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肌酐400以上的患者,如何选择排毒方案?两种方法更稳妥

 caimin133 2023-05-15 发布于福建

尿毒症的发展是肾功能逐渐损伤后,导致血液内毒素蓄积引起的综合性症状的必然结果。但并不是说肾脏损伤,毒素蓄积后一定会发展到尿毒症。如果任由发展不控制风险自然较高。但如果能够及时在肾脏损伤初期以及发展过程中积极的用药治疗干预,风险自然下降很多。也可以终生不进入尿毒症阶段。

对于血肌酐、尿酸、尿素等指标已经升高的患者,尤其要重视血液毒素的排出,是改善肾脏血液循环,防止尿毒症的关键。目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是手段,但通常是针对血肌酐超过700的患者,且自身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衰等情况后考虑的。

对于大多数肌酐升高的患者并不是最佳治疗方案,且透析太早反而导致肾脏自主排毒功能丧失,更早的导致尿量减少,排毒渠道关闭,肌酐不降反升就彻底没办法控制了。

那么对于肌酐在400以上处于慢性肾衰的患者,如何选择排毒方案对剩余肾功能的保护更有利?

其中有两种方法更为稳妥,不会过度消耗剩余肾功能,还能辅助降低肌酐、尿酸等这些指标,减轻肾脏代谢压力,恢复部分肾功能。

第一种方法:血浆净化术

部分患者往往觉得血透就是血浆净化,那你就弄错了,它俩可不是一回事儿。

血浆净化技术包含有多种具体的治疗操作方法,血液透析也是净化血液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更加简单粗暴,不论是血液内的毒素还是有益的物质,多余的水分都通通给排出来,这样反而是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因此长期下去是不利于维持肾功能稳定的。

血浆净化的一些方案相对来说更有针对性,对剩余肾功能的损伤更小,安全性更强。

以过滤及吸附技术为主的方法:

1.血液灌流

这个方法大家比较熟悉,主要通过引流血液到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吸附血液中的毒素,再将净化后的血液输送回体内。同时也是辅助透析的一项技术。

2.DFPP

这个技术又称为双重血浆置换,主要是通过对血液的两次过滤,先行血浆分离,再行血浆成分分离,来更深入的帮助清除血液内毒素。关键是清除大分子致病物质如肌酐、尿酸等。

3.β2微球蛋白吸附

选择性分离β2微球蛋白,保护肾小管的损伤,剩余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返回患者体内。

以细胞蛋白分离为主:

4.免疫细胞分离

通过特定装置,将血液分离出致病的单核细胞、粒细胞或淋巴细胞等特定细胞,再将剩余的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返回患者体内。

5.红细胞去除

将患者血液中的畸形红细胞去除,并用晶体液或胶体液代替。

6.ECP

从患者血液中分离白细胞,在体外经光敏化合物和长波紫外线处理后得到恢复,再把完好的白细胞回输至体内。

7.白细胞去除

这个就很明确去除掉瘀滞的白细胞,减轻炎症反应发生。

以体外置换操作为主:

8.体外肝支持系统/人工肝支持系统

肝肾不分家,肾脏是的排毒系统,肝脏也是代谢系统,通过包括血浆吸附或滤过系统+体外血液净化,去除肝衰相关的毒性物质。

第二种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

1.微波改善血液循环系统

参照中医针灸原理,利用微波治疗人体特点穴位,疏经活络,调节免疫,减轻肾组织免疫炎症反应,治疗肾脏病。

2.中频脉冲电控制

参照中医针灸原理,利用中频脉冲电刺激人体特点穴位,疏经活血,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恢复肾小球滤过功能,治疗肾脏病

这两种技术是中西医结合的结果,适用于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肾衰竭、尿毒症、各种继发性肾脏损害,同时对降低血肌酐、改善尿蛋白流失、水肿等症状都有积极作用。肾病早期及中后期的患者都可以应用。

在深入改善血液内毒素蓄积的治疗方面,目前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已经在运用,肌酐高的肾友也不必每天处在可能遭遇长期透析的恐惧中。正确的选择排毒的处理方式是保护保护肾余肾功能以及避免尿毒症的关键。但还一个前提是越早控制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