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几辆车的大清,却办了一场世界级汽车拉力赛?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2023-05-14 发布于北京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汽车这个新兴行业飞速发展。

这不仅得益于科技的进步,比如内燃机的发明,还有一个很大的助力就是各项汽车赛事,比如著名的F1赛车,还有各种长距离的拉力赛,比如巴黎到达喀尔的拉力赛,在这些比赛中参赛车手和车队都要把自己和车辆的性能推向极限,而汽车公司作为背后的赞助商,又可以通过比赛宣传自己,可以说已经是形成了很成熟的技术商业闭环。

◇ 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汽车

而在历史上,拉力赛的起源是1907年的北京到巴黎汽车拉力赛,当时汽车技术很不成熟,而且中国还是大清时期,相对于欧美国家,那会的大清没几辆汽车。那么,为啥当时的人们要突发奇想,偏偏要在大清搞汽车拉力赛?今天,就来聊聊这场人类第一次汽车拉力赛背后的故事。

20世纪初,汽车还算是个新生事物,各种性能不但不可靠,没准儿跑起来还会掉零件,所以当时很多人对它是持怀疑的态度,觉得它比起马车来说,可靠性安全性差得远,但与此同时,汽车还是展示出了远大的前景,比如说只要有油就能一直开,绝对听使唤,不像马那样闹脾气,等等等等。面对这般矛盾的境地,有人就在畅想汽车到底能有多厉害,能跑多快,能跑多远。当时欧洲整个处于技术大发展时代,人们对未来普遍是乐观的,如此畅想非常受欢迎。

◇ 卡尔·本茨打造的“奔驰一号”还是名副其实的“三轮车”

◇ 早期的四轮汽车

1907年1月,法国的晨报刊登了编辑的一则启事:“一个人能用汽车做什么呢?今年夏天你们谁开车从北京到巴黎走一趟?这段路途长达一万六千英里,中间没有修好的汽车路,只能走土路,条件很艰苦。谁要获胜,就会被历史永远铭记,而且还能获得十万法郎的奖金。”

刊登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启事(右上角)的《晨报》版面

◇ 1907年从北京到巴黎的汽车拉力赛的比赛线路

十万法郎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要知道当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当中,害苦了虚荣的玛蒂尔德的一串项链都远不到这么值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时间报名者云集,但这么多人去开长途汽车,肯定会出事,所以报社又给加了个限制,报名的人得每个队伍得交两千法郎的保证金,这么一下子就把很多人挡在了门外,到最后凑齐费用的就只有二十五个车队,这些车队的领头人有的是富豪贵族,有的是冒险家,还有在马戏团打工的穷人,四处举债凑够这些钱报了名。

眼看参赛车队规模被控制住了,法国驻外使节就开始通知沿途各国,从北京到巴黎要横跨欧亚大陆,像俄国德国这些国家倒还没啥问题,主要就是大清。

◇ 给王爷送点礼,自然就不会反对了

大清在那会儿虽然是被列强按在地上揍了好几顿,国力一日不如一日,但天朝上国的面子也还是要的。而且,当时大清当权派被洋人欺负怕了,当权派对任何洋人在中国境内的动作都非常警惕,比如时年六十九岁的庆亲王奕劻就坚决反对,明明北京到巴黎可以坐船去,洋人为啥非要开车?一定是有不可告人的阴谋,是不是在丈量怎么打进中国的军事路线啊?是不是要勘测线路准备将来修铁路啊?绝不可以让洋人的阴谋得逞。

不过大清的外交是表面说狠话,内心还得怂,洋人既然执意要办汽车赛,再反对也没用,只能出点机智的小招数恶心洋人,比如大清提出,办比赛可以,但在本国境内汽车不能上街,就得用驴子拖着,这不就是成心恶心洋人么?到后来法国人持续施压,清朝官员终于允许汽车上路了,不过参赛的车队再多,大清只允许八辆汽车上路,而且如果在中国境内撞死人,赛事组委会负责,大清一概不问。就这样,条件虽然苛刻,大清还是给这场汽车拉力赛开了绿灯。

接下的几个月,赛事组委会忙着规划线路,整个赛程给分成二十四段,每一段起点和终点都会有人计时,还设有燃料补给点,二十四段路程总耗时最短者获胜。而对于参赛车手而言,他们听说大清只允许八辆汽车上路,大部分打了退堂鼓,即使对坚定要参赛的人而言,还得先从欧洲把汽车运到北京吧,这海运汽车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到最后到达北京的,只有十一位车手和五支车队五辆赛车。

虽然这参赛汽车数量少了点,但毕竟是世界上第一次长途汽车比赛嘛,所以还是有不少厂家赞助的,比如现在知名的轮胎品牌米其林,邓禄普和倍耐力,分别赞助了不同的车队,而奢侈品牌LV更是给赛车定制了一批行李箱,由此拉开了奢侈品赞助汽车比赛的历史。

◇ 1907年,围观汽车拉力赛的中国百姓

到了6月10日那一天,参赛车手云集在法国驻北京大使馆这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上午八点半,法国公使秘书的夫人挥动一面旗帜,汽车就一辆接一辆出发了。从此之后,汽车比赛由美女担任发令员的传统一直持续到今天,而这样的汽车赛开始的时候好多车和观众聚集在一起,英文当中的“聚集”是rally,所以按照音译,这样的比赛就被称为拉力赛。

 拉力赛车队通过东四牌楼,两边围观看热闹的群众

◇ 拉力赛车队经过北京德胜门

出发的时候热闹,但往后的赛程可就苦了,尤其是从大清去往俄国的路上,别说给汽车走的路了,连给马走的路都没有,汽车出张家口翻越长城,这段路怎么都没办法开过去,各个车队只能在当地找挑夫把汽车给抬过去。

过了长城,路上都是碎石头,汽车的橡胶轮胎在这样的路面上根本不堪重负,很快就纷纷被扎破。面对这样的情景,赛车手其实也早有心理准备,毕竟这比赛不仅比速度,还要比应变能力,有的车队随汽车带了备用轮胎和补胎工具,轮胎坏了的话就换备用的,并想尽办法补胎打气,还有的干脆找中国的马车匠人做了木轮子应急,当然这样的木轮子在路面上把车都快给震散架了。

◇ 拉力赛车队经过八达岭关沟“弹琴峡”时的情景

当然,恶劣的路况只是诸多难题中的一个,炎炎夏日中车手们还得想办法给发动机降温,到处找水,而且一箱油开到底要是遇不上补油的地方可就麻烦了,只能让马拖着汽车走一段,自然会大大影响通过速度。

更要命的是,等汽车上了蒙古草原,这里天苍苍野茫茫,完全没有道路的痕迹,往哪儿开都一样,车手们经常迷路,后来有聪明的,就知道沿着北京到库伦,也就是今天乌兰巴托的电报线去开,总算能摸着靠谱的方向了。

不过车手们这一路虽然艰苦,但也切身体会了汽车的方便。一路上不断有蒙古牧民看到在路上跑着的汽车,他们从未见过这玩意儿,出于好奇就策马奔驰,欲与汽车一较高低,但事实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汽车的速度都比马快,而且能持续奔跑的时间远远大于马,当时的很多蒙古王公对汽车非常好奇,也利用车手休息的时候争相围拢,希望乘坐汽车,这极大地促进了西方人和大清地方民众的关系。

 拉力赛车手在草原上与骑马的蒙古王公比赛

 拉力赛中,驻库伦办事大臣延祉乘坐博盖塞亲王驾驶的伊塔拉汽车

等出了中国,车手们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一路向西,翻越乌拉尔山脉,就遇到了修整好的道路,往后就是坦途了。

当领头的汽车抵达法国的时候,当地的民众欢声雷动,酒馆的老板拿出上好的酒让大家畅饮,结果不但车手醉酒驾车,当地的民众也都醉醺醺的,甚至一头路过的驴子也喝的倒地不起。

最终,8月19日,意大利的博盖塞亲王驾驶着领头的汽车驶入法国巴黎,夺得冠军。往后两三个星期,参加拉力赛的汽车陆续抵达巴黎。胜者自然被视为英雄,而每一个完成这段旅途的人也都被当作传奇来看待。博盖塞的那辆车日后被意大利都灵的汽车博物馆收藏,2007年,也就是这项赛事一百周年的时候,这辆车远渡重洋,重回赛事出发地北京,引起了轰动。

◇ 意大利的博盖塞亲王于8月19日下午4点半,驾驶着伊塔拉汽车率先进入巴黎,夺取冠军

◇ 西皮奥·博盖塞与他的机械师埃托尔坐在意大利伊塔拉牌汽车上

第一届北京到巴黎拉力赛就这样落下了帷幕。尽管筹备过程中有各种插曲,但赛事很圆满,赞助商通过比赛赢得了关注,车手和汽车制造商通过比赛宣传了汽车是多么厉害,这一切都和当时的时代主旋律,也就是技术进步产生的乐观主义非常吻合。

此后不久,中国和欧洲都遭遇巨变,这样的乐观主义消散了不少,尽管如此,技术的进步能带来美好生活,也还是很多人的愿景,而长途汽车拉力赛作为承载这种愿景的赛事,也得以继续举办,像这个北京到巴黎的拉力赛,最近一次举办是2019年,而类似这样的拉力赛又有不少,这也是汽车给人们带来改变的写照吧。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