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李玉玲《放鞭炮》指导教师:秦海新

 中外少年作家网 2023-05-15 发布于浙江


   

放鞭炮

巴林左旗白音敖包小学

六年 李玉玲

鞭炮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每当我吟这句诗就会想春节放鞭时那热闹而欢的场景。
在姥姥家,每到过年,到处都会响起鞭炮声。听姥姥讲,过放鞭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年的怪物,到过年时它就出来吃人,非常可怕有一年,上来了一个乞丐,他说这个怪物怕声响。于是家家放鞭炮,就成了一个习俗。
节前夕,大人只要赶集,我们总要跟着去。买不买鞭炮部不只要能买到一些好吃的就心满意足了。相逢年集的日子不用大人叫,我们早已起床速度之快,快的无法形容。到了集上其的什么也不看,先看炮和一些好吃的。买完这些,年集对我们小孩子而言已经结束了。
进入腊月,鞭炮交响曲就开始演奏了。炮当然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大的乐趣。每当夜降临,我和伙伴们喊着叫着从家里跑出来我们每个人的衣兜里都装着小鞭炮塞的鼓鼓的。我们创作许多玩法比如:将鞭炮放入有水瓶子里,需多放几个,浸水的鞭炮不会“响”,而是冒烟,,我们把这个叫作“烟雾弹”。还鞭炮放入碗中。只听”的-声响,那碗就会炸出一个大窟窿。我们看着那个碗,嘿嘿的笑了起来。
大人们也放鞭炮,但不像我们那样随便,大人们大年夜里都是成包成挂的放,只见烟花“砰”的声上了天,天空立马变的五颜六色的。这家放,那家也放,家家鞭炮声日夜不绝,直到大年初一天,声音吵的让人心烦,要是在平时早就听不下去了,可不知什么原因,我感觉过年的鞭炮像音乐,高低起伏。
老家的习俗不止这些,还有贴对联,包饺子,拜大年......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俗,年年春节都有变化,每个地方的春节各同,这正应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的俗语。因为环境污染,现在过年禁止放鞭炮了,但那炮声还深深的刻在我的骨子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