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更深处的悠闲

 木瑛 2023-05-15 发布于内蒙古
情怀|浪漫|生活
(总第141期)

一泓净泉是书香

文|木 瑛
有段时间没回榆林城了,也许是夏天来了的缘故,夫子庙步行街更甚从前热闹了。我与好友在烧烤摊畅聊到深夜,酒至微醺时,在纵横交贯的巷道里,寻找出处。忽然,在转角晦暗时觅得一处书摊。仿古建筑的屋檐下,挂着贝联珠串般漂亮的灯串,一位年轻男子,站在暖黄色的灯光中,悠然地览着手中的书页,轻薄疏影摇曳在墙壁上,静个悄悄的轮廓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公子世无双”大概就是这样温润如玉、温文儒雅、清新俊逸的君子气质了。
这间旧书店地处繁华的商业街,周遭却店铺零落,颇有闹中取静的情致。这幽雅幽静、古色古香的氛围,使我不自觉走进铺子里。檀木色的书架上紧密地摆放着书籍,我一眼便看到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这是一本于20世纪60年代在重庆印刷的书卷,还是竖排本的繁体字读物,有着泛黄的封皮、磨毛的书脊、卷边的页面、破损的封底、发霉的气息,却是珍贵的典藏本。我并不喜爱收藏书籍,但对旧书却有着独特的情怀。翻开扉页,一种与知己灵魂碰撞的奇妙感觉蔓延心间,读者的痕迹、作者的心路和主角的脉络像溪水一样,慢慢在内心涤荡出一泓净泉。
我曾流连于厦门一间旧书屋,进门杂乱不堪,但我在书堆成山的文学作品中,寻得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坐在门口小板凳上,如痴如醉地读了起来。陕北的黑面馍、糙汉子孙少安、执拗女娃润叶、好婆姨秀莲,我沉浸着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话,就好似“他乡遇故知”。天色渐渐暗沉,夜幕倾泻而下,梅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裙裾被溅起的雨滴打湿都浑然不知。
在榆林城钟楼附近,也有一家古旧书店,沉浸在历史厚重的大街上,狭小逼仄,闲静少人。若有空暇,我愿徘徊在这样的静谧书香里享受时光匆匆。心烦意乱或欣喜若狂的情绪,总能在映入眼帘的字里行间消失殆尽,内心深处的皎皎清白逐渐苏醒,好似一汪清泉,洗尽所有烦忧。而后,行走在古街石板路上,树影在夏风中摇曳,夕阳铺上城墙南门,刀刀碗公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黑楞楞的香气触动神经。“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每每恍惚,我便似古人游历人间美妙。
做些什么才不辜负好时光呢?我以为,消磨时间最舒适的便是阅读了。捧一本书,晾一杯水,静静地在窗前品读,任时光在指间溜走,任光阴在眉间镌刻,任故事在心间留白,我自漫步于墨香深处,享受书香的宁静致远和细水流长。累了,看一看窗外的景致和远处的草木,听一听熙熙攘攘的声音,书中烟火气,大抵如此。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如此,再远的路途也并不觉得孤单漫长和虚乏无聊,内心的丰盈才是读书带给我的底气与力量。
想来,我读书是有些晚的,阅读第一本课外书可追溯到十三四岁。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书籍是匮乏的,直至升入小镇读中学,才在图书馆的茫茫书海中窥得阅读深意。“人生没有一本白读的书。”我尽己所能,览阅图书,有些思得人生真谛,有些读得捧腹大笑,有些阅尽怅然若失,有些看过印象不深。那些在脑中、心上、眼里一本本览阅过的书籍,填满了我风华正茂的校园青春时光。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的脾性越来越安静与温和,便觉是读书净心最大的收获。如今,闲暇时间也会作文,时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力感和羞愧感,这更加深了我读书的强烈渴望。每阅尽一书,顿觉岁月静美,心无波澜且畅快。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书籍是一泓净润人心的清泉,唯有潺潺不绝,才能使人心胸豁达,源远流长。
原刊于《榆林日报》2022年07月29日
作者|木  瑛。原名:王攀攀。
图片|木  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