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光名胜古迹

 老城往事 2023-05-15 发布于山东

一、考寻圣城仓颉墓

  寿光仓颉墓历经千年,几度沧桑,多次变迁。据史料载:周初在北海发现仓颉墓,墓中得石刻二十八字。当时墓址在寿光所属境域北部。《路史·禅通》记载:“苍帝居阳武,葬利乡,疑墓在寿光者为是。”看来寿光的仓颉墓很早就载入史料了。

    《水经注》载:北海仓颉墓是一座高台,临弥水,其东有问经石室。魏晋时期墓在寿光弥河边上,呈台状。老《寿光县志》记载:“仓颉墓始修于明代洪武年间,墓址在寿光城西门外,墓前有祠。后经知县翟唐、王国相等整修,规模可观。”清康熙三十六年,知县刘有成扩大墓地,加高封土,墓旁栽柳、种荷,建有亭、桥、廊、榭,护以花墙,成为游览胜地。民国期间,墓园尚为可观。据老年人谈,仓颉墓在县城大西门外偏北。封土长宽各4.47米,高2.26米,上生蓍草,与孔林所生蓍草略同。墓地有余亩,四面护以青砖花墙,墙外绿水环绕,沿岸垂柳成阴。正门呈圆月形,门前小桥流水。墓前有石碑,碑前亭叫有启秘亭,楹联是:“千古大文三尺土,两间灵气一孤亭。”门前有东西两井,即寿光八景之一的“仓颉双井”。院内松柏榆柳,浓阴蔽日,是人们游览胜地。各省官员名人多来观光揽胜。清代文人安致远,曾写下一道游览仓颉墓的诗:“万古斯文地,一抔土尚存。问经来石室,识字拜荒原。绿水环长榭,红渠映墓门。城闉风景异,钟磬报朝昏。”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战火频频,亭园墓地荒芜。上世纪六十年代,遭多次破坏,仓颉墓荡然无存。为了缅怀先贤,尊重文物,群众倡议重修仓颉墓,寿光县委、县政府依顺民意,于1992年在原文化中心大院内兴建仓颉祠,青砖蓝瓦,古朴典雅,内有仓颉塑像。另有巨石一块镌刻仓颉石室所藏28字供人瞻仰。

1993年市里又辟地三百亩,建起“仓圣公园”。内设假山数座,人工湖数亩,松林、竹坡、花圃、草坪错落相连,仓颉纪念堂居于湖心岛上,雕梁画栋、飞檐长厦,倒影水上,景色如画。立于纪念堂前,俯瞰全园,湖水如镜,小船游弋,假山起伏,林木苍郁;亭台廊榭、塔松、垂杨相映成趣,使游人于缅怀古人时,心灵可得怡然之情。

二、探寻呙宋台古遗址

 呙宋台位于城南十里,孙家集街道呙宋台村西北角处。遗址面积近百万平方米,是齐鲁大地境内罕见的大型遗址之一。1977年,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探寻呙宋台遗址,遗址中央又有凸起方台,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台高仍有三四米,的确像训练军队的指挥台。据说,呙宋台顶,民国初年尚有庙宇灵宫,僵槐古松。几经战乱风雨,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

    呙宋台构筑于哪个朝代,众家纷说不一。台旁以前有古碑,因年代久远,经雨摧风蚀,文字不可复识。只有碑首“呙宋”两个字孑然分明。史志记载:东晋十六国时期,战火烽起。前赵刘曜,后赵石勒、慕容燕、苻秦曾先后占据其地。秦败,苻朗以青州降晋,改置幽州管理,晋授别驾辟闾浑为幽州刺史,镇广固(广固城故址在今青州市西北)。公元398年,南燕慕容德,攻陷广固城,辟闾浑不屈而死,遂葬于呙宋台东南两华里处。即今孙家集街道钓鱼台村东,弥河以西。据《水经注》载:“巨洋水又东北径晋龙骧将军辟闾浑墓东……”

    新城王渔洋有辟闾浑墓诗云:“芜没金粟碑,飘零白银树,樵牧吟废丘,牛羊下私路。”东晋义熙五年,即公元409年,晋将刘裕攻克广固城,城毁,擒杀慕容超(慕容德传位于其侄慕容超)。公元420年,刘裕废晋称帝,国号宋。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南伐,命叔孙建率军自平原济河东入青兖、围宋刺史竺夔与东阳城(今青州市)以功赐爵寿光公。《二十五史·魏书》有记“以功赐爵寿光侯,加镇南将军”,与《寿光县志》民国版大略相同。这时,南北割据,四海兵争,以干戈整顿平定战乱,遂筑台练兵。以扫平刘宋军队为军事目标,台遂以“呙宋”命名。《地舆古风杂志》与《寿光县志》均有记载:“台以'呙宋’名,呙与剐同,意取杀敌致果,收宋师为京观耳。”

    “五胡纷乱尚兵争,呙宋慕容燕王筑”,则是呙宋台构筑成因另一说。但刘裕灭晋建宋于420年。此时慕容氏所建诸燕国已灭,惟冯氏所建北燕尚存,但北燕居今辽宁,故“呙宋慕容燕王筑”此说不成立。

距呙宋台东北方向,不远处有村名“金马寨”。传说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屯兵马之地。“金马寨”村再向北三四里,崔家老庄后,又有一墓冢,过去,冢前有成对的石人、石羊、石猪、石虎等。1967年发掘出土一石匣,石匣盖刻有“山东管押益都府赵武大将军,皇统二年二月八日”字样。皇统是金熙宗年号,二年即公元1142年。证实此冢确系金朝人墓葬无疑。当地百姓称为“金兀术王驸马冢”。故又有传说,呙宋台为金兵所筑,此说只是传闻,未见史载,期待考证。

近年来,呙宋台遗址附近发现了规模庞大的西周制骨器作坊。出土了商、西周至战国时期的铜器陶器上百件。遗址内灰坑遍布陶片成堆。遗物有陶罐、骨锥、石网堕、石铲、贝币等。由于大量西周文物的发现,依据与年代相应的遗址遗物,结合地理位置的考证,考古学家有“呙宋台即古营丘”的新说,或可成为佐证。      

“宋台神釜”过去为寿光八景之一。传说呙宋台前数十步有海眼,泉水漫溢,灾及黎民,有一神仙把一柄巨釜埋于地下,将海眼塞没。清朝诗人李振栝诗云:“地脉通灵釜亦神,谁留韵事已千春。”

三、漫话纪台故台

  纪台镇纪台村是纪国故城的旧址。纪国,姜姓,侯爵,周朝武王时受封。纪国的封地范围很广:包括今寿光、安邱、昌邑、临朐、临淄等县。初,国势较强,曾与周王、鲁国有联姻之好。后于公元前690年被齐国吞并。

  故城遗址,现位于纪台村东北,为古纪国土建筑物。呈长方形,东面1500米,西面1600米,南北各宽1200米。城墙绵延如堤,土筑而成,夯迹可辨。据出土文物位置推测,故城由外郭和内城两部分组成。纪侯和历代官宦上层人物居住内城;外部则是百姓住宅和作坊所在地。郭城周围有很多古冢,大者有八座,其最高者达二十米,顶部直径十余米。

  故城遗迹,现仅存纪台一座。清代此台为游览之地,另据乡里故老相传,台上有山门、亭榭、殿堂等建筑物。台西有方池,台南有高阁,台西南有寿圣寺等。古人游此,每咏诗以抒怀。明朝文学家,临朐人冯惟敏曾前来游玩,作诗云:“山色遥连四野开,水声长绕故城隈。前朝后市今村落,衰草斜阳古殿台。千载废兴谁复念,九原珠玉总堪哀。玄冬天气冰霜苦,匹马行吟几度来。”

    清代文人安致远在《纪城文稿》中记载:“城中有台,岿然独存,高三仞,广可亩许。上有神祠,为里人香火之所……予自少壮,以至衰老,登览几无虚岁。”据传纪台顶部过去南端有山门耸立,周围有青砖花墙,院内有八棱亭榭,古木繁荫,奇花异草。正面大殿五间,灰瓦覆顶,飞檐丹柱,气势宏伟。台西有方池,池水涟漪;台南有高阁三间,台西南有“寿圣寺”一座,与纪台相映对称,确为寿光游览胜地。民国期间,周围景物尽无,均辟为沃田,只存高台一座,祠、墙、门尚存。台分三层,上下全为丛木杂草。过路客商、学生旅游,曾多登临远眺。

后来,群众多挖台用土,台顶建筑也荡然无存,台身萎缩成一座土堆。当地镇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于1998年在扩建纪台初中时,将土台围在校园之中,使残余部分得以保留至今。

四、寻迹古老的制盐业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位于双王城水库周围,具体就是南至寇家坞村西南,北至六股路村南,东至新沙公路,西至新塌河东岸的区域内,此地离渤海仅二十余公里。

    双王城,史称“盐城”、“霜雪城”。汉代这里曾经属于钜定县地。光绪年间,双王城一带尚属于古巨淀湖东北边缘。考古发现,早在龙山时代中期偏晚,双王城一带就有人类在此活动。至商代晚期,开始成为重要的盐产地。西周早期,延续了晚商时期规模。至金元时期,这里是重要的产盐地区。

    早在19877月,双王城遗址就被发现,但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003年秋和2004年春,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双王城水库建设,省文化厅依惯例,与重点工程办公室和地方有关部门对该地区进行了两次调查,共发现遗址37处。此后从2005年至2008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东省考古所等单位先后对双王城周边更大范围进行了调查、钻探和试掘工作,基本摸清了双王城作为一个盐业遗址群其分布范围、遗址数量及时代。该遗址群面积达30平方公里,已发现古遗址83处,其中,龙山文化时期遗址3(属于龙山中期偏晚),商代至西周初期76处,东周时期4处。

    遗址中还发现了位于南北坑池群中部的巨型盐灶。有考古人员认为,规模巨大的制盐设施,如盐井、盐池群、盐灶的发现,再加上在双王城一带所发现的多处规模大、分布密集的商周盐业遗址群,说明商周时期这里的制盐工业已存在统一的组织和管理,是国家控制下的盐业生产基地。 这也是中国古代盐业官营制度的雏形,比文献所记录的东周时期齐国盐业官营制度早数百年。

    在双王城盐业遗址出土最多的一种器具是“盔形器”。与盔形器同出的还有素面鬲、绳纹鬲、罐、盆等。附近大荒北央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这类盔形器还与西周初期的三角划纹陶簋、乳状足素面鬲、袋足绳纹鬲等器物共存。因此,双王城盐业遗存的年代多为西周早期,个别遗址可能早到商代晚期。盔形器用于提取卤水,沿海地区的盔形器属于制盐用具,至于如何使用,学术界有煮盐、晒盐之说。盔形器多泥质、厚胎,不适合煮熬,而且考古调查、发掘中也未发现支座、盐灶之类的遗迹,这表明盔形器并不是煮熬海水或卤水之用。圆底、尖底不适合平地置放,用之晒盐也不太可能,应该说,盔形器是用于提水、运水的。

一直从事此项遗址考古的燕生东博士说,此处发现比文献记载的莱州湾一带最早的唐代盐井提早了1600 年,比其他地区发现的盐井早3000年。双王城盐业考古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据此,2011年,寿光正式提出申报“中国海盐之都”的书面申请,中国盐业协会组织专家组,严格按照评审程序,进行材料审定和实地勘察,于20125月,正式批准命名寿光市为“中国盐业之都”,并在双王城生态经济开发区内,建设“寿光盐业博物馆”。

五、老槐树与宁国寺

  在圣城街道小东关村东,文庙街与银海路交汇西南角,有一株千年古槐。古槐历尽千年风雨,屹立不倒,苍翠繁茂,成为一景。此处也是圣城八景的宁国寺故址所在地。

  据史料记载:古代宁国寺,东南西北四面沟堑湾塘相连。西边隔水塘与小东关比邻,庙宇寺院在中央高地之上。寺庙山门南向,北边正大殿五间,另有东西厢房。大殿内有佛像三尊,皆木质雕镂,工艺精细。其中千手千眼佛,更是别具一格,臂膀处伸出十八只手臂,显示出无穷的法力。

    史料记载:古槐附近很早有座驿站,北魏承明元年(公元476),拆站扩地,兴建了一所“菩提禅院”,规模宏伟,坐北面南,山门耸立,大殿巍峨,廊庑壮丽,殿内佛像全系木雕涂彩,精湛玲珑,栩栩如生。院内有古槐,东北部是塔林。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东征胜利,将寺院改名为“宁国寺”,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在寺内树立佛经幢,即所谓八棱碑,高2.75米,幢冠三层,呈宝塔式。李自成军占寿光,寺遭破毁,后迭经战火,旧貌全非,我来观看时,还见到西廊千手佛和殿基断墙、经幢等,幢上书“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古槐尚生机盎然,树北墙上嵌碑一块,上书古槐系汉槐。今幢、碑皆无,只古槐昂然。 

宁国寺院中的古槐,昔日为圣城八景之一,名“宁国古槐”,不知植于何年,寿光城民间有“张飞勒马望古槐”和“先有老槐荫,后有寿光城”之说。如今,古槐势如盘龙腾飞,苍枝劲健。其树有南北向两主枝,北枝已枯,南边一枝,至今春夏秋之季尚绿意葱茏,生长不衰。过去古槐在寺院中央,树冠庞大,夏时浓荫如伞,庇荫寺院大半天井。今古槐虽逝昔日风采,但其生命力之顽强,令人折服。我国自周代起,国槐就为“公卿大夫之树”。因此像首都北京国子监(大学)有久负盛名的“吉祥槐”。贡院(古代考场)也曾有一株驰名京城的“文昌槐”,圣城宁国寺千年古槐,与之相比,并不逊色,只是“躲在深闺人未识”。

为了保护古树,1983年春,政府拨专款绕树修一多角围墙,定为县级重点保护古树。2001年又以古槐为主题,建设了“槐香园”,内修建了五座相连的红色凉亭。        

六、张飞勒马看古槐

  寿光老古槐,踞于三米高以上的砖砌外皮的土台上,身粗四围,树干中枯,只有那生铁般的老皮撑架着几条支干,枝叶扶疏,绿意葱笼。树不在高,古则有名,相传此槐植于汉代,因而成为古今名树。

  寿光人向有“张飞勒马看古槐”之说。有人质疑:张飞来过寿光吗?看过古槐吗?查遍《三国演义》也没查到张飞到过寿光城。只姑妄听之。

但据考证,张飞是到过寿光的。西汉景帝中元二年(148)置寿光县时,县城在今寒桥镇牟城村,现在的寿光城,那时是个大村镇,名为博昌镇,镇北有一条东西向的官道,官员商贾不绝于途。在镇东郊有一驿站,是官吏人员歇息换马之处。《后汉书》、《三国志》记载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黄巾首领管亥,率万人进入北海郡,郡相孔融被围在都昌(今昌邑城),时东莱(掖县)太史慈奉母命拜访孔融,谢孔融照顾老母之恩。孔融命太史慈以巧计突围到平原郡,求平原令刘备来救援。

刘备听后惊曰:“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焉?”便与关羽、张飞率三千兵马赶来救孔融,其所经路线按地图查看,是从平原向东,从济阳过黄河,经桓台、寿光的博昌镇、潍县的固堤直抵昌邑。黄巾听刘备援兵至,便散去。从这一志书记载,张飞或许到过寿光城的。

是否勒住马看过古槐呢?这只能是传说,无史书可查。因张飞当时看不看古槐是不会有记载的。张飞那时只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他看不看古树,谁会去注意记载呢?其根据就是历代老人口头传说了。如果相信这个传说,此槐在三国时代已经很古老了。

七、圣城孔庙遗址

寿光的孔庙,在原县城小东门里,即今天的文庙街与迎宾路相交的丁字路口处。创建时间已不可考。据史书记载:“汉晋以前先师无特庙,至魏太和三年,始立庙于学宫。” “唐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州县建筑孔子庙”。因隋代寿光城已经置县,故寿光的孔庙建筑,可能始于唐朝贞观。

 据明嘉靖《青州府志》记载:“原寿光学宫毁于宋末兵火(1126年前后)。元至元十年(1273年)寿光知县陈惟良重建孔庙。后又经元大德元年、大德六年几次重修,增置了会堂斋舍,“遂使栖神有所,讲诵有地,督集生徒,循循有序”。

明嘉靖九年,嘉靖帝诏建启圣祠,寿光遂建启圣祠于大成殿后。《山东通志·学校志》载:明景泰四年,知县李仪,成化十六年知县郑珏均修。康熙七年,知县李士泽因地震重修。三十一年知县吴暄修。嘉庆十一年,知县丁芳达重修。《寿光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版载:咸丰五年,知县傅岩修圣庙。光绪十六年,知县吴邦治重修圣庙,于光绪十九年落成。

数百年前,孔庙的建筑基本上保持着“殿宇巍然,廊庑秩若”的宏丽特色。大成殿雄伟壮观,殿高约十五米,共五间,四面出厦。四周石柱二十条,南边石柱雕龙,栩栩如生。殿顶覆以黄绿琉璃瓦。远望宏丽轩昂,气势伟巍,金碧辉煌。棂星门双檐瓦顶,下建石座,顶座之间由四根圆形木柱支撑,上部结构系雕木扣成。构筑精美,技艺精深。展现了我国传统的古建筑风格。

大成殿,正位设孔子像,左右分列颜回、曾参、孟轲等塑像,以及冉子等十二哲牌位。东西庑设先贤位七十九个,先儒位七十五位。明建启圣祠崇祀孔子之父启圣王叔梁纥与先贤先儒之父辈有名望者数人。清雍正元年,孔子五世祖、高祖、曾祖、祖父崇祀,所以又名为“崇圣祠”。明伦堂是为知县举行“乡饮酒”和进学生员举行“送学礼”的礼堂。又是教谕为士子讲学的讲堂。

孔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基本格局为:中为大成殿,后为崇圣祠,大成殿前左右为东西庑,再前为戟门;戟门左是明宦祠,内祀在寿光为官有政绩者十二人。戟门右是乡贤祠,内祀寿光籍历代出仕者与有名望者五十人。戟门前是东西泮水池。两池之间有石桥相连。池旁分列历代重修圣庙碑记。外为棂星门,东西便门各一。门外街旁建石碑,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孔庙历尽沧桑,数经战火,屡建屡毁。至1945年县城解放时,仅存大成殿、崇圣祠、东西庑和棂星门。19734月拆除棂星门,1974年秋,拆毁大成殿。孔庙建筑至今已不复存在了。

八、寿光温泉往事

昔日寿光的温泉,位于今天的人民广场西边,今渤海路中段新华书店后面的大杂院内。

温泉始发现年代无所考,历代志书未见记载。清乾隆嘉庆年间,年年冬季有温泉会。民国六年知县尹志皋与乡绅沙阜屯村人王兰芳重修,砌以短垣,覆石于其上,池东壁镌石,上书“泽润生民”四字,字迹俊秀,意态悠远,精神飞动,为本地名儒蔺思学所书。

温泉泉水微温,隆冬三九不冰,泉池用砖砌成八角形,周长十米,池面平静,泉如串珠,淙淙流出池外。八角形泉池西濒南北向小河,有一涵洞相通。涵洞西出口,河东涯,岸边有石刻“温泉”两字。泉水西向流出,向北注入护城河,随护城河水于城西南角分为两支。一股继续向北,沿城西墙边经西关大西门,再向北过小西门,至北关南端,折而向东。另一股顺城南墙,流经南关,至东关复折向北,穿青龙桥,过小东关,在寿光城东北角与环城西来之水汇合后,出城区,蜿蜒曲折北流,即为张僧河上游。本城文雅之士,谓之秀水河。所以有人说温泉为张僧河源头,张僧河水为温泉余波。八角形泉池四周泉池与南北向河边,槐榆相间,松柳环池而生,凝碧染黛,清泉细流,别有情趣。夏日清风徐来,岸柳摇曳,为乘凉胜地。隆冬霭雾氤氲,泉水不冰,诗情画意,因泉而生。明末清初魏某作诗云:氤氲佳气近城隈,喜得蒙泉今始开。倒泄源头知脉远,凌寒洞口见阳回。候吹黍谷宜凝霭,暖涨桃花可奋雷。欲说风流彭泽宰,悠悠此水共徘徊。

清邑人赵彀训亦有题温泉诗曰:“参天老树接岸城,下有甘泉出碧泓,虚说茶经三十种,谁人来此汲深情。”

民国县志载:“温泉在县城西南隅……旱不竭,寒不冰……若井斡然,八角形,规可三十尺,深六十尺,穷坎侧注,碧色澄澈。水西流折而北,汇护隍池中。树林阴翳,地狭而景幽,堪与家云,为一邑文星之地。”

温泉在1953年前后曾竣修一次,上世纪六十年代,温泉犹存。后因地下水位下降,温泉枯竭,水涸填平。

九、寿光河流探源

  寿光有多少条河?常说的,东有尧、丹、弥、桂,西有跃龙、王钦,这是主要的。原有的17条,加新挖的益寿新河,共18条河。主要有:

  (一)弥河。古时弥河有许多水道,有“寿光县弥河串”的说法。商、周时期叫“具水”,汉朝叫“沫水”,晋朝叫“巨沫水”,南北朝叫“具蔑水”,唐朝叫“未河”,今称弥河。源出沂山西麓天齐湾,顺坡蜿蜒西流,至临朐九山附近折向东北流,经过冶源水库,又经青州,由纪台镇吕家村西南入寿光境。经孙家集、圣城、洛城、上口、营里,于营里镇南半截河村,分为二股入渤海。其中东北流的一股,河槽较为宽广,为弥河主河道,在寿光北宋岭东,纳丹河,至潍坊滨海经济区的老河口入海。其余一股由南半截河村继续向北入羊口镇北流入海。河长206公里,流域面积3847.5平方公里。在寿光境内长达71.5公里,平均宽170米,为寿光第一条大河。

  (二)丹河。古称丹水,传说“尧放丹朱于丹水”即此,丹河有东西二源。西丹水出纪山,在昌乐县城西南50里;东丹水出昌乐之方山,流至县城西与西丹水汇合北流。从纪台镇的张家楼村入境,流经洛城、侯镇,境内长41公里。后来进行了裁弯疏浚综合治理。

  (三)桂河。源于昌乐方山。境内长13.5公里,俗名跪河。从前和丹河合流,现已不入丹河而经潍北入海。

  (四)尧河。源于昌乐的角崩山即古之义山。据《昌乐县志》载,“尧水出临朐尧山”,北流经尧河镇至纪台王桥入境。至寒桥尧水村入丹河。

  (五)跃龙河。有东西两河。东河源出文家街道冀家庄子村;西河源于文家街道叶家官庄。东河全长20公里;西河全长15.5公里。在古城街道罗桥村前汇成一股,平均宽20米。北流入巨淀湖。以前河两岸鸭蛋驰名。现河道无水,许多处已填为平地。水注入益寿新河。

(六)张僧河。源于古时的县城温泉,现在由弥河分洪注入塌河,北流入海。

(七)益寿新河。1978年新开之人工河。自冀家庄子起,流入塌河,全长29公里,属季节性河流。其上游西源至青州境内,长十余公里。

其他还有伏龙河,源于青州,由文家街道马店入境;还有源于青州的龙泉河注入巨淀湖;源于广饶的织女河,由台头入巨淀湖;源于昌乐的康浪河入丹河分洪;王钦河,源于青州市王钦坟,河以此为名,北流入巨淀湖。这些河有的已无水,东西跃龙河已为益寿新河代替废而为田。  

十、神秘的双王城

    寿光北部有古地名“双王城”,20111221日,成立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其管委会位于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南部。

    双王城,史称“盐城”,又叫“霜雪城”。《寿光县志》(民国)称:“此城日久陷于巨淀洼中”,今又传为“ 双王城”。汉代,这里曾经属于钜定县地。光绪年间,双王城一带尚属于古巨淀湖东北边缘。遗址调查发现,早在龙山时代中期偏晚,双王城一带就有人类在此活动。至商代晚期,开始成为重要的盐产地。西周早期,延续了晚商时期规模。至金元时期,这里也是一个重要产盐区。

    “双王城”名字的来历颇为传奇。相传很久以前,寿光北部有兄弟俩,他们带领本部落民众,打败周围的部落后,筑城为王,人称“虎王”和“狮王”。他俩各建一座壮观的城市,四周有高高的城墙,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每座雄伟的城门两边各有一只石老虎和一只石狮子把守,尤其南门的两只石虎、石狮最为高大威武。从此这两座金碧辉煌的城池,被周围的人们称为“双王城”。又过了许多年后,由于海水入侵,慢慢地淹没了两城,“双王城”遂不复存在。

    古代,双王城一带经常出现“雾现霜城”的奇景,为寿光古八景之一。史料记载, 每逢大雾天,双王城周围的水面常有亭台楼阁出现,人称奇景。清朝文人李振栝有“薄雾连天逼早行,郁葱佳气一时生。空中楼阁惊存没,眼底封疆乍灭明”的诗句。

    1972年,寿光在该寇家坞村西北建设了双王城水库。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2.05公里,围坝8至9公里,坝高6.4米,水面面积5.28平方公里,总容量1206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060万立方米,死库容146万立方米。兴利水位(最高库水位)5.6米,死水位3.5米。控制灌溉面积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3.5万亩。该水库自弥河杨庄提河闸引弥水充库,途经杨庄西干渠张僧河至牛头闸接引水渠入库。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弥河无水,成为旱库。

2002年,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山东东线调水项目开始建设,途经我市北部地区。寿光借助原双王城水库的优势,从规划论证,到立项审批,历经7年多的时间,于20091228日正式通过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201086日,新双王城水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历时两年半时间,一个饱蓄淡水资源和生态能源的万亩水库已经在寿北建成。

新双王城水库是南水北调东线胶东输水干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11692亩,水库大坝轴线总长9.636公里,坝高12.5米。现在,登上大坝,豁然开朗,浩淼水面,一片天光;回望坝下,稻田纵横,芦花飞扬,湖河如镜;阡陌相连,烟树村落,尽收眼底,俨然一派江南水乡的风貌。  

十一、巨淀湖探源

     巨淀湖是寿光境内唯一的大湖。《民国·寿光县志》说:“淀湖古作钜澱”,但是真正的名字是钜淀,《汉书》载:“征和四年,上耕于钜淀”,“上”指汉武帝刘彻,“征和四年”即公元前89年。《汉书·地理志》记:“浊水入钜淀”、“马车渎首受钜淀,东北至琅槐入海”。西汉于钜淀湖北侧置钜淀县,皆因此湖而得名。

    汉代时淀湖水面广阔,西到今广饶城郊,东到牛头镇,北到今卧铺村,南到今台头镇以南。当时,入湖河流计有:淄河、织女河、阳河、灵泉河、乌阳河、王钦河、伏龙河、跃龙河、张僧河等大小十余条,故湖水丰盈。当时,水上交通也比较便利。据当地老人讲,当年海船可通达北洋头村内的阳河桥下。因阳河从该处入湖,故此地两村取名北洋(阳)头、南洋(阳)头。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巡东莱,临大海,回宫时途经巨淀,三月耕于此,成为流传寿光的文明佳话。

    据史料记载:巨淀湖夏秋之季,湖水浩淼,浩浩荡荡,景色甚为壮观。湖中物产极为富饶,蟹多鳝肥,鱼游虾跳,水族繁盛。湖民入湖捕捞,网网不空,满载而归,四季均多收获。除饱口福外,余售之,可补家用。且湖内苇葭绵亘,苇蒲丛生,冬春之季,湖民以苇蒲为料,编席织筐,制箔做苫,畅销远近,获利颇丰。巨淀湖成了许多百姓的谋生之地,湖区成了富甲寿光的富庶之地。

    清末民初,卧铺一地的乡民挑沟泄水,因水急流湍,土质松散,致岸上不断坍塌,沟身也愈塌愈宽,愈塌愈长,终成一条大河。因是坍塌而成,故名塌河。塌河南塌入湖后,使湖水顺河漏泄北流,湖水大减,故当地百姓又把塌河称之为漏沟。 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入湖最大的河流——淄河改道,由广饶闫家口直接入小清河,不再入湖,致湖水减少,湖面缩小。

    1930年前后,国内军阀混战,局势动荡混乱,寿盗匪滋生。匪盗依湖苇为屏蔽,大肆扰民祸民,湖区沦为盗匪巢穴。1931年,为毁巢剿匪,时任县长张贺元征夫挑沟,使湖水尽量外泄,致水益浅,草益低,淀湖失去了往昔的富饶美丽。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湖区为依托,创建了抗日根据地。到了上世纪40年代末,由于水源匮乏,往昔浩浩荡荡的巨淀湖,大部已退化为草甸子。建国初,政府在湖西北部开荒,辟建了巨淀湖农场。湖周各村,也对所属湖地进行垦殖,洰淀湖之风貌,已彻底改观。所幸尚剩小片残湖,留在了牛头镇西北,从中尚可依稀窥见当年巨淀湖的壮阔富饶。

淀湖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今天的湖区面积达到2.5万亩,湖区土地肥沃、水草繁盛,湖区盛产芦苇,大量繁殖鲤鱼、鲢鱼、黑鱼、泥鳅等经济鱼类,各种奇异鸟类栖息于此,风景秀丽如画。

现在,巨淀湖已成为双王城生态经济区内的风景点,总规划面积20000亩,突出原生态特色,有马保三故居、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巨淀湖广场,新建汉文化公园、湿地文化长廊和风情渔村、湿地文化运动公园、寿光湿地艺术中心等项目。在挖掘利用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融进现代文化元素与手段,集中再现以生态休闲、汉武文化、湿地文化为主体,已成为江北最大的生态湿地。

十二、寿光静山探寻

寿光南临青州,处泰沂余脉之尾。虽然境内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既无悬崖深壑,也无峻岭高山。但确有一座小巧玲珑的“袖珍”山。

此山位于孙家集街道。它高不过半米,长仅米许,最宽处也仅0.7米。但山石嶙峋,山巅翘角,顶部有四条清晰的水纹,自有独到的天然情趣。平日安然静卧,置身于万绿丛中,宛然一方巧夺天工的精美盆景。这便是寿光惟一的一座山,叫“静山”。

  民间传说,静山原是一座活山。当它正在往外长的时候,恰好有一产妇路过,冲犯了它,使它停止了生长。待到黄土成金、海水变银的时候,才能重新复活长高。查寿光地貌地质资料可知,它本是泰沂山脉延伸的结果,是与昌乐的方山、孤山相连结的。起初,它露出地面还高得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为洪水的冲积物所淹没,终于成为大山族中的侏儒。近几年,有人观测,发现静山有长高的趋势。据说突出地面的部分,较旧《寿光县志》记载的尺寸,增高十几厘米。但也有些史料上认为寿光是退海之地,不可能有山。

  那么“静山”又是怎么来的呢?民间也有这样的传说:它是块位于四千年前弥河旧河床西边的大石头,大概在很早以前,不知何人顺河运来。相传在千年左右,孙家集村的一个大户,修造了一个花园,把这块石头放入花园中,并冠以美名“静山”。到明朝洪武年间,战乱不止,后来庄址搬迁,此“山”石不便搬动,一直留在田间。

    上世纪30年代初期,有些地方能人,觉得此事有点蹊跷,就沿此“山”挖了下去,一直挖了十几米,地下水涌出,也没有刨到“山根”。但这事一经传出,便惹恼了孙家集村的几个绅士,他们扬言要到县大老爷那里告这些人,理由是:有损寿光县容,破坏了孙家集的风水,这些能人惹不起这些绅士,便商定设宴邀请四方有头有脸的人物来饱餐一顿,酒足饭饱之后,令大家传出此“山”无底,并对“产妇冲山”的故事大加宣扬。随之这次挖山寻根的风波宣告结束。

  也有人对此“山”半信半疑,认为不是“山”,就是一块大石头。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人在“山”东边二米处挖深井,不见“山”根。后来有地质队曾在此“山”东南面约二三百米处,钻地探矿,土层深达几百米,那么,这么块山顶面积不足一平方米的石柱,能孤峰独立数百米?也有人士分析:山的形成不外乎断层和褶皱两大类,这么块石头,当然无地层褶皱形成之理。那么断层会平地冒出这么块小石头来吗?地壳会这么脆弱吗?

不管哪家之说更准确,静山已经成为寿光的一个景点,吸引了众多前来观赏的人。  

十三、慈化寺和王高银刹胜景

古时的王高和田柳一带,曾经是寿光的佛教文化中心。最早的寺院是王高村东的慈化寺,建于东晋,慈化寺规模宏大,有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圆通宝殿,两旁建有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地藏殿、方丈寮、僧寮等。古代这里僧侣众多,香火旺盛,佛事频繁,成为佛教修行者的圣地。

寿光八景之一的“王高银刹”,即王高塔,巍然独立,气势磅礴。《寿光县志》载:王高塔所在乃慈化寺,原有石碑两块,其一系北魏石刻,但碑文模糊,魏碑额“大魏重修慈化寺碑”八字可辨。其一为金慈化寺重塑佛记,亦“漫灭不可考”;而在民国《寿光县志》中有云:“于北殿内重塑佛三尊,又于西殿内重塑佛三尊,次于塔内塑地勇佛一尊。”据以上的文字推测,慈化寺建于东晋或南北朝时,至金代重修;但再查清乾隆修《寿光县志》卷六载为“金大定十一年造”。

    慈化寺塔高32.3米。步测塔的基层直径为11.3米,周长为35.5米。步入塔内,细细观赏;塔身呈园锥形,共有七层,每层均为八楞方园,基层高约六米,前后有门,南北相对。二层至六层逐步内缩,每层均有四个小门,四个小窗,共计四十个门窗。第七层是塔顶,用巨石雕刻而成,像庞大园锥,直刺蓝天。塔墙厚度为2.2米,塔中空阔。

    慈化寺塔建造十分精巧。角楞对称,门窗相间。每个门窗全用大型青砖雕砌门檐而成。窗楣上刻有各种图案,有的为二龙戏珠,有的为百鸟朝凤。突出者如勾心斗角,凹陷者似蜂房水涡。参差错落,各具形态。有人说此塔与西安慈恩寺里的大雁塔是姊妹塔。后来一场大火使寺院化为灰烬,因古塔全系砖石结构而成,而幸免于火灾。王高塔内有释加牟尼佛像,农历四月初八是他的生日,每年这天也是慈化寺的香火会,乡民云集,商贾荟萃,善男信女在寺内塔前焚香化纸,拜佛祈福,很是热闹。

    塔内的铁铸佛像,高一丈有余,坐北朝南,拱手盘坐,面目慈祥,神采奕奕。传说佛像基石下面有一水井,深有数丈。佛身背后有一孔,向下可通至井口,如向孔内投一砖石,可直坠井内,很长时间才听到响声。上世纪扒庙搬神,把佛像毁掉了。

    “王高银刹”系寿光八景之一,曾吸引着骚人墨客和游人商旅,前来一瞻风采,连达官贵人也不例外。相临的东头村有位在清代任湖北省建始县知县的尹可谟,曾写诗咏王高塔曰:

  绫增宝塔倚天东,倒影平原动朔风。

  怪得村居名百尺,横遮月色碍寒空。

  同时,王高古塔尚可登临观海,有李振椐《夜登王高塔望海》诗为证:

    腊屐登临足胜游,蟾光斜挂碧峰头。

    波心倒卷翻银浪,又共仓溟万里流。

后来,慈化寺毁于大火,1966年秋,王高塔被人为毁坏。2011年,在政府的倡议下,新王高塔和慈化寺获批参照原有形制、布局和规模,进行重建。今已落成,成为寿光佛教文化圣地和新景观。

 十四、古老的银杏树

  自孙家集街道的“静山”,向南行三公里,在张家寨子村后有一株银杏树,它就是寿光境内最古老的银杏树。树身粗壮,树姿雄伟,枝干挺拔,遒劲有力地矗立在高高的蓝天中,一看就给人以苍劲无畏的感觉。而且,它的每根枝条上都长着翠绿的叶子,那像扇面又像鸭掌的绿叶,风大飞舞,风小轻扇,玲珑剔透,别有一番生机。当地群众讲,先有的白果树,后有的寨子村。传说该村人也是在明朝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老槐树底下迁徙而来,至于树“先”多少年,已无从查考。

  古树现高28米,树围530米。树墩粗壮,杈部发达,十几根直挺挺的分枝直插天空。其枝条密生,树冠广阔,覆盖面积达300多平方米。虽植于沟岸,不能蓄水浇灌,但因根深柢固,无碍于它的繁茂。春天,生机盎然;仲夏,巨影婆娑;金秋,满树金黄;隆冬,苍劲古朴。据资料记载,银杏树有近二亿年的生长史,原先遍及全球,但经二百万年前的第四期冰川浩劫,同类植物和大部分地区的银杏树被冻死,惟我国的保存下来。它生性泼辣,耐热抗寒,一经扎根,会倔强地生存下去,越是严寒,越显出它斗霜傲雪的风骨。

  这株银杏树之所以选择了这片土地安家,是因为这里适应它性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的条件。寿光地处渤海南岸的黄河冲积扇上,自古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气候适宜,早就被古人相中。在古树周围不足80平方公里内,就有近50处文化遗址,其中大多是新石器时代的。我市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边线王龙山文化城堡就在银杏树西公里处。现在这方土地不仅是“粮仓”,还是全国主要蔬菜生产基地。

现在这株古树已被市政府列入市()重点保护文物。   

十五、弥水长流张建桥

    横跨弥河的张建桥,历史悠久,历经沧桑,从最初的草桥、木桥到钢筋混凝土桥,它的发展变迁烙印着时代的变革,是寿光经济和桥梁、交通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根据199510月原张建桥乡张建桥村村民委员会所树村碑,张建桥的名字是这样得来的:“相传在很久以前,弥河西岸有一善人姓张名建,品行端正,为人善良,每年雨季总是在弥河上修一便桥,以方便过河行人,日久年深,众人恩称张建桥。”又据史料:明洪武二年,傅姓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迁至寿光城东,卜居张建桥以西立村,遂以桥为名。由此可知,横在悠悠弥河上的张建桥早在明代以前就形成了。那时候,它是一座在春秋季节,两边打上木桩,再架上横梁,上面覆盖上秸秆,填上泥土的“草桥”。

    弥河两岸的人家及来往商旅,几百年来就是依靠这样一座草桥来往两边。

    据《寿光县水利志》载:1938年,在县境内弥河上建成木桥两座,一座是张建桥,县城赴潍之通衢;另一座是孙家道口的木桥。张建桥桥长270米,能通行汽车。实际上是日本侵略者占领寿光县城后,出于军事掠夺的需要,日军当时强行抓劳役,从古城街道野虎村张氏墓地割来松柏树,在弥河上建起的一座木桥。木桥是一座漫水桥,圆木为桩,方木铺面,中间未铺,马车都不能行。有72孔,孔跨度3米,桥长260多米,桥面宽4米,只能通日军的汽车。

    1948924日,人民解放军攻克济南,济南宣告解放。解放军一突破城门打起巷战,王耀武就钻了司令部的地道,那地道穿过大明湖直达城外。王耀武一路窜向青岛方向,到达寿光的张建桥时,王耀武到大桥下上厕所。因他用的是白手纸,被随后进来的守桥的寿光公安战士发现生疑,当即被活捉。从此,张建桥成为一座英雄的桥,它与活捉王耀武联系在一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财政拨款对木桥进行了加固(原桥基位于现在“欧洲村”东北角处)。但在洪水期,仍然是一座水漫桥面的滚水桥。    

    1963719日,临朐县降大雨,山洪暴发,不得已炸开了冶源水库大堤,洪水汹涌而下。次日,弥河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峰,造成寿光河段多处决口,一丈多高的浪头掀掉了木桥的两孔,张建桥被大水冲毁了。

    1964年,寿光县从省里争取到拨款72万元,重建弥河桥。是年3月至6月,在木桥位北侧又建起一座钢筋混凝土漫水桥,桥面宽7米,总长度295.6米。这座桥是当时寿光境内第一座大桥。

    1974年,有关部门又投资6.3万元,对该桥进行了加固。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县的公路建设有了较大发展,运输业也活跃起来。过往机动车辆越来越多,原桥面显得有些窄。19863月,山东省公路局投资350万元,在该漫水桥北侧新建了一座桥长434米、面宽12米、33孔的钢筋混凝土桥,与原桥并行使用,新桥与老桥统称张建桥。

    2001年,随着寿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建桥作为我市城市建设“五路三桥”工程之一,其修建被纳入城市规划的框架。20115月,由我市投资、潍坊市公路局负责施工,在原张建桥间隔二米处兴建与原桥规格一致的另一平行桥,配以汉白玉栏杆、绿化带、路灯,从而形成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双车道“姊妹桥”。

如今,你从张建桥走过,俯视碧波荡漾的弥河水,远瞻高楼林立的城区,深深感到这座桥在提供给人们便利交通的同时,给美丽的弥河又增添了无限风姿。张建桥的变迁,凝聚了数代设计者和建设者的心血,更折射出时代前进的脚步。

十六、清河入海话羊口

    古代的羊口镇旧址在小清河北岸,旧名塘头,因塘头营而得名。塘头营亦名唐渡营,传说唐王李世民征东时,先头部队曾渡过现在的旺河(故旺河古名唐渡河),在北岸一高埠处扎过营寨,后人便称其为“唐头营”,谐音为“塘头营”。后因小清河入海口南端有两条自然水沟汇入,一向东南,一向西南,类似羊角,遂渐以此沟更名,改塘头为羊角沟。 

    清同治三年(1864年)始设港通商。清朝同治七年(1868),开始有大批帆船从海上过来,到附近的南单、北单、七里庄等村子贩运粮食。由于市场有粮商往来,粮商们便在小清河北岸整地造屋,作为交易的场所。此后,随着商船的往来,人越聚越多,渐成人烟繁多之地。成为莱州湾闻名的小型海港。  

    光绪十三年(1888),烟台海关监督盛宣怀委派何恩锡到此设税收机构。盛到羊角沟后,看到小清河北岸地面狭小,遇有海潮无法进出,妨碍交通,影响贸易,而小清河南岸地势平坦,是开展商业贸易的绝好地带,于是上书请求南迁。不久,得到批准并拨巨款疏浚自黄台桥到羊角沟河门段,经过艰苦劳作,历时三年,到1891年完工。此后,羊角沟东通烟台、大连,西达天津、济南,商贾往来,帆船云集,贸易红火。本年10月,大海上潮,小清河北岸被水尽淹,而南岸安然无恙。此后一段时间,港区日渐繁荣,民国二十五年《寿光县志》卷一《航路》记载:“羊角沟由北坨移南,商业日盛,是以大小船只聚集于此,帆樯林立,商贾如云。”光绪十九年立的《塘头营重建天后庙碑记》载:“滨海登青莱三郡尤称殷繁,……而我寿以青属剧邑要津,独无论者,不无阙如之感。乌常之北,巨淀之东,有塘头营者,土人呼为羊角沟,地临渤澥,渎通马车。溯夫同治戊辰,为旧基草创之年,洎乎光绪壬辰,乃新市乔徒之岁。……当夏秋之交,闽商海贾,风帆浪舶,珍物遂分,宝货山积。而断发交趾,凿齿雕题,维绡挂席,凫警龙掣,出入波涛浩渺云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德国人占领山东后,胶济铁路建成通车,水路运输量减少,经商者大多“弃船就陆”,加上海上时有海匪掳掠,羊角沟港的发展逐渐衰落下来,较之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羊角沟更加萎靡。

    对于羊角沟的短暂繁荣以及后来的停滞状况,民国二十五年《寿光县志》卷十一《商业》这样记载:“光绪间,羊角沟南迁以后,小清河岸商船停泊连樯约三里许,杂货卸地,堆积如阜。自胶济铁路成,商人水运者少,……然航运之杂粮木材与本地商船始行不绝,虽不如昔年之盛,尚可支持。”羊角沟港区的繁荣主要在晚清同治到光绪这段时间,虽然港口稍小,因受沿海开埠影响,因而发展速度甚快,为当时山东沿海开发做出了贡献。

    清末民初,因羊角沟属水陆码头,亦是港口,东通渤海诸港口,故简称羊口。

    1937年,羊角沟被日本侵略者占据,其间,日本人设立“渔业组合”控制渔业交易,搜刮民财,侵占渔盐资源,渔民们过着苦难的生活。1945年,羊角沟解放,新建羊角沟市,1947年改区,1948年又改市,渔业生产获得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加强对渔业的管理,广大渔民逐步走上富裕道路,古老的羊角沟又焕发了青春。

1980年建羊角沟镇,1993年羊角沟更名为羊口镇,现在,已经渐渐发展成为莱州湾畔的一座滨海新城镇。目前,羊口镇拥有山东省规模最大、效益最高的捕捞船队,被称为“齐鲁船老大”。2006年,羊口镇顺应民意重建天妃庙每年正月十六日举行的祭海大典沿袭传统的民间习俗,保留了祭海的粗犷、纯朴的原生态文化风貌,除了祭祀活动外,还增添了传统的舞狮、舞龙、高跷、旱船、秧歌等民俗表演,及焰花、鞭炮、文艺演出等娱乐活动。每到这一天,整个羊口镇居民倾家而出,十室九空,汇集小清河两岸,自发地参与到欢乐的人群和活动中,载歌载舞。晚上活动结束回到各自家中,开始“散香”(即点燃香烛插在自家宅院周围,祈求神灵保宅院平安),场面壮观,规模宏大,展示了羊口渔民对海洋崇拜的独特传统文化与深厚的民俗内涵。

现在的羊口镇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叠加位置,是全国的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文明镇、省级中心镇、山东旅游强乡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首批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镇、中国六大最美湿地、山东省十大魅力景点。区内旅游景点有塘头营寻古、七曲巷通幽、石器博物馆、磨盘山、天妃宫朝拜、始皇祭海处等新景点,开辟了海上一日游,海滩赶海拾螃蟹、蛤蜊,采黄蓿菜等旅游休闲项目。被誉为“渤海湾畔的一颗明珠”

十七、文家街道历史溯源

    文家街道以街道办事处设在文家庄而命名,200137日,由原文家乡和马店乡合并为之。

    据史料记载,文家村元朝以前立村,原名闻家庄。1957年在村前发掘一闻氏园坟,内有石碑记述闻氏起源,闻氏祖先自陕西迁来定居,命名为闻家庄,后来文氏从潍县迁来,闻氏人口减少,而文氏家族增多,遂改“闻”为“文”,更称文家庄。

    20013月以前,文家街道东部属文家乡,明清时代属丰城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48年,寿光县分为寿南、寿光县时属寿光县城关区,1953年寿南县并入寿光县后属朴里区,19583月划归城关镇,同年7月改为城关人民公社;19819月归城关镇,1984年归寿光镇,198512月从寿光镇分出置文家乡。西部属马店乡,清朝属丰城乡,民国时期属第五区,1948年属寿光县南丰区,1953年属丰城区,19582月撤区设马店乡,同年8月改称公社,19844月复称马店乡。

    文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史,据考古发掘证明,九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儿生活。

    远古时代,文家一带为湖河交织的网状式冲积平原,长满湿润地区特有的灌木丛林、参天大树及茂密的苇草,湖河中有许多鱼类,森林中出没着各种动物。原始部落的先民们,开始在这片土地上,以渔猎为主要手段繁衍生息。此后,经过地质运动,此地抬升为“凸”起带,我小时候在家乡后游庄附近的田垅里经常捡到古老的贝壳和石斧。据最新《寿光县志》记载,本区域内有桐业官庄、桑家庄、后游家庄、前游家庄、韩家庄、贾家庄、北傅家庄等遗址,属龙山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文家一带属齐国,此地比邻齐都临淄,北面巨淀湖,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富足。

    《寿光县志·水文》记载:唐宋以前的弥河由青州市杨家庄以西,北流入寿光境内,经孙家集、县城西关、九巷等村至北洛西入海。宋元明时期,沿河道村庄密集成带。有东西跃龙河、伏龙河等流入巨淀湖内,由此可以推断,文家区域内众多河流,与弥河、小清河(古济水)等交织成网,富有江南水乡特色。

    宋代时,寿光及周围地区,先后有范仲淹(宋仁宗时)、欧阳修、苏轼、宗泽、富弼等为官,良吏求治,政局平稳,开发迅猛,农田垦辟延及海陬,城镇规模继续扩大;环绕河海,到处可见兴旺气象。

     孔平仲《清江三孔集》卷二十一《青州作》诗描述说:“京东地平夷,自古四战国。九州此居三,山海在封域。北趋京洛近,南卷江淮直。富饶足鱼盐,饱暖遍牟麦。英雄欲飞腾,假此为羽翼。”

    元明两代,黄河夺淮入海,寿光及北方广大地区气候较之现在比较温暖。文家区域内更是河流畅通,沿河兴建起众多的码头港口。明代谢肇制的笔记《五杂俎》卷十一记载:青州城东北“虽为齐属,然其气候大类江南,山饶果珍,海富奇错。林薄之间,桃李梨柿杏苹枣,红白相望,四时不绝。市上海蟹,腥风逆鼻,而土人不知贵重也。”(引自王赛时著《山东沿海开发史》)

     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文家一带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呈现出一片富庶景象。此时,在文家庄、前、后游家庄、大、小尧村之间(即现在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附近),形成著名的文家港乡,文家港乡临河而建,顺河直通巨淀湖。从寿光历史地理示意图上,看以看出那时的巨淀湖水域辽阔,南岸达到今牛头镇村西南一带。(孔平仲《清江三孔集卷二十四·将至青州》四库全书影印本记载)

  文家港乡通过商业纽带在宋元时代,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商品供求联结在一起,形成较强的商贸动作,带动了文家和县城的经济繁荣和开发。据《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五之三记载:山东沿海某些乡镇的商税额直线攀升,甚至超过所在县城的商税额度,如南宋熙宁年间文家港乡商税达到17088贯,所在县城寿光的商税仅为5380贯,与之比邻的临朐县4401贯,千乘县3210贯。

    到了明清时代,寿光经过战乱凋零后,很快恢复生产,文家区域一带社会经济亦继续发展。

    雍正《乐安县志》刘柏序有云:“青州为郡,三面距海,而乐安枕其北,盖海滨之奥区也,……户给比之他邑,殆为过之”;明代人李舜臣在路过寿光去青州的路上时,曾用“千村夜暖人皆足,万灶春回室已盈”“鱼盐近市轻珠玉,纂组寻常只布衣”的诗来描绘文家一带的民生景象。

沧海桑田,昔日的文家已经成长为寿光西部工商业发展的门户之一。文家街道古老而又年轻,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它都十分重要。

十八、侯镇南皮台遗址

南皮台,位于今天的五台与西毕村之间。据《寿光县志》记载,建于南北朝或唐朝时期,但具体何年现已无从考证。据传说,庙宇是一位叫南皮子的人所建,后历代修缮,规模宏大,工艺精湛,庙内泥塑木雕神像齐全。据说还有远处的人为了赶南皮台庙会,风餐露宿到达此处,可见此庙影响甚远。

农历二十八日是此庙会,但人们往往在二十四五日就提前来到,二十八日时南皮台庙宇方圆五六里处人山人海,香客蜂拥而至,烧香的、拜佛的、还愿的,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其兴盛之景象不亚于现在的李家官庄会。庙会持续到二十九日,甚至三十日,人们才渐渐散去。

    据记载,南皮台庙宇的规模布局宏伟,主要有:

南天门:南皮台庙的最前端建有 “南天门”,在“南天门”处塑有二郎神、托塔天王和太白金星等传说中神的泥像。左右两侧有无数的石碑,

前阁:南皮台庙宇分四组,每组为五间,称之为前阁后楼。庙宇建在高六米的台基上,台基面积很广,约有十余亩。从南天门进入是一条长为三十米的硬路,硬路两侧各有一口石砌的八卦琉璃井,周长为八米,井壁为青砖垒砌,井内有水(旧时水位低)。走十五层台阶才可到达台基上,每层台阶高四十公分左右,上台阶很费力,尤其是小脚女人攀爬更是如此,进庙往往带着香火纸钱及供品,这些东西是盛放在簸箕内的,她们先将簸箕放于上一层台阶,每爬上一层就先将簸箕置放于上一层,可见费时费力,很不容易,上到十五层台阶之后便是前阁了,前阁的正中间有原始天尊、弥勒、通天教主以及侍立于他们左右两侧的十八罗汉的泥塑像,弥勒泥像形象十分逼真,他头顶金翅鸟,一手向上,一手平放,意为一手托天,一手撑地。

正殿:与前阁南北相距十六七米处是庙宇前院,正殿在院北边正中央,上有金光闪闪的二字“正殿”,正殿前有巨大红色木柱撑立,柱上雕有盘龙,飞檐斗拱,上覆黄绿琉璃瓦,整个庙宇内雕刻的花纹精妙绝伦,雕刻技术高超,其庙顶的建筑形式之美无与伦比,非同寻常,估计建庙的能工巧匠均是南方人。殿内正中央塑有“天齐爷”及其侍立左右的“四大金刚”的塑像,东西两间塑有比干、屈原等“四大贤”的塑像,他们是东西相对而坐的。殿之左右建有东西廊坊,内设阴曹地狱的磨研、锯解、锅煮等酷刑惨象,不禁让人联想到假使人在阳间犯了什么罪过,死后在阴间又不知要受多少残酷刑罚,此场景也在一定程度上警示世人不要犯罪。院中有棵古槐,粗数围,后来庙宇烧毁时此树也被烧干枯,仅树干内就能容纳两个大人,可见生长年代久远,树上挂有一约四千斤重的巨钟,敲之传出的声音遥远,二十里之外都清晰可闻。

    后楼:沿正殿东西夹道转弯再走南北约四米左右的距离就入中院,也就是后楹楼,称之为后楼,上覆碧色琉璃瓦和吻脊,高十五六米,分上下两层,底层正中有三尊泥塑菩萨像,其座下为泥塑犀牛、大象和狮子,西侧依次排列着金吒、木吒 、哪吒和红孩儿的泥塑像,神态可爱,令人称奇。从西边台阶而上就是二楼了,正中央塑有“玉皇大帝”及其侍立两侧的八大帅泥塑像,八大帅也称上八仙,即千里眼、顺风耳、眼里长手手里长眼和三头六臂等煞鬼,奇形怪状,让人惊奇于泥像塑造工艺超群,令人叫绝。

百子殿:楼东有别院,是文王庙,也称“百子殿”,内塑童子像百余具,逐层排列,神态不一。据守庙人讲,其童子像均为民间送来的,有一种讲法是:有结婚数载没有小孩的人家早叫人用泥塑造一孩儿像,在赶庙会这一天,用红布包裹送来,置于内并求“送生娘娘”和“送生爷爷”赐予孩子,久而久之,童子像便多起来。楼西有别院即“三官庙”,内塑刘、关、张的塑像。

 王母宫楼之后院称“王母宫”,正中是木雕王母及其十女的偶像,雕刻得神态优美,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色五彩缤纷,华丽异常,整个王母宫金碧辉煌,此处的木雕像上所披或所挂的红斗篷或红披风数件,皆为香客们所敬送,据说这些香客们往往是在此许下了心愿,待心愿了却之后为了感谢“她们”而敬上的。在王母的左右是泥塑像是“八洞仙”。此宫东间塑有泥像张天师、“筋骨麻木老爷”和木雕名医李莪华像(清朝光绪年间重修时所新设置的)。传说人若有筋骨麻木的,在“筋骨麻木老爷”泥像前虔诚敬香磕头,筋骨就不会麻木了。此宫西间为“卧奶奶庙”,内塑老妪泥像卧于榻上,不知为何人,还有一位是“咳嗽嬷嬷” 塑像,传说人若患有咳嗽病,来此向其求治病,会很快好起来,并且很灵验。

庙宇最后一次的修葺是在清朝光绪年间,上世纪初在前阁上还清晰地看到西侧刻有“清朝”、东侧刻有“光绪”的字样。

1939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国民党地方武装张景月部下怕日军在此建立据点,商议之后就令庙宇周围的几个村庄攒了十几个秫秸,烧毁大庙。熊熊大火连续烧了十天十夜,就这样这座聚集了无数劳动人民勤劳血汗结晶的古代宏伟建筑消失在战争的烟火中。后来,庙宇所在的地方被辟为河塘和麦田,现在,庙宇的影迹已荡然无存。

整理者:刘晓东,字启明,别署耕读轩主,青年作家、诗人、画家、收藏家,生于1990年,祖籍山东潍坊。现为中国散文学会 、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书画学会、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会泰安分会常务副会长,仓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荣获第五届“黄山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奖,第五、六届“圣都文化奖”,著有文集《惟闻钟磬》,画集《人之悟境》。其痴于诗歌,能画;善于辞章,好学;热于收藏,善察;喜读史书,通变。其画学贯八大、白石,受名师指点,主攻人物,劲健朴拙,顿挫有力,笔承传统,极富情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