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来治 || 校园九题——小界乡中走笔

 艺笋 2023-05-14 发布于河南

校园九题

——小界乡中走笔

艺笋

一、校长

勇立潮头,掌舵领航
既抓教学,又抓思想
大刀阔斧,雷厉风行
干练果断,志磐如钢
对邪恶深恶痛绝
为正义大力弘扬
一席清除校园精神垃圾的演讲
至今还在师生们的心中回荡……

二、主任

抓政教,抓教学

抓老师,抓同学

日常事务无巨细

全属你的麾下!

校长是学校大厦的设计师

你就是那工程师

犹如自行车的前后轮子

相辅相成,不能分离……

三、教师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有人说教师是燃烧的蜡烛

有人说教师是摆渡的船工

有人说教师是吐丝的春蚕

我说:我们乡中的教师

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更合适:

牛——乐于奉献,不求索取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四、学生

有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

有人把学生比作四化的幼苗

有人把学生比作民族的希望

有人把学生比作华夏的未来

我愿把我们乡中的学生

比作我们这个山沟的金子、宝贝

他们——正用自己的勤奋、智慧

去填补我乡中招、高招史上的一个个空白!

五、炊事员

热心肠,好似炉膛

技艺强,师生赞扬

蒸馍又大又圆又白又光

饭菜量足可口味道香!

学生们乐不思蜀,安心学习

不再想念自己的爹娘

你是师生们的良朋

你是孩子们的娘!

六、敲钟人

清晨,你犹如报晓的金鸡

夜晚,你奏出催眠的乐曲

白天,你是一台准确的闹钟

生活,在你的钟锤下有了规律……

当当,当当

你敲出了秩序,敲出了希望

当当,当当

悠扬的钟声更增加了校园的静谧……

七、晨读

晨曦微露,空气清新

同学们走进教室,各就各位

或朗读课文,或背诵单词

书声琅琅,响亮悦耳

学习就应该这样——

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文化知识的乳汁

正一点一滴渗入孩子们的心

八、课堂上

鸿儒侃侃谈吐

学子凝神聆听

一桶水分出几十碗

打铁就得本身硬!

问题刚刚提出口

教室里举起无数双手

这是老师最欣慰的时候

不时满意地点点头

九、晚自习

外面夜幕笼罩

室内灯火明亮

学生们正上晚自习

把各科知识反复思考

聚精会神,课堂安静

嗯?是哪班教室传出了讲课声?

哦!是老师在加班加点

师生们同心协力不分昼夜把书山攀登!

1997年7月4日写于小界乡中陋室中

(注:1997年,我在小界乡中教书,每天耳闻目睹校园方方面面的情况,激情难遏,遂作此组诗,分两次在校园黑板报上写出。)

【作者简介】 杨来治,笔名艺笋,1961年出生,河南省洛宁县作家协会小界分会主席,艺笋文学平台编辑。从教三十余年,练笔四十余载,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及网络文学平台发表诗文数百篇(首),并多次获奖。其中,在第二届“星曜舞墨杯”六吧文学联赛中,散文《抽烟絮语》获唯一的一个二等奖;在洛阳市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一届“河洛文苑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赛中,散文《重温抗战歌》获三等奖。诗歌《小船·大党》收入上海《黄浦江诗潮》一书。2019年11月散文《致曹植》获得“当代作家(诗人)杰出文豪榜、中华文人百强榜、传世经典榜”三榜联合大赛精品奖。2021年在三门峡《洛神》杂志第四期上发表了为三门峡曲协线上红色故事100讲配作的100首诗,据知情人士讲,“这是创刊60年来一次编发最长、最多的稿件,属创历史先河笫一人!”2022年10月散文《最爱连环画》在《洛阳晚报》发表后被选入洛阳日报社《洛浦听风》文学平台。

※  ※  ※

辑:杨来治(河南洛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