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晓琳:高考“人称变化”题解题策略探究

 独乐乐乎 2023-05-15 发布于河南


落实教考衔接,搭建学习支架

——语境学视野下的高考“人称变化”题解题策略探究

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   汤晓琳

在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和全国乙卷的语用题中均出现了“人称变化”的题型: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第20题“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22年全国乙卷第18题“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往年高考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题目,如2017年全国Ⅱ卷第6题“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对这类考题,单凭以往阅读文学类文本和语用文本的经验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我们应从语篇的特点和新课改的内容出发,探寻此类考题的解决之道。

在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真实的情境”成为语文教学和评价的重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1]首次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也就是“语境”联系起来。“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课程目标要求“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2]。再反观这些高考语篇,都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和交际性,解决人称变化的问题要从具体的语境出发,根据语境对语言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

所以,本文将在语境学的视野下,运用语境分析的方法来探究“人称变化”考题的解题策略。


一、梳理概念,探寻方法

1.语境与人称指示语

何为“语境”?北京大学的索振羽教授将语境定义为“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3];《现代汉语通论》中说:“无论什么语境都必须通过认知活动转化为我们的知识,才能在话语理解中起作用……语境一定是内在化、认知化的。”[4]由此可知,要实现言语交际的有效进行,必须依赖语境,而要发挥语境的功能,必须经历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心理过程和认知活动。因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语言现象,实际上是语境与话语参与者的认知能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人称与语境的关系,在此引入一个语言学概念——“人称指示语”。在言语事件中,对交际对象的符号指称,能够反映说话人对其他言语事件参与者的情感、态度及相互关系,并能囊括“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和“祖父”“父亲”等称谓的词语,就叫作“人称指示语”。人称指示语的变换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它必须有语境的提示,或者能让人根据情理推断出确切的所指对象。人称指示语的变化也是有要求的,它要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要表达话语参与者的情感倾向和态度,并体现说话双方的亲属关系和地位关系,其目的是增强表达效果,实现特定的语用功能。

人称指示语的变换具有三种语用功能:表情功能、调节语气的功能和引导合作的功能。

①表情功能

人称指示语在特定的语境下有着明确的指示对象,但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由于自身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会临时调整人称指示语,来表达自己对其他人或其他事物的强烈情感。例如用第二人称的敬称“您”来代替“你”,这一般适用于言语交际双方身份地位较悬殊的情况,来表达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尊敬、崇拜,一定情况下也能起融洽气氛的作用。

②调节语气功能

人称指示语的变换,不仅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还能对说话者的说话语气、态度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如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咱们”来代替第一人称单数“我”时,可以缓和发话人的语气,有利于交际双方产生共识,更容易达到说话者表达的预期效果。

③引导合作功能

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需要交际双方的相互合作与配合,有些时候,人称指示语的变换正是说话者为了促成交际双方合作而有意为之。例如教师对一名正在课堂上打盹的学生说“我们不能在课上睡觉”,这句话中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来替换第二人称单数“你”,这是这位教师智慧的体现——使自己和被批评的学生的关系更亲近,让人感觉教师和学生一同承担责任,这就缓和了批评的力度,有利于达成合作。

由此可见,人称指示语的变化是为了顺应言语环境的需要,增强表达的效果以实现特定的语用功能。只有结合语境去理解人称指示语的变化,我们才能明白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和这种隐藏在言语之中的表达效果。

2.语境的不同要素

统编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汉字汉语专题研讨》选入了索振羽“语境的不同要素”一节,其中,索振羽把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三个方面。其中,情景语境包含的要素较为繁杂,为了使之更加结构化和简明化,我们把情景语境分为物理、社交和心理三个方面。语境的不同要素具体呈现为下图:

图片

①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语境由语言因素构成,指在语言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形成语篇的结构衔接和逻辑连贯,包括口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语的上下文。对言语交际中的词句的理解,不能仅仅依赖于词典的释义,更重要的是交际者要根据上下文选择适当的意义理解。

②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是由非语言因素构成,指语篇叙述或描写涉及的外部世界,这种外部世界可以分为物理、社交、心理三个方面,要准确理解话语意义离不开这三个方面。言语交际总是在特定的时空里进行,只有把话语置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场合中才能准确理解其意义,且话语要根据不同的话题调整。其中,“场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因素,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一些人就某个话题,以某种方式进行话语交流的一个景况,话语也要适应场合。同时,交际参与者的身份、职业以及内在的教养思想、情感态度都对话语意义的准确表达与理解起着重要作用。

③民族文化传统语境

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是一种在特定的时空中由民族文化积累和文化现状所构成的文化场域,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风俗差异不同,人们在理解一些话语时往往会存在文化阻隔,而就算是同个民族的语言也会存在古今差异,这种古今差异也会给话语的理解造成阻碍。因而,理解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语言时要关注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如此才不至于造成笑话。

言语交际中,作者和说话者若想把意图表达恰当,读者和听话者若想正确理解话语意义,必须关注语境并适合语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考试题越来越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标“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的要求,高考各类语篇的交际性越来越凸显,因此,考生也要巧妙运用语境分析的方法,结合语境的不同要素解决问题。


二、探源教材,搭建支架

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语文试题命制对标高中语文新课标,加强教考衔接,深化基础知识的考查,引导师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提醒我们要有效而高效地进行高考复习,必须注重关联教材内容,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纵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有关人称指示语变化的考点确实是从教材中生发的:选择性必修上册《复活》中就有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你”和“您”称呼的变换;选择性必修下册《氓》中就有女子对男子的一系列称呼的变换。探寻此类问题的解决策略,不妨从课文《氓》出发,建立行之有效的解题支架。

《氓》是交际性特别强的语篇,其中人称指示语经过多次变换,更能体现人称指示语的丰富性和交际语境的复杂性。由于上下文语境是较为简单的文内语境,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是内隐式的文外语境,两者在交际语篇中的作用不是那么明显,因而我们主要从作用更为明显更为复杂的情景语境出发,从物理、社交、心理三个方面探究人称指示语变化带来的表达效果,并在分析中勾连其他两种语境。以下笔者以《氓》为例,建立人称指示语变化的分析支架:

表1

图片

图片

《氓》全文以女子的视角展开叙述,女子对男子的称呼经历了“氓—子—尔—士—其”的变化。运用语境进行分析可发现,在不同时期(物理方面),由于说话者的身份、经历(社交方面)发生了改变,其思想和情感态度(心理方面)也产生了变化,而人称指示语的改变正是这种交际场域对交际语言施加的影响的体现,这种改变更直观呈现了交际双方关系的变化,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同时,这一系列分析自然离不开对上下文语境的分析,而结合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才更能明白女子对男子的控诉,恰是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从一而终、信守承诺的爱情婚姻观。


三、解剖考题,运用迁移

高考考题与教材内容适度关联,命题的选材和设问从教材内容合理迁移。通过对《氓》的分析,我们搭建了一个以语境为切入点分析人称指示语变化的支架,把这种分析支架运用迁移到高考试题,正体现了教考衔接、学考统一。下面,我们以2022年全国乙卷语言文字运用第18题和2017年全国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6题为例,探讨语境分析法在人称指示语变化题型中运用的有效性。

2022年全国乙卷语言文字运用Ⅰ选用了作家梁鸿鹰发表于2019年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我们照相吧》的文段:

图片

第18题针对文中画线两句设问,题干为“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对这一道题,运用语境分析法的人称指示语变化分析表如下:

表2

图片

对这一道题的思考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问题来推进:

①人称的变化是由什么导致的?——说话人和说话对象不一样了,第一处说话人是“我”,“我”说话的话题集中在自己身上,根据上下文语境,“我”的谈话体现的是“我”对自我形象的关注。第二处说话人是“我”旁边的人,说话的话题集中在“我”身上,谈话内容是别人对“我”的提醒。

②画横线的两处是同一个人说的吗?——第一句只有一处主语“我”,应该是一个人说的,读起来比较快,比较连贯紧迫,更能体现出“我”对自己的急切关注和紧张兴奋。第二处有三个主语“你”,连用三个你,可能是不同人给“我”的提示,更能体现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提醒的热烈亲切的氛围。

由此,我们要关注人称变化是由于语境中说话人身份发生变化,身份不同,话语内容则不同,内心感受也不一样。只有深入语境,关注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理解当时的“我”和“你”去照相时的紧张和局促,以及小镇友好的氛围和浓厚的人情味。

2017年全国Ⅱ卷的文学类阅读节选林徽因的散文《窗子以外》,第6题设问为:“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对这一道题,运用语境分析法的人称指示语变化分析表如下:

表3

图片

对这一道题的思考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推进:

①“你”和“我”是具有对话关系的两个人吗?——一般运用第二人称时,书写就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对象,建立起了我和你的对话关系。但这里的你和我恰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这篇散文对同一个书写对象,交替使用“你”和“我”来指代。

②既然“你”“我”是同一个人,那文章将人称统一为“我”或“你”,可以吗?——可以的。但作者不这么做,肯定是有意为之,其中也必然蕴含了某种态度。这就是我们探究的问题。

③“你”“我”的身份是什么?——“我”是观察者、叙述者,“你”是被观察、被叙述、被描写的对象,就如卞之琳的诗里写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④为什么要从“我”转变成“你”?——作为一个观察者的“我”,跳脱出自己的生活来旁观当局者“你”的生活时,“我”随着距离的拉远,才能进行冷静而客观的观察。

⑤作为旁观者的“我”怎么评价被看的“你”的行为?——“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以及讽刺“时髦的学者”等,从此可知,“我”对“你”的行为持一种批判和嘲讽的态度,嘲讽“你”无法真正接触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总是有着隔阂。

⑥为什么在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我”(第2段和第6段出现)?——对“你”的批判也是对“我”的批判,对“你”的嘲讽也是对“我”的嘲讽。所以,其中包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⑦为什么第2段和第5段大段落描写了四个乡下人和各种不同职业的人的生活?他们有什么共性?——都是底层百姓,对底层百姓的关注体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林徽因对当时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这道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交际双方的关系,而不能把“我”和“你”单纯当作人称在看,当我们深入语境看交际双方的关系,会发现,“我”和“你”包含了一种看与被看、叙述与被叙述的关系。自此,解题的密钥也就找到了。且当我们把话语置于那个特定的时空语境下,并结合作者林徽因知识分子的身份,才能准确理解作者为什么关注在窗外的那些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百姓还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那个时代,作为知识分子的作者对自己的审视和反思是难能可贵的,体现了一种悲悯的情怀。

总之,语境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串语文课程的各个方面和试题命制的环节中。人称指示语的变化受到语境的规范和限制,必须顺应语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和实现特定的语用功能。只有结合语境去理解人称指示语的变化,我们才能明白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和这种隐藏在言语之中的表达效果。新课改、新高考下,高考复习的科学实施路径应该立足课标,从课内出发,打通教材内外,搭建具体可行的学习支架,并运用迁移到高考解题中,以期达到教与考的有效衔接,学与用的有机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相融共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

[2] 同[1]6.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选修课程用书·汉字汉语专题研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144.

[4]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71.

——《语文学习》2023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