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肢麻木无力不一定都是腰椎病 !易误诊漏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

 martinbigbird 2023-05-16 发布于广东

当遇到下肢麻木和(或)无力症状的患者时,通常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但也可能是临床比较罕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

近日,西安市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江伟主任团队接诊一例主诉为“左下肢麻木”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手术治疗后,患者当天症状明显缓解!

图片

患者男性,67岁,主诉“左下肢麻木三个月”

患者于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麻木、行走无力;右下肢虽无麻木症状,但同样出现无力感。患者症状持续并呈进行性加重。

术前查体



近来,患者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就诊于我科,病史 查体 影像检查综合诊断为硬脊膜动静脉瘘。

术前影像



图片

核磁共振T2项清晰可见

脊髓背侧“蚯蚓状”“虫蚀状”血管流空影

图片

脊髓造影清晰显示硬脊膜动静脉瘘口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eSDAVF是指负责硬脊膜或者神经根血供的动脉,在穿过椎间孔的硬脊膜时,与脊髓的引流静脉在硬脊膜上沟通,形成瘘口,导致脊髓静脉回流障碍和静脉高压,造成脊髓供血减少,影响脊髓正常功能,最终可引起脊髓缺血坏死。

图片

硬脊膜动静脉瘘最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占70%,年发病率为每百万人5-10 例。临床上,患者通常在早期出现为进行性双下肢肌力下降感觉减退括约肌功能障碍

图片

Tips:DSA是诊断“金标准”
硬脊膜动静脉瘘检查首选脊髓MRI,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才是诊断的“金标准”。

DSA可清晰地显示瘘口的位置、数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情况,为治疗提供精确的指导。

本例患者DSA显示瘘口位于胸7。感谢神经外科樊鑫欣博士脊髓血管造影帮助精准明确痿口位置)

临床上,硬脊膜动静脉瘘一旦确诊建议尽快干预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目前,干预的方式主要有外科手术介入栓塞两种。

栓塞治疗的目的是栓塞瘘口,外科手术则是通过手术切除/夹闭瘘口。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看患者病情、手术时机、病变位置和身体耐受情况等。

本例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故此选择瘘口永久闭塞率高、复发率低的外科手术。

术中影像



图片

瘘口和神经根清晰可见,血管迂曲、充血扩张

图片

找到瘘口并电凝

图片

瘘口离断,血管塌陷,颜色呈暗红色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如果能早期手术,患者多能获得较好预后。

本例患者手术后当天查房中便表示术前左下肢麻木症状明显缓解!

术后查体



图片

提醒
  • 临床遇到下肢麻木/无力症状患者一定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腰椎疾病,尤其是看到T2项上有“蚯蚓状”“虫噬状”空影时,一定要考虑硬脊膜动静脉瘘可能性。
  • 糖皮质激素会导致病情加重,在明确诊断前,应避免。

  • 手术后瘘口闭塞后出现急性恶化时,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