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洪 | 从老子到庄子

 兰若青青 2023-05-16 发布于陕西

这个题目实际是包括了三个方面,我对老子的介绍,对庄子的介绍以及他俩之间的关系的介绍。

按照孔子对老子的描述,孔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我们可以通过网,把它给网着。“游者可以为纶”,我们拿钓鱼竿把它给钓上来,“纶”就是指钓丝。“飞者可以为矰”,我们可以拿捕鸟的家伙把它给捉住。“至於龙,吾不能知”,假如是龙的话,我们不知道它是飞的,是游的,还是跑的,所以对于龙,我是没有办法的。为什么呢?“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我今天看见老子,老子就像龙一样,不可琢磨。这一段不是野史,这是史记里孔子对老子的评述,“犹龙”在古代也是一个词了,有些人起名字就叫犹龙,比如冯梦龙的字就叫犹龙,就是从这来的。

图片

老子确实有点不可琢磨,如果我们说老子是哪一个人,有人会说这叫什么话?老子就是老子。可是你去看《史记》,你就奇怪了,《史记》里关于老子是谁,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首先说老子姓李名耳,叫李耳,又字聃,所以叫老聃,但是后面又说,有人说还有个叫老莱子的,可能也是老子,但是他们又不是同时代。那么他到底是李耳、老聃,还是老莱子呢?后面又说了,除了这几位还有个太史儋,也可能是老子。《史记》是最早给老子做传的,老子是哪个人,都没能最后明确的给个结论。

老子最后哪儿去了呢?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干嘛去?这里面有好多连带的典故了。比如我们现在形容这事很好啊,很吉利,叫紫气东来,这是怎么回事啊?就是函谷关的守关者早晨看到一个吉兆——从东面升起一团紫气,他知道要有圣人过来了,结果老子就骑着牛过来了。这个事后来就成了道教和佛教争论的一个要点。道士们说佛教是哪儿来的?老子骑着青牛去了函谷关,去印度了,然后他传的那个徒弟就是佛陀,佛教当然不干了,你把我们给小一辈了。这个东西后来就跑到了《封神演义》里,《封神演义》是个道士写的,《封神演义》里的佛教最高的人是两个,一个接引道人,一个准提道人。而道教里最高神是谁呢?叫鸿钧老祖。鸿钧老祖比刚才说的这两位高一辈,当然这都是一些传说了。

图片

老子是哪个时代的人其实也搞不清楚,他和孔子什么关系?谁先谁后?他和庄子谁先谁后?大家说你刚才不是说了嘛,他跟孔子同时代的,孔子去见他,孔子还佩服得不得了。这是一家言,还有另一派说,根本没这事,这是司马迁搞错了,孔子比老子早很多,老子是战国时代人。台湾有个很著名的学者钱穆,他就认为老子很晚,甚至于对于“老庄”都说不对,庄在先,老在后,甚至说老子就是庄子虚构出来的一个人。

老子的书也有比较大的分歧,我们现在看到的《老子》实际上是有两种,一种叫河上公本,一种叫王弼注本。这两个差不太多,可是到了长沙马王堆,70年代出土帛书,出了一个有很大区别的老子,其中一个最大的区别,我们现在看的《道德经》,上篇为道,下篇为德,上来就“道可道,非常道”。可是帛书,德在先,道在后,你说这差了多大,更不要说具体文字了。这些事在学术上都没有最后的定论,所以我们知道老子的神秘色彩很重,司马迁那时候认为他像一条龙。我们今天也有不可知的东西。即使说大家通常读的《老子》,在解读上也有很大的分歧。比如我们就说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去看有两种注解,一种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种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完全不一样了。无名是还没有思想概念产生的时候,那就是天地的终端,人还没有,这个宇宙就有了,就有了道了。可是要是说无名呢,没有概念,如果是倒过来说,无说得是,这名就变成动词了,说得是世界的开关,那个涉及到概念和实体的问题,这个说的是整个这个实体我们怎么来讲的问题,这不一样了。再往下这几句,都是如此,到现在学术界也没有说哪个就一定是对的,可是不同的解释实际上引出来的理论倾向有很大的差别。

图片

赵孟頫《老子道德经卷》

 因为我们不是专门搞哲学史的,我们不用为这个事完全的展开,我们就是告诉大家,老子的研究有很多,在学术上仍然有问号的地方。当然我们要讲的是,他的哪些思想对于我们有启发,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另外更重要的一点,老子和庄子什么关系呀?老子怎么理解老子的学说啊?老子这个学说特别复杂,你要我给它定性很难。首先说他是道家,没问题,可是道家和道家还不一样,我们后面会说。汉代初年,汉武帝、汉景帝治天下的时候,号称是以道家为指导思想,但是道家跟庄子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叫黄老之术,到了魏晋的时候,魏晋玄学,皇帝没人提了,变成老庄之学,这怎么回事?这还不要紧,我们一说道家清静无为。可是战国时期谁最讲实用讲功利?哪一个学派?哪一个人?韩非子,第一是讲专制,推导极端;韩非子讲阴谋,推导极端。比如说前几年《甄嬛传》,《甄嬛传》的情节大框架从哪儿来的?从韩非子来的,这除了我还真没有人发现这个事。为什么呢?韩非子讲过,做一个皇帝,你最大的危险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皇后,韩非子就这么写的。然后他后面又论证为什么,关键就是一种利害关系问题。皇帝如果好好活着,在这儿做皇帝,对谁的危害最大?对皇后。因为时间一长,皇后必然年老色衰,皇帝必然会有新宠,会夺你的爱。那么对于皇后来说,最大利益是什么?是皇帝死了,这是韩非子说的。皇帝一死,皇后就变成太后,太后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甚至韩非子底下还说了,她当了太后以后,即使还有个人的生理需求,她是太后,她干什么谁管得了?这是韩非子讲的。甄嬛不是最后就下药把雍正给毒死了嘛?

《韩非子》里有两个非常长的篇章,一个叫解老篇,一个叫喻老篇,讲解老子的。把老子尊奉为他思想的源头,老子怎么跟这么一个主张专制、讲功利、讲阴谋的人有关系呢?老子的学说包含两面,一个是影响法家,一个影响兵家。《孙子兵法》兵家的很多思想谋略出于老子,很奇怪吧?可是老子另一面呢,又讲清静无为,无为而治,讲不折腾。你说你怎么给老子简单下一个断语?所以说他像龙,不可琢磨。

图片

 比如说它里面讲阴谋的,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最大的阴谋了。我要跟人争夺这个东西,简单的法术过去我就抢,那是一个傻办法,尤其在复杂的情况下,对手很强大的情况下,那我就先推给他,让给他,但是我底下是有小动作,我为了将来夺到手,我现在先如何如何,典型的阴谋嘛。第二,他的思想也很复杂,不是我们简单的看到这样,至于说他后来变成了道家的师祖,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是宗教利用了他的某些思想。道教和老子的道家学说没有直接的关联。

导师简介

陈洪,南开大学“南开讲席教授”,原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院长、天津市文联主席;曾兼任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另任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校兼职教授;担任《文学遗产》、《天津社会科学》等报刊编委,《文学与文化》杂志主编。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明清小说、文学与宗教等诸多方面,著作主要有《结缘:文学与宗教》、《中国小说理论史》、《金圣叹传》、《六大名著导读》、《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李贽》、《漫说水浒》、《画龙点睛》、《浅俗之下的厚重》、《沧海蠡得》、《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论发微》、《雪鸿閒辑》、《周易中的人生智慧》、《四大奇书话题》、《中国小说通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文论读本》、《大学语文》、《诸子百家精编》、《古典诗词名句鉴赏》等。学术论文主要有《从“林下”进入文本深处——<红楼梦>的互文解读》、《〈红楼梦〉因果框架简析》、《论〈红楼梦〉疯僧跛道的文化意蕴》 、《〈红楼梦〉脂批“囫囵语”说的理论意义》 、《<红楼梦>与<吴江雪>》《〈西游记〉与全真之缘》、《从孙悟空的名号看<西游记> “全真化”环节》、《宗教文字与〈西游记〉的版本演变》、《牛魔王佛门渊源考论》等数十篇。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宝钢奖、国务院授衔专家等荣誉,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论著获国家及天津市社科成果奖多次。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