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光的由来

 老城往事 2023-05-15 发布于山东

故事一:闾丘“寿”

 公元前320年,寿光这块地方属齐国,齐国的国君齐威王死后,他的儿子辟疆继承王位,就是齐宣王。齐威王是很有名望的国君,他任用邹忌为相,田忌、孙膑为将,打败了强敌魏国,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在国都临淄,开设稷下学宫,集结天下学者开展学术讨论,把一个齐国治理得国富民强,从而雄踞天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他的儿子辟疆却不这样,即位之后,整天游玩射猎,过着淫荡糜烂生活。大臣们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这个国君难以继承先王遗业,弄不好齐国的老百姓又得受苦遭殃。许多大臣直言谏,百般劝说,齐宣王丝毫不听。后来有的请邹国的孟轲,也就是孟子来劝说,尽管孟轲能言善辩,劝齐宣王推行仁政,刑罚要减少,粮、钱要少征,提倡民贵君轻,可是齐宣王听不进去,借口“寡人好利”而拒之。他还穷兵黩武,乘着燕国内乱,于公元前314年出兵攻占了燕国。可是齐宣王的兵已不是齐威王的兵了,他们占领燕国之后,残暴镇压燕国百姓。官逼民反,结果被燕国老百姓打败了,国力大为损伤。这时,有一个叫闾丘的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想找个机会面见齐宣王,说服他改邪归正,振兴齐国。

  公元306年的一个夏天,正当禾苗旺长的时候,齐宣王带着护卫、宫女、大臣数百人,战车、将士前呼后拥地开进了距离临淄城二十五里的地方打猎,老百姓的庄稼被踏毁了,他们獐、狍、糜、鹿却打了一大堆。宣王一见大喜,传令山上烹饪设宴,一时间鼓乐齐呜,宫女起舞,好不热闹,闾丘先生却领着十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牵着着,担着酒,来到宣王面前。宣王抬头一看,见这些老人都在八十岁开外,一个个耳不聋,眼不花,红光满面,十分健壮,他很羡慕,心想我能活这么大年纪就好了,就同老人一起坐下。原来,这些老人都是闾丘先生家乡的人,宣王非常高兴地说:“父老乡亲远道而来,辛苦了,为了酬谢你们,我赐你们终生不纳粮。”十三个老人都跪在地叩头谢恩,闾丘先生却不以为然,仍站在那里,齐宣王有点纳闷:闾丘是觉得我太吝啬吗?就又对父老们说:“我再赐你们免去终生劳役。”说罢看着闾丘,闾丘微笑而立,不以为然。众老人都匍匐在地,口呼“大王千岁”。

  齐宣王很不高兴地责问闾丘:“我赐诸老免粮、免劳役,老人们都叩头谢恩,你为什么不谢?难道你还不满足吗?你是吃国家奉禄的人,富贵你都不缺,你还想什么?”说罢,把脸沉了下来,周围的人都为闾捏了一把汗,闾丘却不慌不忙地向前施礼说:“我只求大王赐我高寿就满足了。”

  齐宣王觉得闾丘提的这个问题荒唐,笑了,说道:“活多大年纪是上天作主,我自己也保不住生和死,怎么能赐你高寿呢?”

   闾丘先生说:“大王,你错了。人民希望的是只要你选良家的子弟来为国家办事;你的臣属也要平等待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至于纳粮出劳役人人都得一份,不能有纳有免。你免了十三个人的粮,可免不了全国百姓的粮,因为打仗要吃粮,官司府衙门又不种地,吃粮还不是百姓纳?免了十三个人的劳役,但不能全国人都免,因为当兵需要人,修宫殿需要人,那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吗?倒不如你赐我多活几年,我多为大王办事,不是更好吗?说着用手指了指十三个老人。”“这些老人代表着您在位十三年,他们都是先王赐的寿。先王时候,将相齐心,军民协力,才得雄踞天下;先王内恤百姓,外御强敌,才得国泰民安,所以人们高寿了。”说罢叩头再拜。齐宣王觉得闾丘的话很有道理,就让闾丘先生起来,赐酒招待了十三个老人,并把十三个老人封为“寿光长者”,这些“寿光长者”居住的地方后来又叫作“寿光里”。 。饮酒之际,闾丘又把齐威王如何把姜齐末期那个烂摊子治理得国富民强,孙膑怎样用兵,先生怎样礼贤下士,邹忌怎样改革政治,经济等,一一陈述给齐宣王听。齐宣王终于听进闾丘的话,改邪归正,学着先王用贤人,减税役,革敝政,齐国重新振兴起来。宣王死了之后,他封的寿光长者也先后去世,他们所居的地方就叫成“寿光”了。(故事根据《说苑》《高士传》此处根据孙仲春老师著《寿光探微》和邱家兴老师《话说寿光》编)

故事二:云门山雪蓑献寿

寿光县城向西南五十里有一座云门山,云门山北面的山崖上刻着一个天下第一的“寿”字,就是大个子站在繁体“寿”字前,也没有“寸”字高。传说,明朝正德元年(1506 年)重阳节,第二代衡庄王朱厚燆六十大寿,为了庆贺寿诞,发出皇榜:寿礼最珍者,请首席首座。寿宴即开,青州的文官武将、豪绅贵族为了讨好衡王,纷纷携带厚礼,蜂拥而至,好不热闹。献礼完毕,百官们各怀鬼胎,无人敢自称礼重而登首座,全在偏席吃茶。时近正午,从大门外进来一个人雪蓑道人),他衣衫褴褛,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且两手空空,却旁若无人的径直到首席坐定。众官见了即惊又妒,挤眉弄眼,咳嗽扬声:何许人也,献有何礼?其貌不扬者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对大家说:“鄙人礼品最珍,诸位请随我来!”至午朝门外,挥手向南,口称:“愿衡王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众人抬眼看去,只见云门山峭壁上有一巨大“寿”字闪闪发光,金色光芒直射王府。睹此,众人惊叹不已,目瞪口呆。过了多时,衡王细看那字,只见那“寿”字下面的“寸”部少了一点。衡王忙问那人这是怎么回事,衣衫褴褛者笑曰:“你们以貌取人,不辨贤能,那一点就随它去吧!”衡王整衣上前,纳头便拜,口称:“知错知错,先生有何补救之术?”那人说道:“好说,我自有办法。”他命文武百官一起动手,撩水磨墨,众官虽有不快,但又不敢不从,个个累得汗流浃背,精疲力竭,一天一夜之后,那人吩咐取来绸缎两匹,卷作一团,向墨盘中一抹,信手向南抛去,绸团凌空飞起,直朝大“寿”而去,正好补上了那一点,众人拍手叫绝。随着那一点的形成,又是一阵强烈的金光闪耀,耀得众人眼睛都睁不开。据说这光向北一直照射到渤海之滨,在青州城的北边便出现了寿光县。(根据《青州县志》等文献编)

整理者:刘晓东,字启明,别署耕读轩主,青年作家、诗人、画家、收藏家,生于1990年,祖籍山东潍坊。现为中国散文学会 、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书画学会、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会泰安分会常务副会长,仓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荣获第五届“黄山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奖,第五、六届“圣都文化奖”,著有文集《惟闻钟磬》,画集《人之悟境》。其痴于诗歌,能画;善于辞章,好学;热于收藏,善察;喜读史书,通变。其画学贯八大、白石,受名师指点,主攻人物,劲健朴拙,顿挫有力,笔承传统,极富情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