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圳下战斗

 123ipza6im9rcu 2023-05-14 发布于辽宁

1928年12月,湘赣两省敌人向井冈山发动第三次军事“会剿”。为了粉碎敌人“会剿”,1929 年1月4日至6日,毛泽东在宁冈柏露村主持召开了前委、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红五军军委等联席会议,史称“柏露会议”。会议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策略应对敌人“会剿”,即由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和王佐带领的红四军第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二十八团(团长林彪)、三十一团(团长伍中豪)及军直属队出击赣南。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3600人从井冈山出发,经遂川、上犹、崇义、大余、信丰、全南、龙南、定南、安远,一路上与尾追而来的敌军且战且走。

1月31日,红四军首次来到寻乌,经分水坳、高头、公平到菖蒲。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寻乌党组织和寻乌二十一纵队负责人古柏、钟锡镠、侯大风等,听取了他们对寻乌革命斗争的情况汇报,毛泽东就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红四军自离开井冈山后在大余、乌径、平顶坳、崇仙圩接连失利,缺医少弹、前有袭扰、后有追兵,困难重重,急需找一个地方休整、补给,古柏建议红四军去寻乌项山罗福嶂落脚发展。罗福嶂是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属于三不管地带,敌人力量薄弱;罗福嶂山区方圆近百里全是高山,山上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很适合部队休整;寻乌党组织早期在罗福嶂开展过革命活动,群众基础很好;在通往罗福嶂的路上,项山乡住有寻乌最大的地主“屎缸伯公”潘明徵,可以给予困难中的红四军适当补给。综合以上四点理由,毛泽东采纳了古柏的建议。

2月1日清晨,红四军从菖蒲出发,经黄砂、廖坑排、余田、青龙、珠村、石排、双茶亭,一路急行军近90里。前锋部队于下午4时许抵达吉潭东南侧3华里的圳下村,考虑到项山罗福嶂还有很长距离,决定当晚在圳下村宿营。

圳下村地处一个较大的山窝子里,南北两边是山,中间是个东西走向的狭长田塅,一条小河把它们分成两半。村中央有几个大围屋,住有百十户人家。因敌人一直在后面尾追,从安全考虑,伍中豪任团长的红四军三十一团驻在村东边店子小组一带,当作部队前锋。林彪任团长的二十八团驻在大营岗一带,当作部队的后卫,同时兼任红四军前委和军部机关警卫。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前委机关和手枪班战士驻在村西边的文昌阁。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军部机关及军特务营、独立营住在村中心恭安围和附近屋场。

晚上召开会议,商议第二天的行军事项,决定第二天凌晨3点前锋部队三十一团首先出发,紧接着每隔半小时一支部队出发,二十八团作为后卫部队殿后。

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左右,按原定计划,伍中豪率领三十一团已经开拔,特务营也已出发。此时,有的部队已经出发,有的正在吃饭,有的还在做饭,毛主席因为工作到比较晚都还没有起床。就在这时,赣敌刘士毅旅前锋部队突然发动袭击,打了红四军一个措手不及。敌人突然出现,主要有二个原因:一是因当时政权在敌人手里,知晓红四军行踪,抄近路赶上红四军,当晚就驻在吉潭镇调兵遣将;二是担任警戒任务的二十八团,在红四军两个指挥机关都没有安全撤离的情况下提前撤哨且未通知,将两个指挥机关暴露在敌人面前。

敌人从村子西边和北面两个方向杀过来,迅速把部队切割为几部分,紧急情况下毛泽东、朱德各自突围。据前委秘书江华回忆:“他和前委委员谭震林当时正在吃糯米酒娘,突然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因接近年关(农历12月22日),开始以为是群众放鞭炮,后来声音越来越紧密,才知是枪声,马上叫警卫员去通知毛主席。毛主席在杨梅生手枪班的掩护下,从后门突围,跨过小溪,跑到山上。”毛泽东夫人贺子珍的回忆则更加凶险,贺子珍听到动静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一条门缝往外看,敌人来得突然,已经越过他们住的文昌阁,正往村子中心猛冲,敌人没有想到,村西边一座孤零零的破庙会住有红军且还是最重要的领导。被枪声惊醒的毛泽东,在杨梅生任班长的手枪班掩护下从后门突围出去。村中有一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桥上桥下挤满了争相过桥的红军战士,一片混乱。毛泽东飞快上前,朝挤在桥头的红军大喊:“不要跑,要抵抗敌人!”但声音太小,无人理睬。这时,毛泽东夫人贺子珍赶到,毛泽东向贺子珍要过手枪,朝天开了一枪,大喊道:“不要跑!要抵抗敌人!”贺子珍也合着毛泽东声音大喊。警卫班跟了上来,大家齐声大喊:“不要跑!要抵抗敌人!”警卫班依托河沿向追来的敌军射击,这时混乱的战士们纷纷加入抵抗的行列。敌人被顶住了。毛泽东和贺子珍由警卫班掩护,涉水过河,突围上山。

政治部主任陈毅在突围中,敌人已经冲到身边,想抓活的,从后面伸手一把抓住陈毅的棉大衣,棉大衣比较宽大,作为外套穿在身上没有扣扣子,陈毅顺势把大衣往后一抛正好罩住了敌人的脑袋,他快跑得以脱身,真险!陈毅差点被俘。

恭安围,是村子中的大围屋,房屋高大,目标也大,是敌人重兵来袭的主要目标。红四军军长朱德带着机枪排从里往外冲,一直往东突围。突围中朱德发现,敌人越打越多?原来狡猾的敌人看到哪里火力猛就认定那里有大官,追得更凶。非常时刻,朱德只身带一警卫员与机枪排分两路突围,得以安全脱险。走在前面的三十一团和特务营听到后面有枪声迅速回援,朱德指挥他们立即阻击敌人。

从恭安围往外突围时,朱德率领机枪排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军部机关工作人员和曾志领导的妇女小组的女红军,也包括他的夫人伍若兰。当时天还没亮,只能朦胧看清影子,朱德人长得高大,穿一件黄呢子军大衣,大家就把朱德的影子作为参照物跟着跑。跑了一段时间,因为穿了大衣笨重,跑不快。朱德身边的警卫员说:“军长军长,快把大衣脱了。”呢子大衣太珍贵,开始朱德舍不得脱,情况非常紧急时,不得已又脱掉了。朱德大衣一脱,且又和机枪排分开走,后面跟着的红军战士的参照目标消失,没了目标就只好各自突围。据曾志回忆:跑着,跑着,突然黄呢子大衣不见了,手提机枪声也停了。此时天还没亮,看不清四周情况,失去了目标。我们两人急忙往左侧的山边跑,前面出现了一个一人多高的土堆,我抓着土堆上的一根树条,很敏捷地爬了上去。回头看伍若兰也在爬。我就继续往山上跑......到了一个岔路口时,回头一看,我才发觉,伍若兰不见了。

伍若兰因为怀有四个月身孕跑得慢且腿部受伤而被俘虏。敌人发现抓到红军军长夫人,如获至宝,想从她的身上来做文章,想从她嘴里得到有用的情报。把她押解到赣州,先是对她进行金钱和利益引诱,被伍若兰严词拒绝后,对她进行了严刑拷打。

问:“朱德、毛泽东在哪里?”

答:“在红军里,在人民心里!”

又问:“你为什么当土匪?”

又答:“真正的土匪是你们!”

敌人无计可施,想出一个阴毒的计谋,只要她写一个声明,登报宣布她同朱德脱离夫妻关系,这样她就自由了。伍若兰坚定说:“要我同朱德脱离夫妻关系,除非赣江水倒流,太阳从西边出来!”铮铮话语,气壮山河。1929年2月12日,年仅23岁的伍若兰被杀害于赣州卫府里,凶残的敌人还将她的头颅割下,挂在赣州城门上示众,想到她是湖南䒹阳人,又把她的头颅在长沙城再次示众。伍若兰对爱情忠贞、对革命信念坚定,为了理想、为了民族牺牲生命,她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怀是每个共产党人学习的榜样!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就是共产党员红军战士伍若兰的真实写照。

朱德听到自己夫人被俘后又被杀的消息,非常难过,长久地怀念着她。1937年,美国作家史沫特莱来到延安,采访朱德,谈到伍若兰时,深情地介绍说:“她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农民组织者,是一个又会搞宣传,又会打仗,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难得女子。”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来到大小五井,来到他和伍若兰共同战斗生活的地方,看到他们当年住过的房子,睹物思人,感慨万千,老泪纵横。朱德离开井冈山时,只带了一盆兰花,吟诗一首:井冈山上产幽兰,乔木林中共草蟠。漫道林深知遇少,寻芳万里几回看。朱德此后独爱兰花,据说是为了纪念伍若兰同志。

红四军来到圳下,正如毛泽东在1929年3月20日写给中央的报告中所说:“沿途都是无党无群众的地方,追兵五团紧蹑其后,反动民团助长声威,是为我军最困苦的时候。”圳下战斗,是红四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过程中,最困难时打得一场关键战斗,战斗中,敌人来得非常突然,将红四军切割成几块,把部队整个冲散。战斗非常激烈,敌人一度把毛泽东和朱德住的房屋围困,红四军主要领导人生命危险一度受到冲击。战斗非常惊险,但在毛泽东、朱德的正确指挥,红四军广大官兵英勇顽强抵抗下,红四军虽有折损但成功脱险,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为中国革命保住了火种,保存了革命力量,特别是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的安全突围,为后来开辟中央苏区乃至中国革命胜利打下了基础。解放后陈毅回忆起圳下战斗时说:“幸喜圳下的地方是旱田,如果是水田,军部、前委就要被歼灭,是没有办法跑掉的。此事已过去43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如果使毛主席身陷不测,还不知中国革命以后会怎样发展,怎样才能胜利,每念及此,令人不寒而栗。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我至今未忘。主席的安全对我们太重要了!”

因此,圳下是毛泽东、朱德和红四军遇险避险成功脱险的逢凶化吉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