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帖笔记 | 王羲之《十七帖》

 lj0279 2023-05-14 发布于安徽

案前的《十七帖》已临数遍,思绪追寻到一千六百多年前,期待与前贤对话,倾心聆听东晋前贤的声音。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其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将军。

如果从商晚期的甲骨文算起,中国的书法也有三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王羲之出生的年代是东晋,以东晋向前推,书法已有近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从王羲之到现在,也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唯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已故的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家、书法评论家李志敏认为:这主要是“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了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出以儒家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书法是美学研究范畴,而美学从属哲学范畴。在人类文明史相当长的阶段,美学和伦理学从属于哲学。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之后,伦理学、美学成为独立门类。哲学对于伦理学和美学,乃至所有门类学科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学术争鸣,有诸子百家。秦汉时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权得到很好的巩固,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皇权至高无上。

到了王羲之生活的东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个时期,皇权逐渐衰落,而门阀政治渐鼎盛。皇权不再是绝对权威,只是形式上至高无上,经济衰退,民不聊生。

与之相关联的是,思想的自由程度比较高。儒家学说与佛教、道教并行,老庄学说深得魏晋士大夫的赞同。美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一书中认为: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从王羲之书法的思想基础,以及其作品中表现的哲学精神来看,他对东晋以前的书法有一个很大的超越,而东晋以后一千六百多年的书法发展,其哲学与美学基础,却都没有超出儒释道范畴。可以说,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脉络最为清晰的门类,也是西方文化影响和外来文化影响最小的艺术门类。中国书法的哲学和美学基础没有发生变化,这是王羲之书圣地位得以延续的背景。他的家族背景,以及江南绿岸绵绵,山清水秀,诗意栖息的自然环境,亦对其书法有影响。

然而,最根本的仍是王羲之的作品表现的崇尚自由、逍遥,游目骋怀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精神。

王羲之出身于望族,伯父王廙是晋元帝时的宰相,亦是当时东晋书坛的领袖,但是在王羲之19岁时,他就去世了。

当时的王、庾、谢、桓为门阀四大家族,仅王羲之家族,就有二十多人在朝为官。王羲之与几大家族人士的交往甚密。

比如,庾家,庾亮曾任宰相,其弟庾翼书法之造诣与名声,当时不在王羲之之下,庾亮的妹妹为穆皇后。南朝宋虞龢《论书表》载:羲之“尝以章草答庾亮,亮以示翼。翼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张伯英章草书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又比如,谢家的谢安,亦曾任宰相。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 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众人在绍兴兰亭修禊,修褉是春季进行的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民俗活动,参加者达41人之多,众人饮酒赋诗,其中就有谢安。王羲之挥毫作序,史称《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从少年学书,中青年为官,到老年辞官,都生活在这种与贵族交往甚密的环境之中。

王羲之早年学书,其父王旷、伯父王廙、叔父王导、堂兄王洽及其家族多人,皆擅书法,清代书法家铁保的《临王帖》中,就有王廙、王洽与王献之三人。王羲之很小就受家庭熏陶,少年羲之师从卫烁——卫夫人,字茂漪,哥哥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卫展,丈夫李矩为汝阳太守,擅长隶书。卫夫人既是著名的书法家,也是著名的书法评论家。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卫夫人的书法如“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从后世的评价来看,卫夫人的书论《笔阵图》较她的书法作品影响更大。卫夫人年长羲之31岁,王羲之跟卫夫人学书时,卫夫人已是中年妇人了。卫夫人教授他的主要是钟繇之法,从钟繇的《宣示表》和卫夫人的《近奉帖》,以及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能够清晰看出这一传承脉络。

王羲之书法之路卓然不凡,沈尹默称赞“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的最佳体势”。

对王羲之影响最大的书法家,除了早年的卫夫人,还有李斯、曹喜、梁鹄、蔡邕、张昶、张芝等人。

永和十一年,王羲之辞官。这里有一个故事,亦是文坛趣闻:王羲之辞官前任会稽内史,会稽在扬州的管辖下,而与王羲之同一家族同龄的王述,时任扬州刺史,王羲之素与王述有隙,不愿意在他管辖下为官。据载,为此王羲之专门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将会稽从扬州划出,单设为越州。虽然王羲之的家族甚有权势,但此举过于失当,“大为时贤所笑”,自是不准,于是王羲之发誓不再做官,称“吾原无志于朝廷”。遂携家人由无锡徒居金庭(浙江绍兴一带),此地名气大噪,人称华堂。

从青少年王羲之坦腹东床,到他51岁辞官的趣闻轶事,能够看到王羲之骨子里散淡倔强的一面。在东晋门阀时期,王羲之做官只是他那个大家族的通常路径,而且在他为官时,书法带来了声誉和影响已经远高于他所任的官职。这从兰亭修禊事能够看得很清楚,王羲之时任会稽内史,只是一个小官。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却由王羲之作序,便能看出王羲之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并不是由于他任会稽内史,才推他作序。自古至今,凡书作序者,均为学问与品德高尚、众望所归之人。王羲之的辞官,在当时虽然传为笑谈,然而从王羲之因与王述不合,而提出单设越州的诉求,能够看出他的率真倔强之秉性,这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书法作品。辞官以后的书法作品,呈现更加高洁淡泊之风,内敛寓于俊逸流美之中,更加从容超然,如瀑如泉,自然流淌于笔端。

王羲之传世最有影响的两件作品,一是《兰亭序》,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故事趣闻甚多。如,唐人何延之写的《兰亭记》,极为详细生动地描述了唐太宗李世民为获得《兰亭序》真迹,惊奇而曲折的故事。关于《兰亭序》的研究更是连绵千年,论述无数。

王羲之第二件最具影响的作品,便是《十七帖》。

《十七帖》有信札29件,107行,共943字。信札的第一件,以“十七”起头,故称之为《十七帖》。

《十七帖》原迹已佚,现存的均为唐宋刻本。据包世臣《十七帖疏征》记载,凡刻本中,当以“付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勒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且有唐太宗钦定颁布天下的“敕”字本为最佳版本。有研究者和书家认为,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书道博物馆和清雅堂所藏刻本也不逊于“敕”字本。

《十七帖》写于347年到361年,长达14年。信札大部分是写给益州刺史周抚、其妻弟郗愔等好友的,也有写给他的朋友或晚辈的,比如《十七帖》的第一帖,郗司马帖,便是写给王羲之妻弟的。从收入《十七帖》的时间来看,第一件信札347年,王羲之44岁;最后一件信札361年,王羲之生命中最后一年。这是王羲之辞官后,一直到他临终之前,流传下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如用《十七帖》和《兰亭序》比较,前者是草书,后者为行书;前者是信札,言简意赅,充满浓郁的人情味,后者是文采激扬的序文;从历代的评价来看,唐朝对《兰亭序》的评价最高,历代书家对《十七帖》似乎更高一些。

这主要是因为,如只从字数章法角度看,《兰亭序》长达324字,而《十七帖》多数篇幅很短,如《丝布衣帖》12字、《天鼠帖》16字,最长的信札《蜀都帖(游目帖)》也不过102字。

从构思与创作的角度来讲,难度大的是《兰亭序》,一般认为《兰亭序》是即兴而为,一气呵成,其实依常理分析,由王羲之写序,应是事先就议定好了的,不大可能在修禊赋诗时临时动议。再者,给当时这些很有影响的诗人、书法家的诗集写序,王羲之在写之前,应有一定的思量与酝酿,就如我们现在看似是即兴发言,但也会有个腹稿。在书法上,王羲之是非常严谨的,一年一度的重大活动,群贤毕至,兰亭修褉,推王羲之写序,长达324字,文章优美,遣词用句严谨对仗,似非即时一蹴而就。

《十七帖》的信札,虽然很短小,但是无论从字的形态、结体、线条等局部来看,还是从作品整篇字与字、行与行、断笔与连笔细看细究,尽管行书和草书有区别,但是从书法创作的艺术角度与艺术价值衡量,《十七帖》当在《兰亭序》之上。

《十七帖》表现得更为从容淡定,气脉贯通,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控笔流畅,字与字之间,多不相接,然字断意连,而字与字相连处,更呈神采,毫无缠绕故作姿态,殷殷之语,书于笔端,“真所谓,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十七帖》是王羲之晚年最成熟的作品。

宋代米芾是中国书法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大书法家,个性张狂自负,几乎没有什么书法家能入其“法眼”,特别是在草书方面。然而他对东晋的草书评价很高,认为:“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聊徒成下品。张颠僧草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这里说的晋人草书,应指以王羲之为代表的草书。

因为东晋时期,无论草书或是行书,没有一人能与王羲之比肩,而且晋以后历代的评价也是如此。

《十七帖》被历代书家誉为“无上范本”,“书中龙象”,定有其超然独特之魅力。

初次见到《十七帖》,是在北京通州的张家湾现已故的冯其庸先生府中的书房。十几年前的一天,我请冯老在西泠印社与华宝斋联合出版的宣纸竖排两函《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上题签。他的书案背后的硕大的书架悬挂着《十七帖》中的一帖《七十帖》。冯老是著名的大学者、史学家和红学家,其诗词、戏曲、书画造诣甚高。看过冯老的《墨缘集》一书,便知冯老和王蘧常、朱屺瞻、刘海粟、高二适、沈尹默、谢稚柳、傅抱石、蒋凤白、赵朴初、启功、饶宗颐、张颔等大家有多年的笔墨之缘,书法与学术造诣颇深,他对《十七帖》的评价极高,认为是历代书法作品尚未有超越者。

怎样去临写十七帖,却很令人困惑。

关于临写的形与神,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读过傅山临写的《十七帖》中的七十帖,据史料称那是傅山临写得很满意的一幅作品,的确是有神韵而不拘形。邓散木先生是著名的书法家,以临帖既多且精而著称。他专门写过一本《怎样临帖》的书。我看了他临的《十七帖》,形与神兼具,但与原帖相比,仍是难以比拟。

余临《十七帖》较多,其中既有个人喜爱原因,也有《十七帖》每帖短少,便于掌握的原因。临《十七帖》中的每一信札,先弄清帖中的文字与历史背景,进而了解,要临写作品的内容,写给谁的,背景是什么?力求贴近原帖的气韵,追寻古人的思虑,临写的精神状态才能充盈。

释文: 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

《十七帖》 

原帖尺寸:纵27厘米  横475.11厘米

临帖尺寸(局 部 ):《十 七 帖 》 第一通尺牍郗司马帖3行26字 纵28.1厘米 横12厘米

释文: 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方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

《十七帖》 

原帖尺寸:纵27厘米  横475.11厘米

临帖尺寸:《十七帖》第二通尺牍逸民帖4行40字 纵32.6厘米 横17.2厘米

释文: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

《十七帖》 

原帖尺寸:纵27厘米 横475.11厘米

临帖尺寸:《十七帖》第三通尺牍龙保帖3行20字 纵32厘米 横17.2厘米

(原标题《王羲之《十七帖》 》)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陈建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