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和阅读有区别吗?差异在何处

 白色羽翼wswizh 2023-05-15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竹简书

读书和阅读有区别吗?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读书和阅读没什么区别,其实是有差异的。

先看两者的定义,百度百科中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学习知识的行为,而阅读的定义有两个——1.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2.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上述定义中,读书和阅读的差异在于后者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根据不同目的加以调节控制,更像是一种兴趣;前者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功利性。

文章图片2

上学读书

小时候上学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升学;上大学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读各种专业技能书是为了拿到四、六级英语证书、注册会计师和二级建造师等。绝大部分的人在读书这方面都是被动的,这种功利性的读书可以借用“法外狂徒张三”(罗翔老师)的话:“我不否认读书会带来功利性的价值,但如果是定睛于读书的功利性价值,那我要非常遗憾的告诉大家,我们在大学学的很多东西将来可能都没有用处。”在此不展开功利性读书的相关内容,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

阅读是非功利性的——强调主动,而非被动;强调过程,而非结果。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写道:“阅读可以是一件多少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严格来说,不可能有完全被动的阅读。”在作者和阅读者的关系上还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他把作者比作棒球赛中的投手,把阅读者比作捕手,阅读者想接住多少“球”,要看阅读到底有多主动。

文章图片3

“书”字的变迁

“读书”最早可以追溯到《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读书这件事,宋朝皇帝真宗说得非常直白:“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栗;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意思是读书会有钱、有车、有房、有妻子。

东汉许君在《说文解字》中对“阅”“读”二字分别作了阐述:“阅,具数于门中也。 读,诵书也。”由此发现,先贤对于阅和读是有不同定义的,而阅读二字来自近代文人的组合。

关于“读书”和“阅读”大家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辩越清,欢迎来辩。

本文提及的两本书:

罗翔 《圆圈正义》

莫提默·J·艾德勒 《如何阅读一本书》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