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最伤孩子的10大行为曝光:养废一个孩子,有多简单

 云语禅心 2023-05-14 发布于湖北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好教。

可孩子真有那么多问题吗?

心理专家陈默说:

“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可父母还停在原地,没有跟上步伐。”

孩子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孩子了,但我们却还用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教育方式来对他们,因此许多看似“为孩子好”的行为,现在反而是毁掉孩子的助推器。

下面总结了十种伤害孩子的行为,希望大家尽量避免,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爱变成对孩子的伤害。

文章图片1

吼叫、打骂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老实了。”

现在仍有一大批人信奉这样的观点,动辄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骂。

然而,一项长达6年的跟踪调查却发现:

被打得越多的孩子,行为问题越多;经常被体罚的孩子缺乏自信、安全感,同时还会产生焦虑感和失落感,严重的还会诱发孩子的极度消沉和自暴自弃......

而父母大吼大叫,则会让孩子的应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阻碍孩子逻辑和组织能力发展。

简而言之,吼叫打骂,不仅摧毁孩子的心理,还会带来不可逆的大脑损伤。

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打骂孩子了。

父母打骂孩子多是因为孩子不如父母的意或达不到期望。

但这种方法并不能让孩子变得“懂事”,因为打了骂了就不欠了,孩子会觉得我已经受到了惩罚,就不再去想怎么改正。

教育孩子,打骂不是目的,我们应该思考怎样让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下次发火时先问问自己:这件事真的是孩子的错吗?我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还是教育孩子?除了打骂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唠叨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快去刷牙!”

“哎呀,吃饭了,别玩了。”

“说了八百遍了,你怎么总是记不住?”

起床、吃饭、刷牙......这些小事每天都要跟孩子唠叨很多遍,但却收效甚微。最后,家长累,孩子烦。

心理学研究表明:老调重弹,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往心里去。

这也是为什么你越唠叨越没用的原因。

与其费尽口舌说一百遍,不如让孩子切实听到一句。

拿吃饭来说,当叫了孩子很多次他都没有反应时,妈妈可以直接走到孩子面前,直视他的眼睛,然后一字一句地告诉他:“现在是吃饭时间,你需要洗手吃饭了。”确保他明白你的意思之后,陪他一起去洗手。

治标也要治本,更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自觉地做。

比如:

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孩子就会早睡早起,不用家长催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就会主动坐上餐桌认真吃饭不乱跑,家长不用追着喂。

当孩子养成好习惯,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妈妈也就不需要再唠叨了。

妈妈也就不需要再唠叨了。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评价、批评孩子

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

“你怎么总是这么粗心大意!”

“你也太笨了!”

“你看你同学XXX多听话。”

父母总不自觉地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希望督促孩子上进。然而孩子非但没有变得更好,反而压力倍增,甚至自暴自弃,亲子关系也变得十分紧张。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标签效应”,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他就很容易成为标签上那样的人。

如果你总是对孩子说“你真粗心”“你真笨”“你太自私”等负面的话。慢慢你会发现,孩子真的就成了粗心大意、反应慢、自私的人。

这是因为给孩子标签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不自觉地认为“我本就是这样的人”,进而变成那样的人。

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们要允许孩子长成自己的样子。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花朵,花期也各不相同,孩子不需要和别人比,只要他比以前的自己更好就足够了。

当然,这期间也少不了家长的“阳光雨露”。

我们可以反向使用“标签效应”,试着给孩子贴一些正向的标签。

比如:“我相信你是个勇敢的孩子”“你一直都很坚强”,让孩子朝正面的方向发展。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威胁、恐吓孩子

“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这么不听话,把你送人算了!”

“你下次再打人,我就把你送到警察局!”

美国著名育儿专家艾尔菲·科恩曾说过:

父母威胁子女并不能真正达到效果,而只是使孩子暂时性屈服,更可怕的是,这种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比体罚更严重,是一种冰冷到极致的暴力。

小孩子是缺乏判断力的,会对父母的话信以为真,当他认为父母不要他的时候,他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这会深深加重他的不安全感。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无法顺利发展出各方面的能力的。

而要把他送到警察局或者医生那里的话更加不可取,它会让孩子在真正遇到危险时不敢求助医生警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被威胁和恐吓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只是害怕被抛弃,所以变得顺从,但内心依旧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还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文章图片8

让孩子听话懂事

“你要听话!”

“你要让着别人!”

“怎么这么不懂事?”

我们都想要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可这样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

马思纯小时候,经常被要求听话,她表现得也很乖:妈妈不让吃零食,她就不吃;妈妈帮她选大学的专业,她也听话去了......

她是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即便高速上想上厕所,但为了避免给人添麻烦,也自己忍着。

可就是这样一个从小听话的人,最后得了抑郁症,甚至一反常态变得叛逆,不顾家人反对,和一个浪荡的摇滚歌手恋爱。可由于从小听话惯了,在这场恋爱中,她也总是处于卑微讨好的姿态。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听话,是一场代代相传的骗局。

老师和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但越是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也越多。

因为大多情况下,孩子的听话懂事是在压制自己的情绪,放弃自主选择的能力,这样的孩子自我意识发展并不完全。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孩子不听话,不代表他不是好孩子,反而是有主见的开始。

想当然地指责孩子

“上课不专心听讲,太淘气了!”

“不肯分享玩具,真小气。”

“怎么又招惹别人打架?”

当孩子表现不佳时,我们总会下意识地指责他们。但其实和大人一样,孩子做每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

如果在批评孩子之前,先停下来听孩子说,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也许你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看过一个泰国公益广告。

孩子们放学回家,身上洁白的校服弄得满是泥巴。妈妈们看到孩子脏兮兮的样子,纷纷大骂,以为他们又淘气了。

文章图片9

直到公布录像视频,妈妈们才知道真相:原来老伯的小车翻倒在了泥塘里,花盆和植物散落了一地,孩子们帮老伯搬花盆才弄脏了衣服。

文章图片10

知道真相的妈妈又吃惊又后悔。

大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猜测来判定孩子的行为,然而就像这个广告所揭示的,很多事情也许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

上课不专心,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

不想分享玩具,是因为太喜欢;

跟别人打架,是被欺负在先......

所以,下次想要指责孩子时,先停下来,听听孩子怎么说,给他们多一点耐心和理解吧。

文章图片11

跟孩子诉苦,情感勒索

“咱家穷,你要省着点。”

“我做一切都是为了你,你可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我对你这么好,你要好好孝顺我。”

这样的父母,把养孩子当成了投资,总希望孩子给予相应的回报。

这恰好和最近的一个热搜话题对应上:#孩子是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

文章图片12

但从本质上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情感勒索。

美国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情绪勒索》一书中提到:情感勒索会让孩子承受很大的压力。

如果家长经常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亲情变成了一场“交易”,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自己满足了父母才值得被爱。

而当孩子不够好时,他就会充满负罪感,背负难以想象的压力,甚至对家长充满怨恨。

真正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我们生养孩子,是为了让他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为我们的附属或者工具。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说话不算话

“写完作业就可以看动画片。”“考试90分周末去游乐园。”“只要你不哭,我马上接你回家。”

为了达到某个目的,父母常常应允孩子一些事情,但最后没做到,却又开始给自己找借口。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当中显示,「答应孩子的事情,最后却做不到」在家长不良表现中排名第一。孩子最反感的就是父母不守信。

父母说话不算数,孩子会觉得被欺骗,感觉自己被轻视,对父母大失所望。这不但会损坏亲子关系,也会破坏父母的权威感,让孩子变得不再信任父母。

最糟糕的是,孩子有样学样,变得爱撒谎和言而无信。而一个不诚信的人,在社会上是无法立足的。

文章图片15

夫妻互相拆台

“妈妈不给你买,爸爸买。”“别听妈妈的,她什么都不懂。”“爸爸一点出息都没有,你别学他。”

为了拉近和孩子的关系,或者单纯地反驳对方,夫妻之间常常互相拆台,情绪上头时,还会大吵一架。

殊不知,当夫妻教育不一致时,家中没有统一的教育观念,孩子要么变得无所适从,不知听谁的好;要么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变得首鼠两端。

而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影响就更坏了。

胡慎之老师所说:父母情绪高涨时,会自动忽视孩子,这样就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一旦有人吵架,他就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只会害怕和逃避。

曾经有一位小学生在多次目睹父母吵架之后,对父母写下留言:

老爸我上学了;老爸老妈不要吵架了;再吵架,我自杀。

文章图片16

这看似威胁话语,实际上透露了孩子的无助与绝望。

父母双方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教育观念自然也有所不同,但我们既然选择成为一家人,就要接纳彼此的差异,共同养育好孩子。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谁教育就听谁的。有不同意见,就关起门来好好沟通。

毕竟我们是养育孩子的“合伙人”,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

文章图片17

敷衍孩子

“嗯嗯嗯,你画得真好。”眼睛不离手机。“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我忙着呢,你自己玩吧。”

无论孩子说什么、做什么,父母都是一种忽视和敷衍的态度。这种行为看似无害,实则是一场精神虐待。

孩子会陷入“无回响之地”,认为自己的感受不重要,开始压抑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他们找不到生活的意义,逐渐陷入抑郁和悲伤之中,患上“空心病”。

曾有部门做过调查,北京大学新生中,有30.4%的学生觉得学习毫无意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自己只是在按照别人的意愿而活。

究其原因,就是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爱的本质不仅仅是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还包括对孩子的爱抚和心理关怀。父母只有全心地回应孩子,孩子才不会活成一座孤岛。

曾看过一段话:你想过你能陪孩子多久吗?0-3岁你是他的全部,4-12岁你是他的晚上,13-18岁你是他的周末,之后就只剩假期。

趁孩子还小,我们还未老,用心陪伴,才不枉父母子女一场。

成为父母子女,是一场难得的缘分,千万别让我们的爱,变成对孩子的伤害。

多一点耐心,多一分理解,唯有如此,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加温暖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