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舌尖上的内乡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5-14 发布于河南

文丨王国庆

内乡县属山城名副其实。站在山巅眺望,内乡四面环山,形如盆地,湍、默两河绕于左,刁、黄二水环于右,山城怡然其间,藏风聚气,似呈二龙戏珠之势。千百年来人们在这里耕耘劳作,生生不息,而形成的地方特色美味则成了永远忘却不了的乡愁。

图片“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赶牲口,一赶赶到马山口。药材行里有金钗,山货行里有猴头;买来布匹缝衣裳,买批铁锅下汉口;不枉一路多辛苦,不亏来到马山口......”民谣悠悠,千古传唱,久负盛名的中药材集散重镇马山口,铁锅生产也曾名扬全国,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由原始的手工作坊到目前铸造抛光成型,始终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和经久耐用的产品质量而享有盛誉。著名作家周大新曾以“马山铁锅”为原型撰写小说《铁锅情话》,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搬上屏幕,开辟了制锅行业有史以来首次拍摄影片的先河。

马山豆腐的特点是瓷实,人们说:“马山豆腐不用秤盘,用秤钩勾起就能称。”点浆用柿醋及酸菜水,以其纯清、无污染、营养高而闻名。老杨是马山口人,每天清晨三四点就开始打水烧火,为早市做新鲜的豆腐。虽然现在有了电动打浆机,但从事豆腐制作几十年的老杨依然坚持传统的豆腐做法,即架起一口大锅,锅上架一个木架,架上绑着一张渔网一样的白纱布,老杨就站在锅边用手摇动木架,滤出豆浆,再制成豆腐。老杨说,这样做的豆腐才光滑好吃。

图片火烧馍当属王店镇的最为出名。清乾隆十四年(1750年),王店府君庙村民李敬始,在王店街开一饭铺,主营火烧。其工艺精巧,圆形规整,厚一寸,内有夹层,用芝麻油、辣子油、葱花等作料,经八火四烧,烤熟后呈橙色,醇厚焦香,故名“火烧”。当时,来马山口经销药材的客商多路过王店街,过者无不食用火烧,有的还作为礼品远带至陕、川、鄂、贵等地。民间有顺口溜:“王店火烧好,八成能吃饱,老人入口酥,小孩不滞消。行路君子吃了它,二十里路不难跑。”后当地人在制作实践过程中,风味越来越浓,花样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高,有夹层芝麻火烧、香甜焦酥火烧、捏凹火烧、牛舌头火烧、油旋火烧、内加葱蒜火烧、荤菜火烧,由于着料不一,风味各有不同。

老李现在每天都在王店街炕火烧,展现着祖辈传下的火烧工艺。他前一天晚上先把酵子用温水将面糊搅好,放在温水锅里,第二天早上5点面糊能开,然后将面发上,放少许碱。老李说,如果前一天晚上就将面发上,炕出的火烧馍发酸。湿面反复揉成后将面团搓成30公分长的圆条,用两头尖、中间鼓的擀杖一正一反擀三四次,使中间薄两边稍厚,将自制的油、盐、葱花作料均匀的放在擀成的薄面上。尔后将薄面片卷起来平放,再用擀杖擀过去,成牛舌状,立身擀成凹火烧馍,炕一会儿用手压下去成油旋火烧馍。将做好的馍放在炉子上的敖子上炕,敖子能前后左右放4个馍,第二个做好将第一个转动,将第二个放在第一个位置;做好第三个时,将第一个翻身,放在第三个位置;当第四个做好,依次转动后敖子上已摆满馍。当做好第五个馍时,将第一个做好的馍放到敖子下边的炉窝内炕,敖上边保持四个馍在圆柱形炉窝内。一个火烧馍要经过四圈一翻身才能熟,如果急于吃馍,馍在炉窝内转三圈可吃,但这样的馍不酥。

图片内乡的缸炉烧饼以其酥、焦、香、甜、鲜而远近闻名。一般是每80斤白面,加芝麻油1斤、盐1斤、大葱5斤及适量的五香粉等佐料。面块多次搓揉,细匀腻光为止,擀成圆饼,抹以糖稀,撒上芝麻,贴于炉壁上,用木炭炙烤,待色黄、质焦时即成。“三毛”现在可是内乡的“名人”了,内乡县衙街区的“三毛烧饼”颇有声誉,每天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购买者络绎不绝。“三毛”的真实姓名已不知详,因头发稀少便喊他“三毛”。“三毛”长年累月在县衙路边炕烧饼,以上等面粉用温水与油拌和,经发酵、盘、揉等道工序,先用刀剁成圆面团,再擀成饼状,然后在外面涂抹一层糖汁和油,撒上食盐、花椒、茴香面等多种佐料,再撒粘黑白芝麻,放在特制的烧饼炉中用炭火烤熟。烧烤后的烧饼圆形黄色,薄如纸片,红中透黄,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食之老幼咸宜。问及“三毛”一天能卖多少烧饼,“三毛”笑而不答,只说这些年炕烧饼收入不少,在县城盖了新房,也买了小车。


舌尖上的内乡(下)

文丨王国庆

黄酒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造制成的粮食酒,不同于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营养丰富,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数种未知氨基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而黄酒则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内乡黄酒酿造历史悠久,历代在民间尤为普遍,现今的“古衙黄酒”、“花园黄酒”、“伏牛黄酒”比较有名,远销全国各地。每年的9至11月为最佳酿造时间,老张和儿子就赶到集市上采购制作黄酒的内乡山区优质红小酒米,此后便在老屋的院子里酿制。操作过程全部采用传统手工技艺,特别是浸米、糖化发酵都在瓦缸中进行,以传统麦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经低温发酵、压榨过滤精制而成,装入酒坛用泥盖封存后即可出售。

图片

老庞的全名叫庞建庆,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老庞。从每年农历腊月开始,老庞会骑着电动三轮车,拉着自己家里做的粉条到县城里去卖。老庞卖的粉条是用表面光滑、无青头无病虫害、大小适中的红薯制作的,滴水成冰、天寒地冻时才是做粉条的好时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粉条虽然不是那么好看,粗细不是那么均匀,但是口感爽滑、细腻、劲道十足。红薯粉条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其中纤维素对肠道蠕动起良好的刺激作用,促进排泄畅通。6岁的浩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爷爷一起将粉条拿到背风向阳处晒干。等浩浩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粉条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乡的味道,则会留在浩浩一生的记忆里。

初夏的早晨,清清的湍河水静静地流向远方。张丽华从小在湍河岸边长大,这天她早早起来,用河水卧了一缸酸菜。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酸菜的味道。卧酸菜,也叫沤酸菜,是内乡民间长盛不衰的菜类制品。制作时将家菜或野菜淘净,用锅煮至七八成熟,捞于缸、坛、盆等其它容器中,上面用石块压实,加水,卧(沤)五至七天即可食用。做面条配入酸菜,其味酸开胃,十分好吃。在漫长的日子里,只要有酸菜陪伴,张丽华便会觉得生活变得温暖、惬意而且有滋有味。

图片

浆面条也叫浆水面,是内乡特有的风味小吃。王老大和家人一起经营着自家的饭店,浆面条是饭店的招牌。每天早上,王老大将鲜芹菜切成寸许小节,煮熟,先倒入面糊,煮沸后盛入盆中,加入麦面发酵,次日即成“味酸、香甜”的“浆水”。用浆水下锅煮面条,再配以油炸葱花儿、姜、蒜、五香粉、黄花菜、辣子油、花生米、酱油、盐等,酸辣甜香,光滑可口,食者无不称赞。

离开故乡20年的郑培龙,从云南回到内乡。朋友在晚上为他准备了接风宴席,他终于有机会吃到了熟悉的卷煎和鲤鱼窜沙。卷煎又叫菜蟒,是民间粮菜搭配的一种调剂食品,多以肉、粉条、鸡蛋、韭菜为调馅制作将面团擀成薄片,将馅匀摊其上,卷成筒状,两手各执一端往中间一挤(表皮起皱,颇似蟒身),即上笼蒸熟,便可食用。鲤鱼即玉米糁儿和面条一起做成的饭食,内乡甚为流行。吃起来香甜可口,满足了食欲,又保护脾胃,可谓一举两得。其做法简单,先把锅烧热,倒入适量的油,油至九成热的时候倒入干辣椒、姜、葱翻炒,后倒入想食的菜炒一会待用。然后在锅内稀玉米糁儿烧至快熟时,放入面条炒好的菜小火煮熟即可。这种熟悉的味道郑培龙来说,不仅是久违的口福,更多的是一种喜悦、亲情和幸福感。

图片

和郑培龙一样,在广州工作的金海伟春节回家过年时,也吃到了母亲亲手做的、从小最爱的烙油旋和锅出溜。内乡有歌谣:“光身汉,活神仙,顿顿烙个小油旋”。烙前将面和成团状,揉至腻软,用擀杖推成圆饼,先淋香油,再撒菊花、香菜、细盐、佐料等,摊匀卷成筒状,持两头拧成“麻花”,纵向捺实,推成圆饼。待锅内油热后,将饼放入锅内烙炕,务必勤翻勤转。熟时,焦黄酥香,味美可口,夹层薄如蟑翼,十层,十数层不等,故又名“千层饼”。锅出溜吃着清香,先将面和水各适量搅匀至没有面疙瘩儿,在锅里把水烧开,这样锅边达到一定温度时刷一圈油,再顺着锅边上沿倒上薄薄的一层面水,片刻就凝结成一张面皮,铲掉,重复。如此多次后把炒好的菜和面皮倒入锅中,烧3至5分钟即可吃。

内乡的特色美味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与故土、乡情、怀旧、俭朴、勤劳等情感凝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让我们感受的始终是一种情怀、一种乡愁、一种境界,只管随着这熟悉的味道,随着匆匆的时光,一起向明天走去......

图片

来源:内乡宣传编辑室 内乡作协湍河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