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视角下规划许可新模式

 东海问渔 2023-05-15 发布于山东

导读:规划许可,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的关键关节。本篇,跟随小编脚步一起来看下规划许可如何基于已有的业务改革创新实践,借助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用途管制实施效能。

关键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业务改革、智能审查

规划许可,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的关键关节。对规划许可业务的信息化,既要考虑许可审批的智能化、也要考虑与批后监管和验收核实环节的衔接,还需考虑与用途管制实施全链条的协同治理,并做好与各层级系统的互联互通,做好对业务审批、监管、决策的全方位支撑。接下来,跟随小编脚步一起来看下规划许可如何基于已有的业务改革创新实践,借助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用途管制实施效能。

一、业务改革与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部署的精神,结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改革措施及“多审合一、多证合一”要求,各地探索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等规划许可类业务办理新模式,加快改革创新与业务融合,深度整合审批环节,提高审批质效。

01 规划条件深入融合

部分城市将规划条件前置到建设项目的项目生成阶段进行多部门建设条件集成,提前矛盾协调、在线协商,促使项目可落地、可实施;探索出让类土地规划条件、用地证、勘测定界成果及合同 “四合一”模式。

02 取消或简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探索实践简化用地规划许可业务,如市级工业项目的交地即交证模式、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且为社会投资类带方案出让用地产业区块范围内工业项目实行用地证与工程许可证等合并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效能。

03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多种机制探索

明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要点,实现方案审查服务提前介入;探索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制、告知承诺制、方案豁免清单制分类实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制定地方规划设计方案豁免清单,单位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属证明后持方案豁免承诺书可以直接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探索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制,豁免清单内不涉及建筑物主体外框架结构性调整的单位可直接申报无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04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流程优化

分类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乡村建设项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乡村建设项目、农户建房乡村建设项目、小型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项目、设施农业项目。探索优化乡村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将小型乡村公益项目免于审批或下沉审批权到乡镇;开工放样可采用备案承诺制等模式,进一步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05 临时用地多事项合并

多地实行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临时占用林地审批以及临时用地审批三事项“合并受理”,提高审批效率。

06 批后用地精准监管

执行“五到场”制度,明确放、验线等批后审批业务细则,建立双随机监督检查机制,探索施工履约检查、诚信联动等机制,实现批后用地的精准监管。

07 规划核实与土地核验合并办理

多地实行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土地核验合并办理,探索按照建筑单体对一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分批次进行竣工验收,实现 “一证多验”,积极支持工程建设项目单体建筑尽快投入使用。

二、信息化关键点

在业务改革实践基础上,通过构建数字化规划许可业务支撑能力和智能化建设约束管控能力,实现规划许可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分离,促进审批服务增值提效,进而提升规划许可监督监管的实时性和自动化能力。

01 业务协同

基于用途管制全周期管理要求,构建“整体联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一网办理”的应用体系,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自然资源政务审批全流程贯通、全业务覆盖、图文档一体和自动归档。

02 智能审查

围绕规划许可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和多跨协同应用,借助数字化手段,为业务办理提供智能分析、电子报建、三维审查、特色场景等应用,提升审批便捷性和科学性。

智能分析:基于业务规划全周期管理要求,构建选址预审空间分析、项目合规性审查、规划条件智能提核、竣工规划合适审查、违法建设动态巡查等内容,实现审批过程“自动判断”,从而提升审批的“严肃性”。

电子报批: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用地红线、市政管线工程等管理要求,通过构建控规通、用地通、修详通、报建通、验收通、市政通等内容,借助“机器”实现刚性指标和空间管控的快速审批,进一步压缩技术审查的环节和时间,提升审批质量和审批效率。

-电子报建智能审查-

三维审查:基于局内二三维数据资源建设情况,将空间要素与属性信息相关联,形成城市设计三维“一张底图”,提供统一的二三维一体的工作空间及具有可视性、分析性、智能性的全量三维信息视图;此外,对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指标实现机器自动审查,从而做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特色场景:对内构建与多测合一成果应用、公示公告等系统衔接与协同调度能力;对外构建规划许可全程主动告知、指标校核、风险提醒等服务能力,为建设单位和办事人员提供主动化贴心服务。

03 监管预警

通过与土地“批、供、用”环节业务数据进行关联比对,建立土地用途一致性指标监测模型、全域开发建设强度动态监测模型、风险监控和预警模型,以及“双随机一抽查”的批后监管模型,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监控能力,实现规划许可实时在线监测监管和及时预警。

04 平台赋能

围绕自主创新要求构建业务智能平台,通过解耦、组件化过程,为业务应用提供规范化的可复用组件和服务资源,提升业务应用的服务能力和前台业务快速搭建能力;通过构建空间智能平台,提供数据资源、项目查询、数据分析检等GIS功能套件,实现快速定制GIS应用系统;基于对数据智能平台的搭建,提供数据服务、数据展示、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引擎、数据集成、数据治理等能力,利用数据资产为业务创新、智能化应用赋能。

未来,需要以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构建智能化审查、业务协同调度、数据全链治理、全程主动服务能力、建设约束指标监测、风险防控预警能力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可复用能力集合,提升规划许可业务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