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懂我的人不言已懂,不懂我的人多说无用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3-05-15 发布于陕西

*本文为《品读》2023年第5期内容

闲翻书报时,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回,季羡林和臧克家正在小饭馆里吃饭,邻座是一对母子。饭间那母亲去洗手间,便将小孩独自放在了凳子上。小孩爬到桌上抓花生米时不慎摔了下来,立时“哇哇”大哭。

季羡林看到后,赶紧上前把孩子抱在怀里安抚。此时小孩的母亲从洗手间出来了,误以为是季羡林弄哭了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道:“你一个大人为什么欺负小孩?”季羡林没有解释,不声不响地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臧克家站起来准备解释,却被季羡林拦住了。见季羡林连个解释都没有,小孩的母亲更加生气了。她一边检查着孩子伤到了哪里,一边口无遮拦地嚷嚷起来:“要是我儿子受伤了,我跟你没完!”

周围的人看不下去了,纷纷为季羡林打抱不平:“是你的孩子自己摔下来的。这位先生好心抱起他,你倒好,还骂帮助孩子的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小孩的母亲羞红了脸。

事后,臧克家问季羡林:“她误解了你,还出言不逊,你为何不解释?”季羡林却平静地说:“大家都看着呢,我何必解释。再说她也是爱子心切,不用太在意。”在他看来,清者自清,也就无需多解释。

《诗经》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引申一下,就是“懂我的人不言已懂,不懂我的人多说无用,所以不如不说”。

图片

在《次第花开》一书中,我也看到过一个类似的“不解释故事”。

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而那串念珠的供奉之处,也只有寺庙里的老住持和7个弟子知道。7个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相信将来把衣钵传给任何一人,都能够光大佛法。但,传给他们中的哪一个最好呢?

于是一天,老住持向7个弟子发问:“那串念珠不见了,是谁拿了去?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会怪罪。”弟子们都摇摇头,“不知道。”

7天过去,老住持说:“承认拿了念珠的人,念珠就归他了。”可还是没人承认。又过了7天,老住持说:“明天你们都可以下山了。那个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第二天,6个弟子收拾好东西,干干净净地走了。只有其中一个,留了下来。

老住持问留下来的弟子:“念珠呢?”

弟子说:“我没拿。”

“那你为何要背个偷窃之名?”

“这几天大家都在相互猜疑,我站出来,其他人就能得到解脱。再说,念珠不见了,佛还在呀。”

老住持满意地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了这名弟子的手腕上。

自信的人不需要解释,不被相信解释也没用。比解释更重要的是问心无愧,敢于担当,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图片

把事情解释清楚,是一种处理问题的办法。而有些事情不做解释,也可以是一种处理问题的办法。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其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其容纳百川;天不解释自己的宽广,并不影响其胸怀的博大;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也没有谁能取代其承载万物的地位。所以,兰花才不会因为没人佩戴就不散发芳香,它会随心怡然生长于无人的山谷;航船才不会因为没有人乘坐就不浮于水上,它会一如既往行进在江河湖海上;智者不会因鲜被知晓便放弃对学问的钻研,君子亦不会因无人理解而停止行使道义。

原标题:《有些事情不必解释》
作者:蒋光宇
责编:张子晴 / 校对:郭艳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