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素内镜-卢戈氏液

 将臣gfl0l09u7e 2023-05-14 发布于陕西

    尽管内镜诊疗技术飞速发展,但传统的色素内镜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每个内镜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色素内镜技术从1970年代就开始使用了,大致分为对比法、吸收法、反应法。尽管这个话题很老、很基础,似乎操作也不难,但真正理解透彻也并非易事。我们先从卢戈氏液开始。

    为了帮助理解内镜表现,学习基本的组织学是必要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含有糖原的是位于上皮层的棘细胞;糖原棘皮病即棘细胞增生,富含大量糖原,碘染呈富染(下图蓝色箭头处)。由固有层向上延伸、在上皮层形成的指状突起结构,称为(上皮内)乳头。乳头一般占据上皮层1/2的高度,乳头至表面的区域,棘细胞几乎没有,因此碘染时呈点状不染的表现(下图白色虚线圈内)。

图片

肿瘤的发生,一般从基底膜开始,向上逐渐取代正常的鳞状细胞。低级别异型增生时,棘细胞尚存一些,碘染表现为淡染;高级别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肿瘤几乎占据了上皮全层,棘细胞完全没有了,碘染就完全不着色了,呈现出来的,是碘液原本的颜色;原位癌当然也是。

图片

肿瘤细胞占据上皮全层之后(下图a,原位癌),开始向下突破基底膜、出现浸润(图b、c、d)。从组织学来看,高级别以上的病变,都没有棘细胞了,因此,碘染都是不染的。

图片

喷洒色素后,随着时间推移,有些病变整体或者局部会呈现粉红色的色调,称为粉红征。本质上是碘液排出,恢复成病变原本的颜色,碘液排出的速度跟上皮表层有无角质层有关。下图左,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表面存在角质层;右为原位癌,肿瘤占据上皮全层,角质层缺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因此,粉红征可用于诊断高级别以上的病变。当然,也需要注意,炎症时,上皮可能是缺失的,没有棘细胞,不会发生反应,因此表现为不染;炎症区域表层没有角质层,碘液很快渗出,对比正常背景粘膜,也表现为粉红征。食管上皮萎缩类似。

如果掌握了碘染的原理,下图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食管ESD术后2个月,局部凹陷、碘染呈不染,但凹陷边缘规则、且不染的区域也是逐步过渡的,因此不染的原因是:上皮还没完全修复,而并非肿瘤残留或者复发。

图片

图片

考虑到碘染会导致黏膜损伤、甚至出现黏膜剥脱,患者可能出现胸痛、烧灼感等症状,因此小山恒男推荐的浓度比较低,为0.75%,如果一次染色效果不佳(上图左),可进行复染(上图右);碘染后,肿瘤区域的上皮可能会出现剥脱,之后修复,出现非肿瘤上皮的覆盖,再次碘染时,呈现的边界可能会缩小。因此,为了在治疗时可以准确判断边界,建议在检查时,不要轻易使用碘染,特别是诊断信心度比较高的病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NBI筛查浅表食管癌的作用不必赘述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碘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BC阳性用于判断是否肿瘤性病变,准确率比较高。但上述文献中也提到,阴性预测值只有34.5%。意味着,可疑病灶,即使BC阴性,也不能轻易排除肿瘤,特别是表面覆着角化物质的病灶,必要时可以进行碘染来判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