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压有方,不用心慌”老年人高血压慢病防治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社工客 2023-05-16 发布于广东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谢十伟  陈嘉慧

    单位 | 大沥镇盐步社区幸福院

一、小组背景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全国有2亿多高血压患者,其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65%。有资料显示,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在≥80岁的高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

高血压显著增加老年人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主动脉与外周动脉疾病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是老年人群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沥镇盐步社区的长者老龄化程度比较高,而且大部分的长者都患有各种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患高血压慢性病的群体占的比例最高。

二、需求评估


社工在日常探访工作中,了解到不少长者患有高血压,虽有定期服药,但血压仍然控制不好,不够稳定。

要控制高血压,除了需要按照医嘱服药以外,还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保持情绪平稳等。

很多长者虽然知道这些方式,却未必能坚持做到。基于以上情况,盐步社区幸福院开展“抗压有方,不用心慌”——高血压慢病防治小组,期望运用“自我效能”理论,设置系列的小组活动,促进患有高血压的长者能够知而后行,进行健康的自我管理,降低疾病对身体的影响。

三、小组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是从社会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它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个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建立,不在于他拥有多少技能,而在于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通过本次小组联合盐步廻龙卫生站的医生给予长者知识和技术的支持,协助长者建立自我效能感和战胜高血压的信心。

四、小组目标


(1)增加长者对高血压病和健康自我管理的知识;

(2)协助长者建立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

(3)加强组员之间的互助网络。

五、小组过程


小组组建之初,社工通过破冰游戏名字串串烧促进彼此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说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对小组的期望让组员在游戏中互相认识,也锻炼组员们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接下来是社工介绍小组的目的以及小组课程的安排,同时共同制定小组契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维护课堂秩序、尊重他人等约定。社工通过制定小组契约,为良好的小组活动秩序打下基础。

小组前期,社工邀请了廻龙卫生站的岑医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耐心为组员们讲解高血压病概况、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重点强调正确使用高血压药物的重要性,并对常见的治疗误区进行解读纠正,提高组员对高血压疾病的重视,医生还通过亲身示范向组员展示了电子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重点解释了不同年龄段血压值界定范围。大家都说这次学到了很多,也加深了对高血压常识的了解。

小组中期,社工从饮食管理的主食篇、蔬果篇、调料加工篇、膳食搭配篇、有营养谱等方面让组员了解其实饮食对于高血压健康管理有关键作用,此外还让组员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和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原则。通过本节课程组员们了解平时健康饮食可以限制钠盐和总热量的摄入,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做到营养均衡。

小组后期,社工与组员一起回顾了前五节的课程中学习过的知识,在活动互动交流环节,社工鼓励组员们踊跃发言,组员们就自身情况提出相关的高血压问题,并和组员们互相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