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的自然笔记》-454《鸟鸣河州》34

 左岸大山 2023-05-16 发布于山西

家乡的一切都让我留恋,鹡鸰让我留恋,他们的团队精神让我留恋;河流使我留恋,河岸祥和的氛围让我留恋。我舍不得离它而去,这儿的灌木丛,树木,甚至树墩子我都十分熟悉,这片清凉的地方对我来说是一个花园。每一棵灌木,每一棵小松树,我都抚爱过,它们就像是我亲手种的—样,这是我和鹡鸰们的花园。

当我起身准备离去的时候,燕雀从对岸飞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我知道有燕雀这一物种的开始。那时,我鄙视燕雀,赞美鸿鹄,热血激荡,想做那驰骋九天的鸿鹄。随着对鸟类的了解,对古文化的了解,我明白了古语所提燕雀是雀形目一些小鸟的泛指,并非特指燕雀这一物种。很显然,是我误解了古人。

燕雀小巧而沉稳,有着粗壮而尖,呈圆锥状的嘴。羽毛色彩由黑到黄,朴素如平常人家的女子,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他们习惯在河边的树木间活动,喜欢在树下的草地中觅食。他们是汾河的旅鸟,但是偶尔也会有一些试图留在河边过冬,不免被寒冷的冰雪摧残。我曾观察到了他们从严冬到暖春的坚守。虽然7只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还是有5只听到了春天绽放的声音。

挑战自然不是我们人类的专利,鸟类更是依据自然的变化,努力进化来谋求种族的发展。他们在这个进程中的表现远远超越我们人类,用自己的努力征服了逾亿年的风云变迁。

 我仰卧草地,望着白云飘过蓝天。耳中不时响起的是悦耳的鸟鸣声,那是由笛音的音节接长长的嗡声或下降的嘟声。叫声重复响亮而单调,夹杂着类似粗喘息嗡声。偶尔,音节转高也发出高分贝的吱吱声。我听出了那是生命的歌唱,那是穿越了恒古的生命之歌。

我们暂且把眼前的燕雀等同于受讥笑的物种,但是他们努力存在的精神,活在当下的乐观,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态度何尝不是我等普罗大众的学习楷模。虽为燕雀,但叫出了最清脆的一声啼鸣,足以证明燕雀之乐。

喧嚣过后,依然有鸟等候。继续走在汾河岸边,那里有厚土堆积成山,山坡与河谷之间便有石鸡游走。这是一种宛若少妇的鸟,但不是玲珑精致的那种,如田间地头劳作归来的女人,全身上下婉约出成熟气质、她首先入眼的是丰腴的身材,丰满不失平衡。接着看到的是珊瑚红色的喙与脚,呼应之间显示出爱美的天性。再看就是从眼睛开始有一条宽宽的黑色环带,围绕头侧和黄棕色的喉部完整的描绘出黑发的秀丽。再往下看,两胁各具十余条黑、栗色并列的横斑,便是她喜爱的裙子,一步一摇之间凸显着秀美的风韵。

我的两本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