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得安卧方剂汇总(收集整理)

 火帝养生_WSH 2023-05-14 发布于云南

1、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半夏1钱半,白术2钱,天麻1钱,茯苓(去皮)1钱,橘皮1钱,苍术1钱,人参1钱,神曲(炒)1钱,麦糵(炒)1钱,黄耆1钱,泽泻1钱,干姜半钱,草果半钱。

  【功能主治】头眩恶心烦闷,气喘短促,心神颠倒,兀兀欲吐,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苦头痛眩晕,身重如山,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2钟,加生姜3片,煎至1钟,食远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2、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紫苏茎叶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甜葶苈1两(隔纸烧令紫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久上气喘急,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3、枇杷叶饮

  【处方】枇杷叶(拭去毛)1分,芦根(洗,焙)3分,人参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心烦懊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入薤白5寸,煎至1盏,去滓温服;有顷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4、桔梗饮

  【处方】桔梗(锉,炒)1两,桑根白皮(锉)3分,贝母(去心)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大青3分,五味子3分,吴蓝3分,人参3分,甘草(炙,锉)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上气咳嗽,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8分,煎至4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5、扶桑清肺丹

  【别名】扶桑清肺散

  【处方】桑叶5钱,紫菀2钱,犀角屑5分,生甘草2钱,款冬花1钱,百合3钱,杏仁7粒,阿胶3钱,贝母3钱,金银花1两,熟地1两,人参3钱。

  【功能主治】化毒之中益之养肺,降火之内济之补肾。主肺痈,咽干舌燥,吐痰唾血,喘急,膈痛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扶桑清肺散(《青囊秘诀》卷上)。

  【各家论述】此方肺肾同治,全不降火,盖五脏之火,因饮食而旺,乃虚火而非实火也。故补其水而金气坚,补其水而虚火息。况补中带散,则补非呆补,而火毒又容易辞也。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6、紫菀茸汤

  【别名】紫菀汤(《赤水玄珠》卷七)。

  【处方】紫菀茸(洗)经霜桑叶 款冬花 百合(蒸,焙)杏仁(去皮、尖)阿胶(蛤粉炒)贝母(去心)蒲黄(炒)半夏(汤泡七次)各30克 犀角(镑)甘草(炙)人参各15克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清肺补气,止咳化痰。治饮食过度,或高声呼叫,或食煎炸,邪热伤肺,咳嗽咽痒,痰多唾血,喘急,胸满胁痛,不得安卧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7、甜葶苈散

  【别名】葶苈散(《普济方》卷一六一)。

  【处方】甜葶苈30克(隔纸炒令紫色)木通15克(锉)旋复花15克 紫菀15克(去苗、土)大腹皮23克(锉)槟榔15克 郁李仁30克(汤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30克(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咳嗽,面目浮肿,不得安卧,涕唾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

8、人参养肺丸

  【处方】黄耆(去芦,蜜涂,炙)人参各54克 白茯苓(去皮)瓜蒌根各180克 杏仁(去皮、尖,麸炒)72克 皂角子(炒)300个 半夏(洗,为末,姜汁作曲,炒)12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胃俱伤,气逆于上,咳嗽气急,胸中烦悸,涕唾稠粘,或有鲜血;或气喘,不得安卧,体倦食少,咽干口燥;或因叫怒及醉饱房劳,致伤肺胃,吐血呕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用紫苏汤送下;如喘急,用桑白皮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9、款花清肺散

  【处方】人参1两,甘草(炙)1两,甜葶苈(生)1两,白矾(枯)1两,款冬花1两,御米壳4两(醋炒),(一方加乌梅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咳嗽喘促,胸膈不利,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款冬花清肺散”。

  【注意】忌油腻物,亦忌多言语损气。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10、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3分,桑根白皮(炙,锉)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赤芍药(锉,微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恶实(微炒)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水气,面体浮肿,咳嗽气促;虚劳,上气喘息,不得安卧,咳唾,面目虚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2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11、麻黄散

  【处方】麻黄半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五味子半两,桂心3分,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咳逆,上气喘促,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分2次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12、紫苏子圆

  【处方】紫苏子(拣净)、陈皮(去白),各二两。肉桂(去粗皮)、人参(去芦)、高良姜(炒),各一两。

  【炮制】上五味为细末,炼蜜和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气逆,胸膈噎闷,心腹刺痛,胁肋胀满,饮食不消,呕逆欲吐,及治肺胃伤冷,咳嗽痞满,或上气奔急,不得安卧。

  常服此药,永不患霍乱,甚妙。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温酒下,米饮亦得,不计时候。或作小圆服之亦得。

  若食瓜脍生冷,觉有所伤,噫气生熟,欲成霍乱者,含化一圆,细细咽汁,服尽应时立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2、紫参散

  【处方】五味子 紫参 炙甘草 麻黄 桔梗各15克 米壳(蜜炒黄色)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宣肺散寒,化饮止嗽。治形寒饮冷伤肺,咳嗽喘促,胸膈不利,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入白汤点服。嗽住止后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13、十水丸

  【处方】远志(去心)菖蒲(3.3厘米九节者)椒目(炒)肉豆蔻(面裹煨香)羌活(去芦)大戟各30克 猪苓(去皮)甜葶苈(炒)白牵牛(炒)泽泻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十种水气,四肢肿满,面目虚浮,以手按之,少时方起,喘急不得安卧,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四十

14、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葛根1两(锉),柴胡半两(去苗),黄芩1两,石膏2两,麦门冬1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5月或7-8月,卒患时气,烦热口干,心躁头痛,四肢烦疼,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15、天麻半夏汤

  【处方】天麻 半夏各3克 橘皮(去白)柴胡各2.1克 黄芩(酒制,炒)甘草 白茯苓(去皮)前胡各1.5克 黄连0.9克(去须)

  【制法】上九味,哎咀,都为一服。

  【功能主治】治风痰内作,胸膈不利,头眩眼黑,兀兀欲吐,上热下寒,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面、生冷等物。

  【摘录】《卫生宝鉴》卷二十二

16、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黄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耆 泽泻 人参各1.5克 白术 炒神曲各3克 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 橘皮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摘录】《脾胃论》卷下

17、既济解毒汤

  【处方】大黄(酒蒸,大便利勿用)黄连(酒炒)黄芩(酒炒)甘草(炙)桔梗各9克 柴胡 升麻 连翘 当归身各3克

  【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导热下行。治上热,头目赤肿而痛,胸膈烦闷不得安卧,身半以下皆寒,足胫尤甚,大便微秘,脉浮数,按之弦细。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湿面、大料物及生冷硬物。

  【摘录】《卫生宝鉴》卷二十三

18、茯苓琥珀汤

  【处方】茯苓(去皮)琥珀 白术各15克 泽泻30克 滑石21克 木猪苓15克(去皮)甘草(炙)桂(去皮)各9克

  【功能主治】治下焦虚冷,小便数而短,昼夜约二十余行,脐腹胀满,腰脚沉重,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上8味,共研为末,每服15克,用长流甘澜水150毫升煎汤调下,空腹时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七

19、小青龙汤

  【处方】干姜(炮)、细辛(去叶)、麻黄(去节.根)、肉桂(去粗皮)、芍药、甘草(炒),各三两。五味子二两,半夏(汤洗七次.切作片)二两半。

  【炮制】上将七味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功能主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微喘。又治溢饮,身体疼重,及咳逆倚息不得安卧;或因形寒饮冷,内伤肺经,咳嗽喘急,呕吐涎沫,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人参养肺圆

  【处方】黄蓍(去芦,蜜涂,炙)、人参,各一两八钱;白茯苓(去皮)、瓜蒌根,各六两;杏仁(去皮.尖.麸炒)二两四钱,皂角子(炒)三百个,半夏(洗为末.姜汁作僸)四两(炒)。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胃俱伤,气奔于上,客热熏肺,咳嗽气急,胸中烦悸,涕唾稠粘,或有鲜血,上气喘急,不得安卧,肢体倦痛,咽干口燥,饮食减少,渐至瘦弱喘乏,或坠堕恐惧,渡水跌卧;或因叫怒,醉饱房劳,致伤肺胃,吐血呕血,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食后,细嚼,用紫苏汤送下。如喘急,用桑白皮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1、雷火神针

  【处方】蕲艾9克 丁香1.5克 麝香0.6克

  【制法】上药将二香与蕲艾揉和,先将夹纸作筒,如指粗大。用艾药叠实收用。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化湿通经。治风寒湿毒袭于经络,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筋骨疼痛,起坐艰难,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临用以纸七层平放患上,将针点着一头,对患向纸捺实,待不痛方起针,病甚者再复一次。七日后火疮大发,自取功效。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22、姜附御寒汤

  【处方】干姜(炮)1钱2分,半夏(汤洗)5分,柴胡(去苗)1钱,防风(去芦)半钱,羌活1钱,藁本(去土)8分,人参(去芦)半钱,白葵花5朵(去心萼),甘草(炙)8分,升麻7分,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半钱,当归身6分(酒制),桃仁半钱(汤浸,去皮尖,与郁李仁研如泥,入正药),黑附子(炮,去皮脐)4钱。

  【功能主治】中气不足,遇冬天寒气客于脾胃之间,相引两胁缩急而痛,善嚏,鼻中流浊涕不止,不闻香臭,咳嗽脑痛,上热如火,下寒如冰,头时作阵痛,或暴痛,两目中流火,视物(目荒)(目荒)然,或耳鸣耳聋,喜晴明,恶阴寒,夜不得安卧,胸中痰涎,膈咽不通,饮食失味,口中沃沃,牙齿动摇,不能嚼物,腰脐间及尻肾膝足胻冷,阴汗自出,行步失力,风痹麻木,小便数,气短喘喝,少气不足以息,卒遗失无度。妇人白带,阴户中大痛,上牵心而痛,黧黑失色;男子控睾而痛,牵心腹阴阴而痛,面如赭色,食少,大小便不调,烦心,霍乱,逆气,里急,而腹皮白或黑,下气腹中腹鸣,膝下筋急,及腰背肩胛大痛,此阴盛阳虚之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都作1服。水5大盏,煎至3盏,入黄耆1钱,橘皮5分,草豆蔻1钱,再煎至2盏,再入酒制黄柏3分,酒制黄连3分,枳壳3分,酒地黄2分(此4味锉碎,预1日先用新水多半盏浸1宿),蔓荆子2分(亦预先1日用新水各另浸),将前正药去滓,入此3味,再上火同煎至1盏,去滓,空心热服之,待少时以美膳压之。

  【注意】忌肉汤,宜食肉。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二

23、半夏散

  【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60克 吴茱萸(汤洗七遍,焙干,微炒)15克 桂心30克 人参(去芦头)30克 白术30克 当归30克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45克 枳实(麸炒微黄)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主中焦虚寒,胃气上逆,喘息短气,不得安卧,胸满肠鸣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24、细辛五味子汤

  【处方】北细辛(去苗)、半夏(洗七次),各一两;甘草(炙)、乌梅(去核),各一两半;五味子、罂粟壳(去蒂.盖),各三两;桑白皮(炒)二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肺经不足,胃气怯弱,或冒风邪,或停寒有饮,咳嗽倚息,不得安卧,胸满迫塞,短气减食,干呕作热,嗽唾结痰,或吐涎沫,头目昏眩,身体疼重,语声不出,鼻塞清涕,头面脚膝,时带虚浮,痰咳不止,痛引胸胁,不问新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二盏半,生姜十片,煎至一盏,用纱帛滤去滓,温服。留二服滓,并作一服,再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5、神助散

  【别名】葶苈散

  【处方】泽泻二两,椒目一两半,猪苓(去黑皮)二两,黑牵牛(微炒.取末)二两半,葶苈(炒香.别研)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十种水气,面目,四肢、遍身俱肿,以手按之,随手而起,咳嗽喘急,不得安卧,腹大肿胀,口苦舌干,小便赤涩,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以葱白三茎,浆水一盏,煎至半盏,入酒半盏,调药三钱,绝早面向东服。

  如人行十里久,以浆水葱白煮稀粥,至葱烂,入酒五合热啜,量人啜多少,须啜一升许。不得吃盐并面。自早至午,当利小便三、四升,或大便利,喘定肿减七分,隔日再服。

  既平之后,必须大将息,及断盐、房室等三年。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6、六神丸

  【处方】当归(洗,焙)1两,川乌头(炮,去皮脐)1两,水蛭(灰炒黑焦)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没药(别研)1两,草乌头2枚(炮,去皮尖)。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打扑闪肭,坠车落马,伤折筋骨,瘀血不出,腹胀气满,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盐汤任下。加至50丸,如伤折筋骨,酒熬膏子,调此药摊故帛上贴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27、加味寿星丸

  【处方】天南星3两,母真珠1钱,真琥珀5钱,圆白半夏5两,枯矾5钱,大朱砂1两(细研,为衣)。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因事惊忧,涎留心包,精神不守,事多健忘,谵言妄语,如有所见,不得安卧;或风痰潮作,手足抽掣;或心虚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淡姜汤送下;气不顺,人参汤送下;惊悸,金银器、灶心土汤送下;上热烦躁,淡竹叶。麦门冬汤送下;宁心定志,石菖蒲汤送下;痰盛喘急,桑白皮汤送下;小儿急惊,麦门冬、青竹叶汤送下;慢惊,冬瓜仁、木香汤送下。

  心气狂甚,加铁腻粉1两。

  【摘录】《得效》卷十三

28、丁香白术丸

  【处方】丁香1两,白术半两,沉香(锉)半两,胡椒半两,肉豆蔻(去壳)3分,五味子3分,芎1分,白僵蚕1分。

  【制法】上为末,研匀,好酒煮木瓜1枚取肉为丸,如梧恫子大。

  【功能主治】霍乱烦躁,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若患泻,煎木瓜汤送下;若气痰,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