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醋,就看这3点!搭配这类食物吃有惊喜!

 淳淳之美书馆 2023-05-15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本文约 2500 字,阅读约需 5 分钟

太长不看

醋除了调味,营养方面特别的好处只有:

配合精制碳水一起吃,有很好的抑制餐后血糖升高的效果。其他的保健效应证据不足。

谷物醋、水果醋都不错,但喝醋不能减肥。

挑醋的时候,看品名、总酸含量、配料表,有地理标志标识算加分项(见文中最后一部分)。

你爱「吃醋」吗?

醋虽然在烹饪里用的时候不如盐、酱油多,但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 醋的种类很多,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醋,外国还有水果醋,有很多传闻说醋有保健功效,是真的吗?

今天就聊下「醋」的事吧~

图片

醋是发酵食品,也就是需要微生物帮忙制作,而发酵的原料可以有谷物、水果,还可以是

谷物醋

先变成酒,再变成醋

谷物醋是我们最熟悉的,因为在我国酿造历史非常长。

谷物醋的酿造是一个需要多种微生物帮忙的复杂过程,原料要先蒸熟,这样才好被微生物利用。微生物会分泌很多酶,把粮食里的糖变成酒精(乙醇),酒精再变成醋酸(乙酸),但这只是概括了最主要的成分变化,其实还产生了许多其他风味物质,据测定,谷物醋中的风味物质可以达到60多种[1-4],所以优质的酿造醋并不是单纯的酸,而是多层次的醇厚口感。

图片

种什么,就用什么酿醋

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特色醋,而原料和当地的稻谷作物密切相关。

黄图高原盛产优质的高粱、大麦、豌豆等作物,酿出闻名全国的山西老陈醋,尤其以宁化、水塔等地出产的最受欢迎。

图片

高粱,图片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鱼米水乡的江南,则有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的镇江香醋、以籼米为主要原料的江浙玫瑰米醋(色泽像玫瑰,而非原料是玫瑰)

四川麸醋则用小麦制面粉时的副产物——麸皮为主要原料,配合大米等一起酿造,其中保宁醋最有名。

图片

而福建有名的永春老醋,则是糯米+红曲为特色。京津地区也有特色米醋。

除此之外,其实含淀粉的粮谷作物如土豆、红薯、玉米、小米、黄米等等都可以用来酿醋。

选哪个?

如果要看谷物醋的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的浓度,山西老陈醋是个优秀的代表。

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图片

原料丰富

山西老陈醋以高梁为主要原料,还有麸皮、稻壳、谷壳、大麦、豌豆做辅料。这些原辅料本身营养非常丰富,酿造过程中里面的B族维生素、钙、钾、铁、锌等矿物元素还有黄酮、酚酸等抗氧化物质也都会跑到醋里。

固态发酵

固态发酵意思就是从还是固体的粮食为起点开始发酵,整个周期长,产生的风味物质和保留的营养成分都更多。相对的就是液态发酵,周期短、风味物质少。

陈酿过程

陈酿就是长时间放置,过程中水分慢慢蒸发,一部分有刺鼻气味的短链挥发性酸就挥发掉了,而不会挥发的有机酸、氨基酸和营养物质则慢慢浓缩,陈酿后醋的滋味变得更协调和丰富。

图片

因此,在谷物醋里山西老陈醋一般风味物质种类、总有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和其他一些营养成分含量都是比较领先的

当然,不是有所有山西产的醋或者陈醋都可以说是山西老陈醋,可以看包装上看它的执行标准是不是 GB/T 19777-2013(山西老陈醋),以及是否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认证,这两个都有的醋才是受地理标志保护的山西老陈醋,规定陈酿期12个月以上,醋酸总含量在6g/100ml以上,在谷物酿造醋里面属于高水准。

按照口味、需求选就可以了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像山西人一样论碗喝醋,所以就算醋里有营养物质,当调味品来用的量也未必有多少意义。

其他谷物酿制的醋也同样会「继承」谷物中的一些营养成分,各有不同的滋味,有人爱老陈醋这样浓重又丰富的感觉,也有人喜欢香醋、米醋的柔和、清爽,不同的醋之间也无法只用营养成分浓度这一个维度来比较。

图片

水果醋

水果醋就是拿水果酿的醋,比如有苹果醋、葡萄醋、枣醋、石榴粗、刺梨醋、柠檬醋、山楂醋、柑橘醋等等种类非常多。

水果中的糖相比于谷物中的淀粉更好被微生物「消化」,所以更方便变成醋,而且水果本身就含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各种有机酸,和发酵出来的酸相辅相成,水果里的矿物质、抗氧化成分也一样会转移到醋里。

图片

酒醋

有的醋跳过了糖被发酵成酒精的这一步,直接用酒来酿造。

比如市面上卖的很便宜的那种白醋,很多就是食用酒精酿造的,或者食用酒精和大米一起酿造,成分比较单一,主要就是醋酸,其他成分很少,营养价值低

图片

但也有成分丰富的酒醋,比如用葡萄酒液态发酵酿成醋,葡萄酒中的花青素、白藜芦醇等物质留在醋里,酒精则被发酵成酸。

图片

真正的益处

只有一个

无论是谷物、水果还是葡萄酒酿造的醋,里面确实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抗氧化成分,但是,保健功效常常被过于夸大。

首先,说醋能软化血管、溶血栓,这是完全没有依据的,是把人体血管想成一个简单的水管子,加醋进去溶解水垢的想法,人体比这个复杂多了。

而说喝醋对血脂、血压、血糖有益处,确实有一定的科学基础,比如动物实验中大量饲喂时确实见到一些效果,但是,动物实验结论不能直接套在人身上,而人体试验则样本量很少且结果不统一,所以我们并不能说每天喝点醋就能在人身上达到控三高的效果,这方面证据不充分

图片

不过醋确实有一个好处,证据还是相对充分的!那就是——醋配合血糖指数(GI)高的食物一起吃有一定的抑制餐后血糖升高的效果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比如发现吃白面包的时候来点醋,吃完后血糖上升得就慢。摄入蔗糖后,食用醋使得胰岛素释放量曲线下的面积减少了20%,血糖反应曲线下面积减少了30% [5]

2014年有一篇关于醋对餐后血糖影响的综述,对25项相关研究的结论进行了归纳,结论是醋确实对于控制餐后血糖有一定作用 [6]

2017年还有一篇证据级别更高的系统回顾+荟萃分析,其中对11项有对照组、使用纯醋而不是混合食物的临床试验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醋可以一定程度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它可以被视为控制血糖的辅助工具 [7]

图片

想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效果,根据研究数据,总酸度大概5%-6%的醋,得吃10ml-30ml左右,大概1-3汤匙的样子,这个量我们日常做菜还是可以达到的。

至于为什么,研究发现醋的核心成分——醋酸(乙酸)可以显著降低二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海藻糖和乳糖酶)的活性,也就是说在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的后半段路径上进行阻断,减少吸收入血的葡萄糖数量,也就降低了餐后血糖反应 [5]

对于本身就富含膳食纤维的优质碳水食物,比如全谷物、薯类,加不加醋的必要就不是那么大了,因为膳食纤维也会去承担降低餐后血糖反应的任务,但吃白米饭、白面条这种精制碳水的时候来点醋,对控血糖还是有帮助的。

图片

水果醋

比谷物醋好?

由于苹果醋的宣传较多,让大家对它加上了一种神奇滤镜,把苹果醋看作一种有保健效果的饮品,而传统谷物醋看作调料。

其实醋好不好还要具体分析,比如降低餐后血糖这个效应起作用的主要是醋酸,但有一些苹果醋的醋酸浓度只有百分之零点几 [8],而一些优质的谷物醋则可以达到4%-6%。至于降三高的保健效果,无论哪种醋都证据不足。而对于抗氧化物质含量,要看原料和酿造过程,谷物醋未必比水果醋差。

图片

喝苹果醋能减肥?

2020年一篇关于苹果醋健康益处和减肥效果的系统综述,得出的结论是:苹果醋有减肥效果这件事证据不足[10]

虽然吃精制碳水大餐时配合醋,是有一些降低餐后血糖上升幅度的效果,有利于减少脂肪囤积,但这个应用场景很狭窄,有的人喝了醋还有开胃效果,能吃更多,同时有些苹果醋本身还加了不少糖,这些都不利于减肥。

买醋怎么读包装?

最后说说买醋时要看包装上的哪些信息。

1 看清品名

按照现行国标,用冰醋酸+水配制出的东西不能叫「醋」,只能叫复合调味汁,称为「醋」的,必须是发酵得到的,并明确规定冰乙酸(又名冰醋酸,低压羟基化法合成)不可用于食醋。

所以我们首先要看产品名,确定是,不是XX醋味饮料、XX醋味调味汁之类的。

图片

2 总酸含量

总酸含量是衡量酿造醋品质的重要信息,毕竟酿醋的主目标就是通过微生物产生醋酸,总酸含量高的酿造醋意味着发酵或陈酿得比较「扎实」,其他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通常也较多。

图片

另外,总酸含量高意味着本身抑制微生物生长的能力就比较强,可以少用盐和防腐剂来帮忙。

国标《食醋》(GB2719—2018)中规定总酸含量在3.5g/100ml以上才能算合格的醋,市面上优质的醋的大约可以达到6g/100ml以上。

图片

3 配料表

如果是谷物醋,配料是纯净的水+谷物最好,如果是水果醋,配料应当是水果汁。很多醋都添加了一点糖和盐,如果在配料表最后面的位置,并且是买来当调料用一点的,也可以接受。

4 地理认证标志算加分项

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要求标准更高,比如除了前面提到的《地理标志产品 山西老陈醋》(GB/T 19777-2013),还有《地理标志产品 镇江香醋》(18623-2011),里面规定陈酿时间在6个月以上,特级醋总酸要超过6g/100ml,优级醋超过5.5g/100ml,一级醋超过5g/100ml,二级醋超过4.5g/100ml。

怎么识别呢?最新版地理标志产品的图标长这样,可以找找包装上有没有:

图片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以经纬线地球为基底,中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英文为“GEOGRAPHICAL INDICATION OF P.R.CHINA”,“GI”为国际通用的“Geographical Indication”缩写名称

下面的3个是旧的地理标志保护图标,按照知识产权局的规定,2020年12月31日之后应该换成新的了。

图片

你最爱吃哪种醋?

参考资料:

[1] 王宏霞. 不同陈酿年份四大名醋风味和功能性成分的比较[D].山西农业大学,2021.DOI:10.27285/d.cnki.gsxnu.2021.000823.

[2] 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3] 沈子林.食醋原料考证[J].中国调味品,2016,41(11):156-158.

[4] 李攀恒. 四大名醋风味成分分析及镇江香醋香气释放规律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20.DOI:10.27131/d.cnki.ghugc.2020.001128.

[5] Ogawa N., Satsu H., Watanabe H., Fukaya M., Tsukamoto Y., Miyamoto Y., Shimizu M. Acetic Acid Suppresses the Increase in Disaccharidase Activity That Occurs during Culture of Caco-2 Cells. J. Nutr. 2000;130:507–513.

[6]Petsiou E I, Mitrou P I, Raptis S A, et al. Effect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vinegar on glucose metabolism, lipid profile, and body weight[J]. Nutrition reviews, 2014, 72(10): 651-661.

[7]SHISHEHBOR, FARIDEH, MANSOORI, ANAHITA, SHIRANI, FATEMEH. Vinegar consumption can attenuate postprandial glucose and insulin respons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J].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17,1271-9.

[8] Ousaaid D, Mechchate H, Laaroussi H, Hano C, Bakour M, El Ghouizi A, Conte R, Lyoussi B, El Arabi I. Fruits Vinega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Phytochemistry, and Functionality. Molecules. 2021 Dec 30;27(1):222. doi: 10.3390/molecules27010222. PMID: 35011451; PMCID: PMC8746612.

[9] Sakakibara S., Yamauchi T., Oshima Y., Tsukamoto Y., Kadowaki T. Acetic Acid Activates Hepatic AMPK and Reduces Hyperglycemia in Diabetic KK-A (y) Mice.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6;344:597–604. doi: 10.1016/j.bbrc.2006.03.176

[10]Launholt TL, Kristiansen CB, Hjorth P. Safety and side effects of apple vinegar intake and its effect on metabolic parameters and body weight: a systematic review. Eur J Nutr. 2020 Sep;59(6):2273-2289.

[11] Brighenti F., Castellani G., Benini L., Casiraghi M.C., Leopardi E., Crovetti R., Testolin G. Effect of Neutralized and Native Vinegar on Blood Glucose and Acetate Responses to a Mixed Meal in Healthy Subjects. Eur. J. Clin. Nutr. 1995;49:242–247.

[12] 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新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官方标志发布》,2019-10-18

编辑:小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