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铁线路怎么走,谁说了算?

 文山书院 2023-05-14 发布于湖南

近期,呼南高铁通道一南一北两条铁路走向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其一是北段河南省规划的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焦作至洛阳至平顶山段,其二是南段湖北湖南交界位置的襄常高铁宜昌至常德段

这两段高铁线路,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沿既有焦柳铁路方向,分别涉及到两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洛阳和宜昌。沿线县市都有设站要求,那线路到底是取直还是绕弯,到底谁说了算?

图片

铁路选线,以省钱为主▼

铁路设计都是有规范可循的,不是说两点一线或者想绕就绕这么简单。特别是高铁线路,时速高,转弯半径最小都要7000米,需要考虑的选线因素更复杂。

一般来说,设计院在高铁选线的时候,在优先满足地质和环保的前提下,都是遵循“尽量取直、设大站、节省投资”的原则。对线路展线系数、车站设置间距、车站规模都有基本的要求。

可研推荐方案一般都最经济可行的方案,这也是国铁集团审批项目投资分摊的重要依据。通俗点讲,你不按推荐方案修可以,但多花的钱要自己解决。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一是北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在扬州段和引入上海枢纽方案上,国铁集团要求尽量顺直,即:扬州段不进扬州东新设扬州南站,启东至上海段不经太仓(下图中蓝线)。

图片

后经地方争取,至2020年初线路走向方案才最终稳定。为此,在项目可研和初步设计批复中,才特别提到:上海市承担采用七丫口通道方案增加的投资27亿元,江苏省承担线路方案调整、增设开站、扩大车站规模等增加的工程投资合计97亿元。

这种由于地方诉求变更方案,增加的投资由各省市分担,已经成为现在高铁建设的常态。

二是潍坊至宿迁(新沂)高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院的推荐方案在潍坊至临沂之间是取直线的,即下图中的中线方案。不仅仅因为里程最短,还主要考虑了东线线位需两跨郯庐地震断裂带,地质风险大。

图片

这样带来的主要问题就是沿线没有大的城市和经据点,线路辐射人口有限,未来运营后经济效益差,且与省市规划严重不符。

由于目前解决断裂带问题在技术层面上基本没有什么难度经过争取,最终线路可研报批稿选择了路网覆盖面更广的经诸城、五莲方案,该方案也更利于青岛连接线的引入,不日即将批复。

如果地质条件不行或者环保通不过,那就没有办法了。类似于延榆鄂高铁的神木西站方案,设站的必要性很强,但由于沿线都是煤矿采空区,安全风险大,按设计原则必须绕避。

今年即将通车的成兰铁路,原计划是打算从九寨沟核心区附近通过并接入兰渝铁路哈达铺站,由于涉及大熊猫保护区,最后不得不改道重新规划线路,才有了现在的西宁至成都铁路。

县县通高铁,逐步成为可能▼

我国早期建设的干线高铁如京沪高铁、沪昆高铁、京广高铁等,线路走向基本以各省会和地级市为控制点,尽量取直,站间距基本在60公里左右,很多县级城市甚至部分地级市都无缘设站。

典型的例子就是2010年开工的沪昆高铁长沙至昆明段。由于取直原则,绕开了邵阳市区和铜仁市区,导致新设的高铁站离市区车程将近1个小时,一度受到诟病。为使市区通高铁,后又重新规划修建了娄邵铁路和铜玉铁路来连接沪昆高铁。

图片

沪昆高铁邵阳北、铜仁南站位置示意图

由于沪昆高铁属于国铁干线,由国家投资,需考虑全线的顺直度和通行时间,地方上基本无选线的话语权,在当时也属无奈之举。如果放在现在,完全可以适当绕行在近城10-20公里的位置设站。

“十四五”以来,国家铁路投资的重点转向了中西部地区的路网空白项目和“八纵八横”通道项目,且中东部地区“八纵八横”通道项目的出资比例也在逐步降低(约20-30%),北沿江高铁上海至合肥段国铁出资更是创下新低(12%)。

铁路建设的主体也从以国家(国铁集团)为主逐步转变成了以地方为主,或者路地合资,甚至民营资本领域。因此地方在选线、设站方面才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图片

从近几年铁路的批复情况来看,铁路走向和设站最后基本还是以尽量满足地方诉求为主。

主要体现在线路要求覆盖更多县市(即县县通高铁)、车站选址更加符合地方规划、要求增加设站、增大站房面积、做大枢纽合并设站等。

现在高铁建设的思路已转变为不单单从节约投资的角度考虑线路,转而尽量靠近城区设站、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优先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在具备方案可行性和地方承诺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国铁方面一般不会对方案做过多干涉。

图片京沪高铁和京沪二通道高铁设站对比图(红色为地级站)

图片

京广高铁和京港高铁设站对比图(红色为地级站)

这样的例子很多:去年开工的雄商高铁、津潍高铁、北沿江高铁、成达万高铁等,已批复和即将批复的长赣高铁、潍宿高铁等,基本做到了县县设站,甚至一县几站;扬州枢纽并站扬州东、赣州枢纽并站赣州北、成达万高铁引入天府机场等也得以实现;浏阳站方案选择了几近90度的城区北绕设站方案;各新建站房的规模一般都比可研方案扩大了一倍以上等等。

但这样的弊端也很明显。这样的走向对两端的直通客流并不友好,停站多、耗时长、票价高,只适合区间点对点的客流。像上海至南京的5个既有及在建的高铁通道中,北沿江通道是直达最不便捷的通道。

襄常高铁,到底怎么走?

回到呼南高铁襄阳至常德段走向问题,也是基于以上思路。

首先宜昌肯定是大节点,绕不开。在湘鄂两省的规划中,从2017年至2022年的很长一段时间,线路可研推荐方案基本是从宜昌经五峰、石门至常德(简称为西线),这也是相对较为顺直的方案。

图片

湖南省“十四五”铁路规划中的襄常高铁

特别是在宜昌至涪陵高铁长阳、五峰走向基本确定,以及张吉怀高铁确定北延的情况下,如从五峰接轨沿江高铁,不仅可以大大节省投资,线路也更加顺畅。

但缺点也显而易见,西线穿行于武陵山区,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比例高;长阳、五峰县城规模偏小,且已有沿江高铁经过,五峰至石门间70余公里无大的城镇,辐射带动范围有限,远期还容易造成沿江高铁的瓶颈。

图片早期的宜常高铁湖北段线路比选方案

进入2023年,湖北提出了宜昌-荆州-荆门都市圈规划,组团打造全国性交通枢纽。但高铁短板依然明显,南下高铁通道还是断头路,长江以南至洞庭湖区域仍是高铁空白区。

对此,湖北省重新考虑了宜昌以南的线路走向问题,转而提出并支持线路东移沿焦柳铁路由长阳经宜都、松滋的方案(简称为东线)。

此方案沿线的宜都市为全国百强县、松滋市县域经济排在荆州市前列,覆盖人口更多、经济带动能力更强。

而在湖南境内段,在统筹兼顾石门至张家界高铁的情况下,线路可经澧县、石门近城设站(或两县折中),在10-15公里范围还是可以接受的,必要的绕行问题不大(可参考昌赣高铁兴国西站、北沿江高铁启东西站),方案也更优。

图片

襄常高铁一种可能的线路方案示意图

东线整个线路与西线相比并无明显展长。但能辐射人口200多万,比西线多出数倍。这与前述的京沪二通道潍坊至临沂段的选线理念是一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考虑未来荆州至常德的高铁规划,则在接线上东线方案的里程也是最短的。

因此,线路最终如何走,或已有定论,相信不久就会水落石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