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谏太宗十思疏》深入解读(一)

 清风湖畔有人家 2023-05-15 发布于山东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篇奏疏,文章主旨是劝谏唐大宗要厚积德义,切不可因国家的暂时安宁就肆意妄为。为什么魏征要写这篇奏疏呢?因为坐稳了龙椅的唐太宗和当年打天下时的唐太宗不一样了,他慢慢变得骄奢淫逸,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
针对这种问题,魏征深感忧虑,因此及时去提醒唐太宗。给皇帝提意见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除了需要忠心赤胆之外,也是需要一定的论述技巧的。若是碰到一个昏庸皇帝,不但官位不保,连脑袋也是保不住的。
我们先看魏征是如何行文的。开头用了一组比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个道理浅显易懂,比喻形象生动,容易让人接受。正面论述之后再反面论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一正一反,形成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给人一种不可反驳的力量。魏征不仅论证结构思维缜密,而且在措辞方面也很用心,“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懂得厚积德义,更何况像唐太宗这样的明哲之人呢?魏征把唐太宗捧得很高,而且又用了一个反问问,这就让唐太宗不得不接受魏征厚积德义的观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厚积德义”。第一段的论证层次有三个,首先用比喻论证引出论点“厚积德义”,然后反面论证不厚积德义就无法“国之理”,最后提出国君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处其厚”“情胜其欲”。而本段最值得推敲的地方就在于第三个层次。我们先看原文: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这里有两处疑问,一是魏征在提出做法时为何要用否定句而不是肯定句?二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厚积德义”,可在总结具体做法时,却扩展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情胜其欲”,这是为何?
我们先关注第一个用否定句的问题,肯定句就是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否定句就是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这两种句式在表达相同意思时,在语意上往往有轻重强弱的差别,一般地说,同一句话,用否定句要比用肯定句语意要轻些、弱些。我们可以试着改写,假如魏征如此表述“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须德处其厚,情胜其欲”,那么这种表述在语气方面略显强硬,属于典型的说话没有针对性,没有对象意识了。用肯定句这种生硬的语气跟唐太宗对话显然不得体。
我们再来关注第二个问题。魏征除了提出要“厚积德义”之外,而且特别强调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情胜其欲”,这是因为这些问题目前是唐太宗身上最突出的问题了,如果只是宽泛地谈“厚积德义”,很难引起唐太宗的注意,联系写作背景,我们知道此时的唐太宗骄奢淫逸,大兴土木,纵情享乐,所以这是当下最需要格外关注的问题。在第三段的十思中的第一思也是“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诫”,魏征也是把知足自诫摆在了首要位置。因此,在谈怎样做时,魏征既关注了面的问题,也关注了点的问题,既有总体要求,也有具体做法。相信唐太宗在读完奏疏之后一定是有所触动的,否则也不会发出“得公之谏,朕知过矣”的感慨。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第二段紧接着就开始分析为何要厚积德义。魏征给出的理由是“夫在般忧,则渴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其实古今不都是如此吗?开国皇帝身深知前朝亡国之教训,因此在建国之初励精图治,以民为本。可是到了后来,社会安定,国力强盛,一些统治者开始忘本,不再像打天下时那样依靠人民了,于是变得骄奢淫逸,肆意践踏百姓利益。这就像纪律在最开始往往是最严明的,但越往后就越是松弛。魏征能深刻认识到这一历史规律,但即使发现了问题,他也是难以去彻底解决问题的,因为封建社会,皇权至上,魏征只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像唐太宗那样虚怀纳谏,知错能改,且能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但倘若是一昏庸无能的暴君呢?别说安民养民了,就连魏征自己的脑袋都将不保。而这就是古人在分析兴衰成败时的历史局限性吧。
在前两段分析铺垫的基础上,魏征针对李世民身上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十思,而这十思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
魏征为何给的是十思而不是二十思呢?除了这十思,你认为还可以加上哪些“思”?魏征为何不加上这些“思”?这做到这十思就一定可以“永保无疆之休”吗?十思在当代有何现实意义?
欲知后事如何,咱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