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评线】河声:不断提高人口质量 为中国式现代化强支撑

 清源渭水 2023-05-16 发布于山东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当下,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与低出生率相伴而来的是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供给减弱。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从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看,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人口问题,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战略选择。

  人口质量是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总和,它反映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事实上,缺劳动力并不等于缺人口,有充足的人口也不等于有丰富的劳动力。因此,加快提高人口质量,把人口充分转化为劳动力资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项。提高人口质量是一项互为依托的系统工程,需要提升各领域的协同性,需要更好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优化人口结构,维护人口安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从“人口红利”走向“人才红利”,才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过去靠的是拼数量来创造“世界工厂”奇迹,今后需要靠提高人口素质,提升标准化、智能化程度,投入机器人,来跃升到生产链的中高端。提升劳动力素质,教育与文化、技能、身体条件,都不可或缺。尤其是在新技术层出不穷、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兴起的今天,必须有正确断识。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口质量竞争,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既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现代化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支撑。会议强调,深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创新,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这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稳定劳动参与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指出了实现路径。

  仅从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提高人口质量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素质教育和教育投资提高人口质量,特别是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技能。健康是幸福也是生产力。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随着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60岁以上的人也可以继续工作,这样就会有大量的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人口素质的提高,自然会增加知识密集型产品,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从而降低消费品的价格,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实现这一预期,与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关联甚密。积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既是提高人口高质量的应有之义,也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全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