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实用总结一)

 钱首相小泉 2023-05-16 发布于江苏

一:定义

过敏反应:已致敏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所发生的病理性免疫应答(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又称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分I、II、III和IV型,分别称为速发型、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免疫复合物型和迟发型超敏反应,IV型由细胞免疫介导余三型均由体液免疫介导。

过敏性疾病一般指Ⅰ型过敏反应,可发生在全身任何系统、器官和组织,常见部位是上下呼吸道、皮肤黏膜、上下消化道等。严重过敏反应是系统性过敏反应,发病迅速,常累皮肤、呼吸和/或循环系统,呈休克表现可危及生命。某些严重过敏反应并非IgE介导而由IgG介导、补体系统或凝血系统激活后介导;某些药物如神经肌肉阻滞剂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可直接通过肥大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诱导肥大细胞活化。

过敏原南方以尘螨、霉菌、蟑螂等常年过敏原为主,北方以树木、禾本科植物、杂草等春秋季花粉为主。

二:发病机制:

过敏性疾病主要是由IgE介导抗原抗体反应的Ⅰ型过敏反应,以Th2辅助型T细胞2)型炎症反应为主,辅助型T细胞2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4、IL-5等,以介导体液免疫反应为主固有免疫反应(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也发挥一定作用机体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即出生后就具备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天然免疫是机体对多种抗原物质的生理性排斥反应。与此相对应的是适应性免疫:出生后通过与抗原物质接触所产生的一系列防御功能。

发病过程包括致敏阶段和激发效应阶段。致敏阶段过敏原被抗原递呈细胞捕获,与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T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并迁移到各个解剖部位,同时表达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如IL-4/IL-13等),该类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过敏原特异性IgE,后者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高亲和力受体结合,导致机体致敏。在激发和效应阶段,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与IgE形成复合物活化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迅速释放组胺、白三烯、缓激肽等炎性介质,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加、平滑肌痉挛后出现临床症状。过程为速发相反应,是各种临床表现的基础。速发相过程中释放的炎性介质导致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释放趋化因子,趋化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此类效应细胞释放Th2型细胞因子如IL-4、IL-9、IL-13等,进而加重过敏反应称之为迟发相反应,是过敏反应慢性炎症的重要原因。

非IgE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过敏性疾病主要介导胃肠道过敏,介导呼吸道及皮肤过敏疾病较少见。

固有免疫反应也参与发病过程。非特异性过敏原破坏上皮细胞屏障,进而导致组织损伤而应激释放细胞因子,包括IL-25、IL-33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这些细胞因子可直接激活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从而促进过敏性炎症,还可激活2型先天淋巴细胞(ILC2),诱导Th2细胞因子的分泌。嗜碱性粒细胞来源地IL-4协同IL-33激活ILC2释放的趋化因子CCL11与Th2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和炎症的产生

过敏性疾病发生是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结果,具有遗传易感性,生活方式如吸烟、家庭环境、体重等也可影响IgE合成进而影响过敏性疾病发生,卫生假说认为生命早期暴露于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机会减少会增加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而长期暴露于微生物群会刺激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形成,从而促进相关Treg细胞的分化,并上调IL-12产生,最终导致Th1细胞免疫反应而非Th2体液免疫反应;反之造成Th2体液免疫反应过强

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李雪峰2023年4月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