填充,甚至其他战俘积极打掩护,到处挖地道,吸引警卫的主力。
可惜工程还没完成,盟军已经攻入监狱,战俘们加入反攻部队,计划无疾而终。
内容图片
战俘们的手搓飞机在战地记者的帮助下留下一张照片,可以看出飞机已基本成型。2015年当年战俘的后代带着先辈的遗训重返故地,按照当时的条件,复制了那架飞机,最后验证了这个计划真的可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