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迷人使少女添魅力 在气质篇里,我们曾经谈到培养高贵的气质必须从塑造鲜明的个性入手。那么,个性究竟是什么?心理学界至今未有一致的定义。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一个人在人与人相互接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倾向。 人们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客观现实的各种因素通过人们的各种活动不断地影响着他们,这些影响不断积累、充实、丰富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使人成为完整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成员,这就是个性。个性所具有的一定的意识倾向性体现为个体的信念、理想、世界观;个性具有的鲜明的个体差异则体现在个体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心理学家又把能力、气质和性格的综合称为人的个性特征。 鲜明的个性,是能力、气质和性格的巧妙结合,而女性的魅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个性突出。那么,究竟少女该如何去塑造鲜明的个性呢? 我们知道,气质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稳定的素质,是较难改变的;但能力和性格,却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获得并发展的。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指的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很复杂,它通常包括家庭环境、学习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的环境使人精神愉快、身心健康;有的环境使人精神压抑;有的环境使人生活艰难……总的来说,可以把环境分成对个人发展有利的环境和不利的环境两类。 家庭幸福、邻里和睦、同学友爱等等,都是有利的环境,对于人的顺利发展、自信心的建立都很适宜。家庭矛盾重重,人事关系紧张等,都是不利的环境,都会扭曲人的正常发展。许多父母离异的孩子,性格往往变得孤独怪僻。人们的性格,从孩提时起,就是在不断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的熏陶和每个人自身的实践长期塑造而形成的。 性格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也较难改变。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由于客观现实的复杂性,环境因素的种种多端的变化,人们之间交往接触的纷繁复杂,又极大地影响着人的性格的稳定性。性格既然是在人的个体生活中形成,也就存在着在生活中改变的可能性。生活中经历的重大事件往往给性格打上深深的烙印,环境和实践的重大转折也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所以,只要通过一番努力,是可以克服一个人性格上的消极方面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索伦森博士曾经说过:“改变性格,这在成年人决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不过,一旦他们认真开始改正,很快就会尝到甜头。他们不再终日紧张、忙乱,疲于奔命;他们学着有张有弛,有劳有逸,开始关心周围事物,培养新的兴趣,增多了和爱人、儿女及亲友接触交往的时间。他们对这种从来没有尝到过的天伦之乐和生活乐趣,倍感新鲜和欣赏。同时,眼界开阔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工作安排也有了明显的改进。许多经过这种适应性改变的老心脏病人,不仅症状越来越轻,工作和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好,这都有助于他们自觉地在改变性格上继续努力,争取巩固。”索伦森博士在这里说的是成年人,至于少女,其可塑性就更大了。 塑造鲜明独特的个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客观地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气质、能力、性格诸方面都应有个正确的评估,并能判断出自身性格中的优点与缺点。 第二,要从自己的能力出发,去修改性格中的弱点,要有比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第三,不要轻易改变自己性格中的主要方面,要保持自己的风格和相对的稳定性。 第四,要和周围的环境建立起一种比较协调的关系,加强必要的同志间的接触,培养待人接物的良好风尚,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 第五,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注意品德的修炼和情操的陶冶,尤其是加强文化修养。使自己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深刻的理解力、良好的审美观、丰富的想象力等等。 第六,加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应当作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要利用自己主观的信心和力量,去战胜和克服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使自己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左右逢源,正常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