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琴传奇的里程碑——阿劳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协奏曲/变奏曲

 张逸i5fwigtd0s 2023-05-15 发布于上海

1903年,诞生了三位伟大的钢琴家——阿劳(Claudio Arrau)、塞尔金(Rudolf Serkin)和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在他们三人当中,倘若要论名气,霍洛维茨应该是Z大的一位,但若以技巧而言,阿劳似乎更为全能,他的曲目演奏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大部分录音都堪称经典,从巴洛克到二十世纪的作品均有独到的建树,尤以德、奥乐派作品为强项。

阿劳在柏林师承于浪漫乐派钢琴大师李斯特弟子马丁·克劳泽门下,而李斯特的老师车尔尼则曾受到贝多芬高度推崇,甚至委托出色的车尔尼在维也纳演出中首次弹奏他的《第五号钢琴协奏曲》。因而阿劳的职业生涯注定与李斯特、贝多芬的作品难以分割,11岁时,阿劳即能演奏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

1938年,阿劳在墨西哥举办了贝多芬全套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的系列音乐会,这使他全身投入地把自己与贝多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后来的日子里,阿劳也曾多次举行贝多芬全套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的系列音乐会,包括在纽约和伦敦这样的音乐重镇,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李斯特以及贝多芬作品的权威演绎者。

“在我自己创造的贝多芬世界里,我可以自由地呼吸,这是我与贝多芬之间浑然天成的适应能力”阿劳如是说。多年来,著名乐评家Joachim Kaiser钻研阿劳对贝多芬演绎的方式,他非常欣赏阿劳的演奏风格和气质,并得出一项结论:“阿劳是我们这个时代崇高、细心、认真的钢琴家”。

文章图片1

在众多贝多芬诠释音乐家中,阿劳一直被视为“神一般的存在”,他的演奏是非常正统的德国钢琴学派:讲究结构和理性分析,他也拥有着非常多变而丰富的音色,左手声音厚实,右手声音透明,触键高贵,浑圆厚实,让许多人形容他的琴音听来有如管风琴,而这其实就是正统十九世纪浪漫钢琴学派的德国音色。

此外,在演奏上他也一直遵循着:“一定忠于原作,演奏家的诠释一定不凌驾于作曲者之上。这样的特点”,其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与深刻的感情结合完美,并通过丰富的音色变化和辉煌的演奏技巧展现出作曲家的音乐构思,讲究脉络分明,分析曲谱的态度严肃,因此被视为贝多芬权威诠释家,曾经,阿劳还为彼得斯出版社修订了他注释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的乐谱,这也是很多钢琴家采用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乐谱。

阿劳一生最重要的老师就是克劳泽,所以早年的时候阿劳也享有着炫技大师(virtuoso)的称号,演奏速度偏快,而且技巧凌厉,但中年以后他的演奏速度变得越来越慢,越来越深思熟虑,气势宽宏,充满气魄。许多评论家感觉在他最亲近的母亲去世之后,阿劳的整个风格变得内省而且更加个人化,这些都能在其唱片录音中可以见证到他风格的转变。

文章图片2

这套作品一共囊括10张CD,包含了1947-1960年间阿劳高品质的录音作品,这些作品完整呈现出阿劳是一位演奏完美无瑕的贝多芬代表钢琴家,收录贝多芬的五首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和《迪亚贝利变奏曲》和《英雄变奏曲》等。在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中,还有阿尔西奥·加列拉(Alceo Galliera)指挥爱乐乐团、尤金·奥曼迪 (Eugene Ormandy)指挥爱乐乐团参与协奏。

此外,1957年开始,在克伦佩勒带领下,广受好评的第3-5号钢琴协奏曲现场录音巨作,作为惊喜曲目分别收录于CD3、CD4、CD5当中。最重要的是,这套《克劳迪奥·阿劳演奏贝多芬-钢琴传奇的里程碑》录音作品一共10CD,售价则为218元,绝对称得上是物超所值的存在!

文章图片3

阿劳曾与众多指挥家、乐团合作演奏过贝多芬钢琴协奏曲,除了上述提到的三位之外,还有海廷克与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科林·戴维斯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等等,无论是在任何时候,阿劳演奏时对每一个音的专注与诠释都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对于乐句的琢磨与思考往往会让聆听者忘了时间的流动。阿劳的琴音透明高雅、优雅细腻,在每首曲子中的每个音符,都做足了丰富的表情。

文章图片4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阿劳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越来越密不可分,每次演出的节目单上至少有两首贝多芬的奏鸣曲。

阿劳共录有三套贝多芬奏鸣曲录音,1947~1960年间他录过一次不完整的录音,六零年代从1962到1966年间录了第二次,这次是他毕生中唯1一次完整的全集录音,第三次他在1984年到过世前又尝试灌录过一次,但还是不完整。

这套录音收录的是阿劳第一次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录音版本,虽不完整,整体演奏也没有60年代的全集版本令人印象深刻,但乐迷依旧能听到在其指尖下,贝多芬隐匿在音符之间的情感,被清楚而深刻地挖掘出来。在那琴音的抑扬顿挫之中,我们似乎亲眼见到了贝多芬饱尝苦痛的一生、听障的身心折磨,却同时又感受到音乐所带给心灵的至高喜悦。

他卸掉过多的个人诠释和情绪化处理,还原演奏为忠于曲谱与结构的合理安排,要如何在忠实于原谱之中又兼顾到乐曲进行的合理性和音乐的欣赏性,德国钢琴学派是如何让三者并重且互不减损,可说是尽显在阿劳的演奏当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