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9年上海解放第三天,李克农密电陈毅: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李静安

 dongchang 2023-05-15 发布于河北
1949年5月底,随着渡江战役大获全胜,获得解放的上海人民大举涌上街头,欢呼庆祝。整座城市都沉浸在无比欢腾的氛围当中。
然而,同一时间,刚刚就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却显得心事重重。
就在5月29日,即上海解放的第三天,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克农突然给他发来一封电报,希望他不惜一切代价,寻找一位名叫李静安的同志的下落。
要知道,此时的上海残军作乱、黑帮肆虐、命案频发、经济萧条、民生困顿,简直就是一团乱麻。
陈毅为了整治、恢复社会秩序,忙得是焦头烂额。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克农竟专程托他帮忙找人,足以可见,这个李静安有多么特殊和重要。
陈毅
奈何,陈毅派人寻遍了国民党的每一处监狱,乃至刑场,始终一无所获。
李静安究竟是何来头?又身在何处呢?

渡江战役,解放上海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伴随毛主席这首豪迈霸气的七律诗,1949年4月20日深夜,百万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剑指南京,正式打响轰动世界的渡江战役。
这浩浩荡荡、气势恢宏的架势,吓得本就士气低落的国军越发惊慌失措。
预感大事不妙的蒋介石,连忙召开紧急会议,下达了“放弃南京,死守上海”的命令。
毕竟民国时期的上海,可是名副其实的“远东第一大城市”,遍布租界、商埠、银行、工厂。那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繁华程度连东京和香港都自愧不如。

从长远角度看,这座经济重镇的重要程度,显然比作为“首都”的南京更加重要。
事实上,国民党应该早就将上海确定为了“垂死挣扎的最后堡垒”。自1949年1月三大战役全面溃败后,其便开始加强上海的防御体系。
从由市中心到外围的三道防御工事;到上万座碉堡;再到蛛网式外壕、铁丝网、电网、布雷场等五花八门的防御设施。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简直被钢筋水泥包裹得密不透风。
再辅以国军8个军、共计20余万的兵力,时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的汤恩伯,对蒋介石“固守上海”的指令,可谓信心百倍。
还曾在公开场合趾高气昂的吹嘘说:
“上海是一座攻不破、摧不毁的钢铁阵地,将成为'第二个斯大林格勒’。”
汤恩伯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也不知是虚张声势,还是被忽悠、蒙骗了。竟异想天开的认为,美国会施以援手,助力其力挽狂澜、反败为胜。
对此,他专程到上海各个防御点进行了巡视,并召集了所有团级以上官兵,给他们喂大饼说:
“只要能守住上海半年,美军就会来支援我们”。
但结果呢?从将红旗插在南京总统府上空,到解放上海全境,我军仅仅用了1个月。

国民党号称固若金汤的上海防御工事,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除了解放军百万雄兵势不可挡,共产党乃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隐藏因素。那就是——早在渡江战役开始之前,我军就全盘掌握了国军的长江防御部署。

隐蔽战线,电台英杰

时间拉回到1948年。
12月30日凌晨,上海市虹口区黄渡路的居民们都陷入沉睡,周遭万籁寂静。
然而,2点左右,107弄15号却忽然传出一阵稀稀疏疏的细碎声响。
只见一道清瘦的身影,凝神静气坐在桌前,用冻得红肿的手指快速运作电台,争分夺秒发送着情报。
这份绝密情报的内容,正是“国军长江布防图”。而这个人,便是李克农和陈毅想要找到的李静安。

李静安又名李白,1910年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母亲早逝,身为长兄的他被迫辍学、扛起养育弟妹的重担,
为了贴补家用,他年仅13岁就到地主家打工,受尽了剥削与苛待,也看清了当今社会的不公与黑暗。
因此,当1925年4月,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夏明翰等人,成立起中共浏阳农村特别支部,号召、组织农民群众站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时。
早就将“推翻地主阶级”当做未来志向的李静安,毅然投身战斗。并加入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尽管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李静安却在通信情报方面,展现出惊人天赋。
要知道,自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周总理立即着手成立了中央特科,不断加强、完善情报和保卫工作,以应对白色恐怖。
眼下,正是对情报人才求知若渴的时候,所以李静安毫不意外得到了上级的重视。
本是红四军通信连一名基层小战士的他,很快被提拔为连队指导员。1934年6月,他又被选中进入红军通信学校,接受无线电技术等专业培训。然后一跃成为红五军团无线电台台长兼政治委员。
如此惊人的晋升速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李静安实力超群、出类拔萃,是公认的中国无线电技术最高的特工,被誉为“中国无线电波之父”。
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他对电台视死如归的责任感。

据悉,长征期间,无线电队曾在贵州茅台村附近,遭受过敌机的轰炸。在那个生死攸关的危机关头,李静安为了保护架起来的两根天线杆,孤身一人扛起机枪硬刚,朝空中疯狂扫射,竟成功击伤一架敌机,随之一战成名。
对于这般舍生忘死之举,李静安是这样说的:
“只要我们在,那么电台就在,电波就不能中断”。
他这句铿锵有力的誓言,后来被改编为了一部经典电影的片名——《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李侠的原型,也正是李静安。

功勋卓越,不幸被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静安被李克农亲自点将,只身赶赴上海筹备秘密电台。
受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影响,中共中央所在的延安遭到了国民党的全面封锁,与外界基本处于隔绝状态。
这就意味着,李静安不仅需要在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上海,及时收集、传送敌方情报;还得往外传达党中央的指令,肩上的担子非常重。

为了尽快搭建好电台,李静安与机务员涂作潮、交通员王少春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他们四处托关系、找渠道,千方百计购买需要的零件和设备。
与此同时,由于电台基地设立在李克农一位挚友提供的三层小楼房内。李静安不得不摇身一变假装富家公子,并为此学习交际舞、吃西餐等上流社会技能,避免露馅。
可以说,他时刻都处在精神紧绷的状态,丝毫不能松懈。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1938年春的一天晚上,李静安用简易的收发报机,向延安方面传递了第一条信息。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却也仅仅是一个开始。
由于功率太大还不慎稳定,李静安每次使用电台时,都会导致附近一片区的电压出问题,那灯泡一闪一闪的,简直就像在昭告敌人,这里有问题。
当然,李静安是谁?中国无线电波之父!凭借强悍的专业技能,他不仅把功率100多瓦的电台,降低到了10多瓦;还创造性的将收音机改装为了收报机,以此掩人耳目。
李景安故居
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9月份时,李静安曾被日军抓捕过。
结果,日本特意从国内调来的无线电专家,愣是没识破那台改装版收音机的玄机,8个月后便因证据不足将他释放了。
经此一劫,李静安的情报工作越发得心应手。他成功进入国民党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利用报务员的职务之便,大量收集敌人的战略情报。
包括:国民党青年军计划由葫芦岛登陆,增援辽沈战役东北战场;黄维兵团将从华中地区北上,支援淮海战场;以及国军长江布防图等等。
而毛主席所著的《揭露远东慕尼黑的阴谋》、《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等重要文章,也都是经李静安之手传递出去的。
他为民族解放,尤其是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在此期间,李静安还与党组织安排的助手、兼“假妻子”裘慧英日久生情,结为真正的革命夫妻,并生下了一个儿子李恒胜。

随着解放军所向披靡,胜利的号角响彻大江南北。李静安本应从地下战线回到“地上”,与妻儿一起迎接黎明的曙光和无尽的荣耀。
可谁曾想,天有不测风云。1948年12月30日,发完那封助力渡江战役的关键电报后,李静安便惨遭国民党特务抓捕。
至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英勇就义,真凶落网

作为中共情报战线上的杰出特工、大功臣,李静安的“失踪”,自然令身为情报部部长的李克农牵肠挂肚。
刚听闻上海解放的喜讯,他便迫不及待的亲自给陈毅将军发去电报,委托他帮忙寻找李静安,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对此,陈毅立即下令,让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全力调查李静安的下落。
陈毅
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军管会终于得到一条重要线索。据上海市警察局蓬莱分局一名留用警察交代,1949年5月7日晚上,上头曾秘密拉走一个穿长衫的囚犯,带到浦东杨思地区处决。
要知道,根据此前的调查,李静安被捕后,正是被关押在蓬莱分局。而且因为伪装身份的需求,一袭长衫一直都是他的标配。种种巧合,令军管会成员十分不安。
而事实证明,不好的预感通常容易应验。
通过附近居民提供的线索,6月20日,军管会从杨思区戚家庙的一片菜地里,挖掘出了12具烈士遗体。
随后经裘慧英辨认,李静安就在其中——他在5月7日那天就壮烈牺牲了。

一时间,裘慧英悲痛欲绝,哭得险些喘不过气。
陈毅同样为中共战士们遭遇的迫害,悲愤异常。他立即向李克农说明了情况,并厉声表示:
“血债要用血来还,残害李静安同志的反革命分子,我们定要向他们讨还这笔血债。”
就这样,随着陈毅一声令下,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的扬帆,亲自领导成立了专案小组。
大家倾尽全力,全方位摸排可疑人物,逐一顺藤摸瓜。历时整整一年零三个月之久,终于在1950年9月18日,揪住了迫害李静安的罪魁祸首——叶丹秋。
叶丹秋
叶丹秋是一个拥有16年间谍经验的资深军统特务,于1948年11月被调到上海,担任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二厅上海电监科督察。
根据他的供述,李静安牺牲背后的来龙去脉,终于浮出水面。
1947年9月,军统局破获了我党潜伏在北平的一个地下电台。担任报务员的李政宣不堪严刑拷打,竟选择叛变投敌。
为了讨好国民党换取高官厚禄,李政宣不仅出卖了直属负责人王石坚,和北平电台另外3个地下情报小组;还将中共上海地下电台,包括工作时间、手法特征、掩护办法等绝密信息全盘托出。
也正是根据这些情报,叶丹秋制定了针对性的严密计划。他先是申请装备了最先进的美式雷达探测仪,再以特定时间分区停电的方式,成功锁定李静安电报信号的大致区域。
最终在12月29日,夜深人静之时,率领大批特务实施团团封锁,挨家挨户进行搜查。
军统特务
这般大张旗鼓的架势,自然引起了李静安的警觉。但他非常清楚,自己不可能逃出生天,也不能逃。他只是加快手上的速度,坚持发送完最后那份至关重要的——国军在长江沿线的布防情报。
身陷囫囵的5个月里,李静安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坐老虎凳、竹签扎手指,他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但他不是李政宣,无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施加暴行,李静安始终咬紧牙关,丝毫没有屈服。
李静安最后写下的家书
“坚不吐实,处以极刑”。
这是穷途末路的蒋介石,逃离上海前留下的最后一个指令。
伴随这残忍恶毒的8个字,1949年5月7日,李静安等12名不愿屈服的中共情报人员,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处决。
据附近居民回忆,当晚直到枪声响起前,戚家庙上空一直环绕着激情昂扬的口号声:
“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那是李静安等地下战线英雄们,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而因为他们的血汗泪,他们无尽的付出与贡献,这个理想最终实现了。1949年5月底,随着渡江战役大获全胜,获得解放的上海人民大举涌上街头,欢呼庆祝。整座城市都沉浸在无比欢腾的氛围当中。
然而,同一时间,刚刚就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却显得心事重重。
就在5月29日,即上海解放的第三天,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克农突然给他发来一封电报,希望他不惜一切代价,寻找一位名叫李静安的同志的下落。
要知道,此时的上海残军作乱、黑帮肆虐、命案频发、经济萧条、民生困顿,简直就是一团乱麻。
陈毅为了整治、恢复社会秩序,忙得是焦头烂额。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克农竟专程托他帮忙找人,足以可见,这个李静安有多么特殊和重要。
陈毅
奈何,陈毅派人寻遍了国民党的每一处监狱,乃至刑场,始终一无所获。
李静安究竟是何来头?又身在何处呢?

渡江战役,解放上海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伴随毛主席这首豪迈霸气的七律诗,1949年4月20日深夜,百万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剑指南京,正式打响轰动世界的渡江战役。
这浩浩荡荡、气势恢宏的架势,吓得本就士气低落的国军越发惊慌失措。
预感大事不妙的蒋介石,连忙召开紧急会议,下达了“放弃南京,死守上海”的命令。
毕竟民国时期的上海,可是名副其实的“远东第一大城市”,遍布租界、商埠、银行、工厂。那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繁华程度连东京和香港都自愧不如。

从长远角度看,这座经济重镇的重要程度,显然比作为“首都”的南京更加重要。
事实上,国民党应该早就将上海确定为了“垂死挣扎的最后堡垒”。自1949年1月三大战役全面溃败后,其便开始加强上海的防御体系。
从由市中心到外围的三道防御工事;到上万座碉堡;再到蛛网式外壕、铁丝网、电网、布雷场等五花八门的防御设施。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简直被钢筋水泥包裹得密不透风。
再辅以国军8个军、共计20余万的兵力,时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的汤恩伯,对蒋介石“固守上海”的指令,可谓信心百倍。
还曾在公开场合趾高气昂的吹嘘说:
“上海是一座攻不破、摧不毁的钢铁阵地,将成为'第二个斯大林格勒’。”
汤恩伯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也不知是虚张声势,还是被忽悠、蒙骗了。竟异想天开的认为,美国会施以援手,助力其力挽狂澜、反败为胜。
对此,他专程到上海各个防御点进行了巡视,并召集了所有团级以上官兵,给他们喂大饼说:
“只要能守住上海半年,美军就会来支援我们”。
但结果呢?从将红旗插在南京总统府上空,到解放上海全境,我军仅仅用了1个月。

国民党号称固若金汤的上海防御工事,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除了解放军百万雄兵势不可挡,共产党乃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隐藏因素。那就是——早在渡江战役开始之前,我军就全盘掌握了国军的长江防御部署。

隐蔽战线,电台英杰

时间拉回到1948年。
12月30日凌晨,上海市虹口区黄渡路的居民们都陷入沉睡,周遭万籁寂静。
然而,2点左右,107弄15号却忽然传出一阵稀稀疏疏的细碎声响。
只见一道清瘦的身影,凝神静气坐在桌前,用冻得红肿的手指快速运作电台,争分夺秒发送着情报。
这份绝密情报的内容,正是“国军长江布防图”。而这个人,便是李克农和陈毅想要找到的李静安。

李静安又名李白,1910年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母亲早逝,身为长兄的他被迫辍学、扛起养育弟妹的重担,
为了贴补家用,他年仅13岁就到地主家打工,受尽了剥削与苛待,也看清了当今社会的不公与黑暗。
因此,当1925年4月,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夏明翰等人,成立起中共浏阳农村特别支部,号召、组织农民群众站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时。
早就将“推翻地主阶级”当做未来志向的李静安,毅然投身战斗。并加入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尽管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李静安却在通信情报方面,展现出惊人天赋。
要知道,自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周总理立即着手成立了中央特科,不断加强、完善情报和保卫工作,以应对白色恐怖。
眼下,正是对情报人才求知若渴的时候,所以李静安毫不意外得到了上级的重视。
本是红四军通信连一名基层小战士的他,很快被提拔为连队指导员。1934年6月,他又被选中进入红军通信学校,接受无线电技术等专业培训。然后一跃成为红五军团无线电台台长兼政治委员。
如此惊人的晋升速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李静安实力超群、出类拔萃,是公认的中国无线电技术最高的特工,被誉为“中国无线电波之父”。
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他对电台视死如归的责任感。

据悉,长征期间,无线电队曾在贵州茅台村附近,遭受过敌机的轰炸。在那个生死攸关的危机关头,李静安为了保护架起来的两根天线杆,孤身一人扛起机枪硬刚,朝空中疯狂扫射,竟成功击伤一架敌机,随之一战成名。
对于这般舍生忘死之举,李静安是这样说的:
“只要我们在,那么电台就在,电波就不能中断”。
他这句铿锵有力的誓言,后来被改编为了一部经典电影的片名——《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李侠的原型,也正是李静安。

功勋卓越,不幸被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静安被李克农亲自点将,只身赶赴上海筹备秘密电台。
受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影响,中共中央所在的延安遭到了国民党的全面封锁,与外界基本处于隔绝状态。
这就意味着,李静安不仅需要在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上海,及时收集、传送敌方情报;还得往外传达党中央的指令,肩上的担子非常重。

为了尽快搭建好电台,李静安与机务员涂作潮、交通员王少春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他们四处托关系、找渠道,千方百计购买需要的零件和设备。
与此同时,由于电台基地设立在李克农一位挚友提供的三层小楼房内。李静安不得不摇身一变假装富家公子,并为此学习交际舞、吃西餐等上流社会技能,避免露馅。
可以说,他时刻都处在精神紧绷的状态,丝毫不能松懈。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1938年春的一天晚上,李静安用简易的收发报机,向延安方面传递了第一条信息。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却也仅仅是一个开始。
由于功率太大还不慎稳定,李静安每次使用电台时,都会导致附近一片区的电压出问题,那灯泡一闪一闪的,简直就像在昭告敌人,这里有问题。
当然,李静安是谁?中国无线电波之父!凭借强悍的专业技能,他不仅把功率100多瓦的电台,降低到了10多瓦;还创造性的将收音机改装为了收报机,以此掩人耳目。
李景安故居
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9月份时,李静安曾被日军抓捕过。
结果,日本特意从国内调来的无线电专家,愣是没识破那台改装版收音机的玄机,8个月后便因证据不足将他释放了。
经此一劫,李静安的情报工作越发得心应手。他成功进入国民党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利用报务员的职务之便,大量收集敌人的战略情报。
包括:国民党青年军计划由葫芦岛登陆,增援辽沈战役东北战场;黄维兵团将从华中地区北上,支援淮海战场;以及国军长江布防图等等。
而毛主席所著的《揭露远东慕尼黑的阴谋》、《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等重要文章,也都是经李静安之手传递出去的。
他为民族解放,尤其是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在此期间,李静安还与党组织安排的助手、兼“假妻子”裘慧英日久生情,结为真正的革命夫妻,并生下了一个儿子李恒胜。

随着解放军所向披靡,胜利的号角响彻大江南北。李静安本应从地下战线回到“地上”,与妻儿一起迎接黎明的曙光和无尽的荣耀。
可谁曾想,天有不测风云。1948年12月30日,发完那封助力渡江战役的关键电报后,李静安便惨遭国民党特务抓捕。
至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英勇就义,真凶落网

作为中共情报战线上的杰出特工、大功臣,李静安的“失踪”,自然令身为情报部部长的李克农牵肠挂肚。
刚听闻上海解放的喜讯,他便迫不及待的亲自给陈毅将军发去电报,委托他帮忙寻找李静安,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对此,陈毅立即下令,让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全力调查李静安的下落。
陈毅
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军管会终于得到一条重要线索。据上海市警察局蓬莱分局一名留用警察交代,1949年5月7日晚上,上头曾秘密拉走一个穿长衫的囚犯,带到浦东杨思地区处决。
要知道,根据此前的调查,李静安被捕后,正是被关押在蓬莱分局。而且因为伪装身份的需求,一袭长衫一直都是他的标配。种种巧合,令军管会成员十分不安。
而事实证明,不好的预感通常容易应验。
通过附近居民提供的线索,6月20日,军管会从杨思区戚家庙的一片菜地里,挖掘出了12具烈士遗体。
随后经裘慧英辨认,李静安就在其中——他在5月7日那天就壮烈牺牲了。

一时间,裘慧英悲痛欲绝,哭得险些喘不过气。
陈毅同样为中共战士们遭遇的迫害,悲愤异常。他立即向李克农说明了情况,并厉声表示:
“血债要用血来还,残害李静安同志的反革命分子,我们定要向他们讨还这笔血债。”
就这样,随着陈毅一声令下,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的扬帆,亲自领导成立了专案小组。
大家倾尽全力,全方位摸排可疑人物,逐一顺藤摸瓜。历时整整一年零三个月之久,终于在1950年9月18日,揪住了迫害李静安的罪魁祸首——叶丹秋。
叶丹秋
叶丹秋是一个拥有16年间谍经验的资深军统特务,于1948年11月被调到上海,担任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二厅上海电监科督察。
根据他的供述,李静安牺牲背后的来龙去脉,终于浮出水面。
1947年9月,军统局破获了我党潜伏在北平的一个地下电台。担任报务员的李政宣不堪严刑拷打,竟选择叛变投敌。
为了讨好国民党换取高官厚禄,李政宣不仅出卖了直属负责人王石坚,和北平电台另外3个地下情报小组;还将中共上海地下电台,包括工作时间、手法特征、掩护办法等绝密信息全盘托出。
也正是根据这些情报,叶丹秋制定了针对性的严密计划。他先是申请装备了最先进的美式雷达探测仪,再以特定时间分区停电的方式,成功锁定李静安电报信号的大致区域。
最终在12月29日,夜深人静之时,率领大批特务实施团团封锁,挨家挨户进行搜查。
军统特务
这般大张旗鼓的架势,自然引起了李静安的警觉。但他非常清楚,自己不可能逃出生天,也不能逃。他只是加快手上的速度,坚持发送完最后那份至关重要的——国军在长江沿线的布防情报。
身陷囫囵的5个月里,李静安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坐老虎凳、竹签扎手指,他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但他不是李政宣,无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施加暴行,李静安始终咬紧牙关,丝毫没有屈服。
李静安最后写下的家书
“坚不吐实,处以极刑”。
这是穷途末路的蒋介石,逃离上海前留下的最后一个指令。
伴随这残忍恶毒的8个字,1949年5月7日,李静安等12名不愿屈服的中共情报人员,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处决。
据附近居民回忆,当晚直到枪声响起前,戚家庙上空一直环绕着激情昂扬的口号声:
“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那是李静安等地下战线英雄们,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而因为他们的血汗泪,他们无尽的付出与贡献,这个理想最终实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