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研究的方法

 奔★跑 2023-05-14 发布于湖北

行业研究的方法

1.行业研究方法

历史资料、调查、比较、统计分析等是行业分析的基本方法。

历史资料研究法: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和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的状况,并依照这种一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

调查研究法: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

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又可以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方法。

统计分析:又称为归纳法,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规律。

当然,行业研究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具体的方法,我们学习各种方法,是为了吸取其思想精髓,在行研的过程中要加以灵活运用,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各种方法的外在模式。

2. 行业研究工作流程

行业分析的一般工作流程如下:

明确目标:首先要明确行业研究的目标是什么,围绕目标来搭建行业研究的基础框架,形成包括市场发展、行业格局、技术路线等在内的大致的系统架构;

资料收集:对于初次接触的行业而言,首先需要经历一个“恶补”的过程,即大量收集和阅读行业相关的资料,形成对行业的初步认识;信息获取的渠道或方法,请见下节。

分类整理: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可实时地将获取的价值信息或数据,填入前述的分析框架中,通过对信息和数据的分类整理,形成对行业的初步观点;

研究分析:此阶段需尽量获取行业深度分析报告,对深度报告进行研究分析,理清行业发展的脉络,形成研究者个人的核心观点;

调研验证:通过调研行业专家、企业现场调研等,对核心观点进行修正;

持续跟踪:持续跟踪与分析,进一步深入行业,对核心观点及相关细节持续地验证、修正、明晰。

3. 信息获取层次模型

通过如下四个层次获取信息,按照逐步进阶的方式,逐步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判断。

第一阶段:感性认识。

信息来源:例如百度/谷歌搜索、行业入门书籍、知乎、雪球、同类公司介绍等;对行业或企业形成初步认识。

第二阶段:资源与数据的积累。

信息来源:专业媒体(如雷锋网、36Kr、钛媒体、Ofweek、高工锂电)、行业协会(如物联网行业协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投资数据库(如36Kr创投助手、IT桔子)、咨询公司(GartnerIDC、易观、前瞻产业)等;

本阶段通过整理、归纳相关资料数据,形成行业基本资料数据库(ExedWord文件),初步建立目标行业的核心驱动逻辑和基本判断。

第三阶段:研究深度分析报告。

信息来源:证券市场分析师报告、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等;本阶段开始关注信息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通过深度分析,形成核心观点,并保证信息与结论间的逻辑自洽,能够自圆其说,符合逻辑。

第四阶段:行业专家观点,自我判断及修正。

来源:企业尽调、行业专家访谈。

本阶段可根据行业专家的观点,修正己有的观点,形成最终的结论。

调研非常重要!对已获取的重要信息,以及分析结论进行验证,调研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需要,兼听则明,行研中一定要寻找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互相考证。

4. 行业研究能力的建立

作为行业研究人员,需要具备如下几大基本功:

1)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

在海量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并整合提炼。要建立信息收集的渠道,平时注意积累,提升信息收集的效率;

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可按照行业分析框架,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形成对行业的认识和观点。

2)逻辑思维能力:

行业研究的重要方法就是通过过去及现在的表现,来预测未来发展走势,其核心就在于逻辑能够自洽,具备合理性,才能有说服力,因此建立行业研究的逻辑思维非常必要。

3)独立思考能力:

对行业要有自己的看法与观点。通过自我的观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才是行业分析的真谛,行业研究工作才是有价值的。

4)保持敏感度:

保持对行业的敏感度,持续钻研;在学习方面有"一万小时定律",行业研究也同样需要沉下心来,专注与钻研,才能真正掌握行业研究的精髓。

5)交流与沟通能力:

行业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尤其是许多信息是二手信息,难免存在失真的问题。因此在信息来源方面,要多查原典,关注行业直接参与者提供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获取一手信息需要通过实地调研,与行业内的专家进行交流沟通,要善于沟通与提问,掌握在沟通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6)发挥优势:

充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积累,企业内的研究人员可利用本公司研发平台的优势,此外发挥个人的人脉资源优势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