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浚与兰溪儒学序

 流星雨刘鑫 2023-05-15 发布于浙江

香溪镇东与马涧镇为邻,南与白罗山与灵洞乡为界,西南与云山街道接壤,西邻兰江,北与建德市接壤。兰浦省道兰梅公路贯穿全境,兰江水运上抵兰溪,下至桐庐、富阳、杭州、水陆交通便捷,历有兰溪"北乡门户"之称,著名景点有将军岩、香溪宝塔。

香溪历史悠久,物阜风淳,南宋理学家范浚著有《香溪文集》二十二卷收入《四库全书》,留有"一门双国柱,十子九登科""朱子三访地,朝廷七聘家"的佳话;誉有"兰江之锁"将军岩环境幽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旅游休闲之佳地。

范浚(1102~1150),字茂明,婺州兰溪香溪人,世称香溪先生,两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著有《范浚集》22卷。他直宗孔孟遗经,而参诸子史,以儒家仁义心性为本体,用心性与知识并重、道德与事功并重的治学方法,开启了文道并重、六经与子史并重的治学之风,对浙江理学的影响久远,被称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范浚去世32年后,时年52岁的朱熹评论范浚其学甚正

作为两宋之际的浙东理学家,范浚富有卓绝的经世思想:在政治上,提出"格君心,主更化,慎朋党"的政论;军事方面,将战争视为备战,作战,善后的长期过程,并提出川蜀,荆襄,江淮三区联防的思想;经济上,主张"理财均输,蠲赋惠民"这些见解均契合当时内忧外患的局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实践性

婺学虽以吕祖谦,北山四先生,宋濂等人而兴,然而在吕祖谦之前,金华学术已有端萌两宋之际,范浚,潘良贵,郑刚中等人传伊洛之学,对北宋理学尤其是洛学的入婺,以及对后世婺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婺学初期的代表范浚,通过探讨其思想学说,以求厘清婺学的来源与早期面貌.范浚服膺思孟学派,又受家学与友朋的影响,形成其思想的心学特征在他的思想中,""具有本体意味,同时主张"天下一性"的心性论,"存心养性"的修养工夫,并秉持以"人心道德"为主轴的经史观,其诗文也透露出浓浓的理学气息.除了心性之学外,范浚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也均有深造自得的见解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范浚的形象发生了众多演变他的《心箴》在南宋除受朱熹赏识外,其他罕有所及,吕祖谦甚至对此颇为不屑;元人视阈中的范浚以"文学"而非"道学";范浚在明清被公认为理学家,还一跃升为"婺学开宗",这归因于婺学传统重建,王学冲击,嘉靖帝御注《心箴》等力量的助推.范浚尽管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但这并不等于说范浚属于浙东事功学派因为范浚是在心性之学的基础上,才开展事功经世与"王霸义利"的讨论,与朱熹,陆九渊的心性之学相近,而与陈亮叶适的浙东事功思想有别

范浚的《心箴》在南宋除受朱熹赏识外,其他罕有所及,吕祖谦甚至对此颇为不屑;元人视阈中的范浚以"文学"而非"道学";范浚在明清被塑成理学家,还一跃为“婺学开宗”,归因于婺学传统重建,王学冲击,嘉靖帝御注《心箴》等力量的助推

范浚服膺思孟学派,又受家学与友朋的影响,思想颇具心学迹象.在范浚的思想中,""具有本体意味,同时主张性善论,"存心养性"的修养工夫,并秉持以"人心道德"为主轴的经史观.正是以心性之学为基础,范浚开展了事功经世与"王霸义利"的讨论,因而与陈亮,叶适的浙东事功学派有别,受到朱熹的高度赞赏.范浚在后世被追溯为"婺学开宗",除了其自身的学术造诣外,还与明代章懋等金华士人重振婺学,自励励人的乡学建构密切相关.后来学者却不明此意,爰引相袭,遂成定论

宋时,由范浚香溪之学、吕祖谦心性之学、唐仲友经制之学、陈亮事功之学构成的“金华学派”或说“婺学”,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并称当时中国三大学术流派,共同形成了南宋以来千年中国的学术格局。

范浚的儒学思想对浙江金华乃至东南儒学的影响久远,因此被称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

兰溪市范浚讲师团是在香溪镇党委重视之下成立的,现在设立在兰溪市社区学院内,为农村文化礼堂传播兰溪儒学经典、传播正能量发挥作用。

《范浚与兰溪儒学》一书,是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富有正能量的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应运而生。在香溪镇党委、政府,兰溪市教育局的重视关怀下,在兰溪市社区学院、香溪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香溪镇文化站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兰溪市范浚研究会、兰溪市范浚讲师团的大力援助,《范浚与兰溪儒学》一书才得以完成。借此,对上级有关部门、党委、政府的重视以及对撰稿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书编辑由于时间仓促,会出现较多的错误,望大家批评指正。再次谢谢大家!

                    《范浚与兰溪儒学》编委会                     

 二〇二三年五月八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