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源类”名词汇总

 羊羊的地理教室 2023-05-14 发布于浙江
作者 安安 | 排版 杳杳

人类发展、社会进步都离不开能源。到底什么是能源?有哪些类型?试题中和能源相关的名词都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把这些内容理理清楚。

其他名词汇总传送门→植物类 人口类、 城市、 农业类、 产业类


 01 

  什么是能源?

能源,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量。能源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等。



小贴士: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哦~
【水资源】指可用于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类生存的水的资源总量,包括自然水源(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和人工水资源(如水库、灌溉用水等);

【水能资源】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形式,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等。

 02 

能源的种类

按照不同分类依据,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能源分类结果。

  • 按来源分类


  • 按生产方式分类

在二次能源中,加工转换是两个概念,像煤炭洗选、石油的分馏等物理变化,我们称为加工;而那些将能量形式直接改变的化学变化,比如火力发电,我们称为转换。

小贴士:煤炭(原煤)为一次能源,由煤炭加工而成的焦炭和煤气都为二次能源。

【煤炭】一般指原煤,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热值相对较低,是我们使用最广泛的传统能源;

【焦炭】通过高温加热煤炭,并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挥发物而制成的固体燃料,热值比煤炭要高很多;

【煤气】是通过高温热解煤炭制成的一种混合气体,热效率高、燃烧后的废气排放较少,能调节燃烧强度。

一次能源又可以根据是否可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其中,核能源化石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核能: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过程产生的能量,原材料是铀等放射性元素,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在地质历史中形成的化石类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其中油页岩是一种由低等植物和矿物质形成的腐泥物质,分布广泛、具有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也许有小羊羔可能这样想过,既然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只要扩大太阳能和风能的生产量不就可以解决能源问题了吗?为什么有的地方还会出现“弃风”、“弃光”的现象呢?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以看看这篇文章。👉风光发电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关掉?

  • 按开发利用情况分类

就我国而言,常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等。和新能源相关的内容,我们曾写过多篇文章,戳链接可以查看。

👉 中国的核电站,为何大多在东部沿海?

👉 中国新能源汽车有多能打,这个你可得知道

👉 新能源的N种考法——氢能,了解一下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范畴,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是有差异的。比如核能在部分发达的国家属于常规能源,法国2021年的核电发电量占到本国总发电量的69%。但核能在我国开发较晚,目前占比较少,所以仍属于新能源。

  • 按对环境的影响分类

清洁能源是指那些零排放、低排放的能源。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污染型能源,如煤炭和石油,也可以通过技术来提高清洁程度,如发展洁净煤、洁净油技术等。

小贴士:什么是能源清洁度?

【能源清洁度】能源开采、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否排放粉尘、硫化物等有害物质、是否会造成水污染、是否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都是影响能源清洁度的重要指标。

 03 

其他常见考察方向

  • 什么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在看如何优化前,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能源消费结构?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能源消费量占比,它能反映出该区的能源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

不同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往往存在差异,下面以“2019年中美两国能源消费结构”为例: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主导地位,能源消费结构相对单一,化石燃料比重较高;而美国,石油天然气占比位居第一和第二位,核能及其它清洁能源占比超过17%,能源结构相对均衡,新能源占比较高。


在考题中,除了有表格形式,还可能出现各种统计图,如柱状图、饼状图、条形图等,我们要学会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现在建议放慢阅读速度,耐心把以下几组图都好好看看哦。

点击可查看大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条形图/饼状图/柱状图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最典型的表现有以下两点:

①消费结构中,能源类型由单一变多元;
②消费结构中,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上升。

  • 如何评价能源特点


任何一种能源都会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那在评价某种能源特点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 数量、分布

在评价某个国家(地区)或某种能源时,除了从“数量(如丰富、稀少)的角度描述外,还要关注“分布”状况,如是否分布不均、集中在哪儿、能源产地和主要消费市场的空间距离等。

✓ 是否可再生、是否清洁

✓ 能源密度(热值 / 能效)

能源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的物质能够释放的能量的大小。释放同样的能量,能量密度越高的能源,理论上原料体积(或质量)相对更小,这样输送和存储的成本也可能更低。

核能的能量密度非常高,氢能也不错,常见化石能源的能量密度情况为:天然气>石油>煤炭。

热值和能效这两个词,我们在试题中也会看到,它们是能源密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能效越高、热值越高,能源密度越大。

✓ 能源成本

能源成本主要包含生产成本输电成本

生产成本受多个因素影响,如开采方法、设备成本、劳动力成本、供需关系等。潮汐能、地热能的当前开采成本整体较高;太阳能和风能前期设备投入大,短期成本高,但从长期来看平均成本相对较低;如果和石油比,天然气的平均生产成本会更低些(这个考过哦)

输电过程中,我们需要建设大量的输电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成本较大,输电距离越远,输电成本越高。

发电站和实际消费地之间距离,称为输电距离

✓ 能源稳定性

能源稳定性是指其生产、贮存和运输的可靠程度和持续性。从生产供应的角度来看,化石能源、核能的稳定性较高,受昼夜变化、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小;而风能、太阳能、水能、受气象等自然的制约,稳定性相对较差。


  • 如何保障能源国家安全?


能源国家安全是指国家能源的供应可靠,价格稳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在能源安全方面,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和挑战。本着“开源”和“节流”的思路,我们从进口和本地生产这两个方面来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具体措施:

  • 从进口的角度来看进口渠道越多元,越安全,具体措施有:

① 加强国际合作,多元化拓宽能源的进口渠道;
② 加强对能源进口运输通道的开发和保护;
③ 扩大人民币结算,谋求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主动权等。

  • 从本地生产角度来看,自给能力越强,对外进口的依赖度越低,安全度越高。为此,我们要加强对能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和管理,具体措施有:

① 加强勘探,挖掘国内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
② 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③ 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等。

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利用的安全稳定,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态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煤炭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13%,拥有的核电站数量位于世界第三,但由于人口众多,能源消费总量大,所以无论是石油、天然气,还是煤炭,进口量都位居世界首位。

不仅如此,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所以为了解决生产地和消费地不匹配的问题,我国建设了多项跨区域的能源调配工程:

✓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是指将新疆的天然气,通过管道的形式,输送到上海和长三角等东部地区。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带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 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就是把西部丰富的煤炭、水能资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该工程主要分为三个输电线路,其中,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中线由四川、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

✓ 西氢东送


西氢东送是指将我国西部的氢能源(纯氢)通过管道输送至东部地区。

该工程西起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戳链接了解更多内容👉西氢东送,听名字就知道,它会考!

✓ 东数西算

和前面几个工程不太一样,东数西算工程其实输送的不是能源,而是数据。

数据中心是“电老虎”,电力成本占其运营成本的“大头”,一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每年耗电量近亿千瓦时,所以,国家部分把数据中心放到了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这样可以实现东、西部在产业发展和能源供应上的互补。

戳链接了解更多西数东算的内容👉flag立在这,它肯定会考到


【福利时间】
小编准备了“能源”主题的试题集,关注公众号,
后台回复关键字“能源”,即可领取。


 04 

  一起做题吧~


某评测机构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能源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以及水环境容量五个方面来确定研究区的综合承载力,其大小最终取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瓶颈”作用的一方面。下表为“某市综合承载力测量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答案与解析 
(上下滑动查看)

1.C
【解析】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即“短板效应”,读该市综合承载力测度表可知,水环境容量的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最低,所以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水环境容量,C正确,当地能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数值均大于水环境容量承载力,ABD错误,故选C。

2.C
【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上升,能源消费总量也会上升,A错误;能源总量大幅下降,会导致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下降,B错误;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会使人均能源消费量下降,从而提高可承载人口规模,C正确;区域内人口数量增加不是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提高的原因,而是结果,D错误。故选C。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