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文物大省,出土的金银器精美绝伦,出土的陶瓷器极具特色,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鹰顶金冠饰和钧窑小宋自造香炉。 鹰顶金冠饰: ![]() ![]() ![]() ![]() 鹰顶金冠饰,出土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由冠顶和额圈组成,冠高7.1厘米,额圈直径16.5厘米,重1211.5克,由黄金模铸錾(zàn)刻而成,带头上那可老有面子了,就是有点沉,累得慌。它是战国时期活动在鄂尔多斯地区的早期北方民族部落首领的头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套“胡冠”实物。 冠饰整体金光灿灿,制作精美。冠顶半球面形,连弧边,浮雕四组“狼吃羊”(狼咬盘角羊)的图案,上面站立一只昂首傲立、展翅翱翔的雄鹰,用绿松石和金丝串联构成鹰的头和颈;下部额圈由三条半圆形绳索式金带插铆而成,相互连接部的两端分别铸造浮雕伏虎、卧马、卧羊图案,造型生动、逼真。 整套冠饰显示出一派威猛的雄鹰高高在上、鸟瞰草原上虎狼咬噬羊马,弱肉强食的生动画面,也预示着拥有者统领草原的豪迈气概。 小宋自造香炉: ![]() ![]() ![]() ![]() 钧窑“小宋自造香炉”,口径25.5厘米,高42.7厘米,体量之大,世所罕见,出土于呼和浩特市东郊古丰州城遗址(白塔机场边白塔村白塔上)。香炉为双立耳,圆鼓腹,三兽足,通体施天青色釉,施釉较厚,极具流动感,气韵生动。足部露胎。 香炉颈部有一方形题记,阴刻“乙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我第一次看到这几个字时以为是仿品,因为写的“个”是简体字,“炉”也是简体字,后来才知道自己没文化了,“个”自古有之,很多简体字,古代都有的。 香炉属元代晚期。 |
|
来自: 荣纳堂 > 《博物馆中的陶器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