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墨漫录(第三辑)2

 书楼寻踪馆 2023-05-14 发布于河北
明、清两代制墨工艺较前代发达,名家辈出,实物流传亦较多。有关明代制墨家的记载有明末麻三衡《墨志·系氏》一章里所记的110余家,明末万寿祺《墨表》记载的30余家。清初张仁熙的《雪堂墨品》(1670)、宋的《漫堂墨品》(1684)和《漫堂续墨品》(1710)记载了约200家。清代造墨家多于明代,但文字记录没有明墨多。清末和民国初年藏墨家盛昱和袁励准的《墨录》(陶湘:《涉园墨萃》)都只收明墨。墨的主要原料是煤烟、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墨给人的印象看似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事实上,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极富内涵。作为一种消耗品,现如今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在当代人眼前,是十分珍贵的。中国考古发掘出来公元前14世纪的骨器和石器上已有墨迹,还从湖北云梦县发掘出来战国时代的墨块。《庄子》中有“舔笔和墨”这样的字句。这些都说明了,在很早的时候,古人就已经开始用毛笔和墨水了。《述古书法纂》有记载: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古代写字,以竹挺点漆,后磨石炭为汁而书,叫石墨。到秦汉时,工匠采用松烟、桐煤制墨。先进人们知道的最早的烟墨,是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和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现。当时的墨,是一些小圆块,没有模制成锭。作者:书楼寻踪馆链接:https://www.lofter.com/lpost/1d137978_12e819c9c来源:LOFTER
 
古墨 /朱墨/君房之寳/程君房造/中国墨/334g
 
古墨 /朱墨/君房之寳/程君房造/中国墨/334g
 
古墨 /朱墨/君房之寳/程君房造/中国墨/334g
 
古墨 /朱墨/君房之寳/程君房造/中国墨/334g
 
中国古墨 /黄山松煙/4锭
 
中国古墨 /黄山松煙/4锭
 
中国古墨/徽州墨
 
中国古墨/徽州墨
 
中国古墨/徽州墨
 
中国古墨/徽州墨
 
中国古墨/徽州墨
 
中国墨 百寿墨 超貢漆煙 古墨
 
中国墨 百寿墨 超貢漆煙 古墨
 
中国墨 百寿墨 超貢漆煙 古墨
 
中国墨 百寿墨 超貢漆煙 古墨
 
中国墨 百寿墨 超貢漆煙 古墨
 
中国墨 百寿墨 超貢漆煙 古墨
 
中国墨 百寿墨 超貢漆煙 古墨
 
中国古墨 大明宣德年制
 
中国古墨 大明宣德年制
 
古墨/法龍/蒼松萬古/胡开文监制
 
古墨/法龍/蒼松萬古/胡开文监制
 
古墨/法龍/蒼松萬古/胡开文监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