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保局发布重磅通知,划定28种医保“高压线”,单位和个人碰不得

 双木大爷 2023-05-16 发布于四川

医保基金是百姓的“保命钱”,而偏偏有些人把它当作“唐僧肉”、“提款机”。在药店,也许你曾经见到这样的现象,有人用医保卡购买医保目录之外的药品或者保健品,在医院,你也许会在住院部发现,有人长期挂着病床位,却不见病人,诸多种种怪象,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正让国家医保基金承受着损失。

随着医保待遇的提高,参保人数与日俱增,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数据,到2022年,全国医保参加人数超过13.46亿人,2022年医保基金收入3.1万亿,医保基金支出2.4万亿,累计结余医保基金4.3万亿,如何管好用好百姓的救命钱、保命钱,成为各级医保基金管理部门的头等大事。

有句话说得好,制度是最好的保障,医保新问题的出现,就需要新的制度来保障。近日,国家医保局出台重磅医保新规,并从5月份开始执行,《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办法》的落地实施,让对医保基金有非法“想法”的人望而却步,是给那些心存侥幸者的一记重拳,医保检查组通过不事前打招呼的突击检查,将有力震慑医保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者。

国家医保局再度出手,发布重磅通知,划定28种医保“高压线”,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触碰

根据国家医保局等5大机关或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3〕15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医保基金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侵占医保基金的行为,坚决守住医保基金安全底线,对假病人、假病情进行重点打击。

文章图片2

一是要打击超越底线,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二是构建数据模型,筛查可疑线索;

三是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实现全国“一盘棋”。

另外,国家医保局还发布了28种医保“红线”,涉及定点医疗机构9种、定点药店7种、参保人员4种、职业骗保团队4种、异地就医过程容易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4种。

具体来看:

第一,在定点医疗机构,主要包括诱导、协助他人冒名或者虚假就医、购药;伪造变造涂改医学文书、医保会计资料;虚构服务项目;虚假住院;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的费用纳入医保等。

第二,在定点药店,主要包括串换药品;以日用品保健品串换医保基金可以支付的药品;伪造处方或者销售凭处方才能购买的药品给无处方的人;不严格执行实名购药规定;利用医保卡空刷套取现金等。

第三,对于参保人来说,主要包括伪造资料骗取医保基金;将本人医保交由他人冒用;利用医保待遇转卖药品获取非法利益等。

第四,对于职业骗保团伙,主要包括帮助非参保人员虚构劳动关系享受医保待遇;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医保资格;非法利用医保卡套现;协助医院组织参保人员到医院办理虚假住院、挂床住院等。

第五,异地就医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包括定点医疗机构对异地患者过度检查和诊疗;通过虚构病历骗取医保基金;诱导异地就医患者住院套取医保基金;定点药店利用异地参保人员医保凭证套刷药品倒卖谋利、串换药品等。

小强财艺观点:

1、医保基金涉及所有参保人利益,是所有参保人的救命钱、保命钱,要合理合法合规使用。

2、如何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制度是最好的保障,医保局下发通知,利用制度优势,对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为进行专项治理,能有效防止医保基金损失。

3、预防是最好的良药,通过专项医保基金治理,能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及时做到止损。

4、通过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可以纠正医保医药领域的不正之风与腐败。

5、通过专项整治,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健全医保基金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查漏补缺,最大程度保护参保人的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