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古有所思(李白)

 一中大语文 2023-05-16 发布于福建

古有所思

[唐]李白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①,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西来青鸟②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注】①蓬壶: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②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使者。

【译文】

       我所思的仙人,在碧海之东。

      那里海寒多天风,掀起的巨浪可以冲倒蓬莱和方壶。

       巨大的鲸鱼喷涌出清泉,像白茫茫的泪珠。由于长鲸的阻隔,这个地方根本无人可以到达。

       只有西王母的青鸟可以东飞渡海而去,我想托青鸟寄一封书信,捎给碧海之东的仙女麻姑。

【赏析】

       一腔忠贞而不被体察,满怀抱负而无从得施,这是封建社会中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对于具体的作家而言,当着社会生活的内容有不敢直说、不便明言者时,这种反映往往是曲折、隐晦的。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因此在《离骚》中“上下而求素”,出入于风伯日驭之间,去寻找自己的理想。正是从他开始,中国文学中出现了以游仙的形式来表现政治内容、抒发生活感慨的传统。这一传统,在魏晋时期得到了全面继承,而到了李白手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此篇在李白的游仙诗中,不算最出色的,但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运用这种形式所取得的成就。

  一起两句,开门见山,点出所思对象及其所在地点。据《十洲记》云;“东海之东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碧海在东海之东一万里,而仙人又在碧海之东隅,可见其远。碧海之水“甘香味美”,迥别于人间,可见仙人居处的奇异、优美。诗人于仙人不能不萦之于心,而于路途的遥远、凶险亦不能不念念于怀,因而逗出下面数句。

  接着诗人列举了四事,说明欲至仙人居处的“碧海之东隅”的凶险程度。首先是气温低寒,其次是海风凶狂。风狂则浪大:“白波连山倒蓬壶”(木华《海赋》:“波如连山。”),更别提还有凶猛的怪物作祟了:“长鲸喷涌不可涉”。由于这层层险阻,诗人痛感无望的悲哀,于是只好“抚心茫茫泪如珠”了。

  去既不能,罢亦不忍,“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终竟是意难平。那么,这一份惓惓之情便只有托那神奇的青鸟代为传递了。青鸟是西王母的信使,见《汉武故事》。麻姑是传说中的一位美丽的仙女,见《神仙传》。这里,诗人请青鸟代为向麻姑(即篇首的“仙人”)表示歉意:他不是不想去,实在是去不成。

  从李白的生平经历来看这首诗,它的寓意相当明显。可以说,它反映了李白追求美好的理想,虽遭权奸们的诋毁,而始终惓惓情切的真实处境,浓缩了这位伟大诗人一生的遭遇,是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游仙诗看待的。

  《有所思》是一个古题,出自汉乐府。用此题者,一般但言男女离思。而李白将其引入游仙,将所思对象改为仙人,并赋予整首诗以深刻的寓意,不能不说是用古题写出了新意,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诗人的创造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所思念的“仙人”住在碧海之东面,居处奇异秀美,但是此去路途遥远,凶险重重。

B.“长鲸喷涌不可涉”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以“长鲸”喻指其寻仙路途之中的层层险阻。

C.“麻姑”是诗人内心爱慕的女子,诗人请青鸟为使者帮自己传递对这位女子的思念之情。

D.诗人想要克服困难去寻访“仙人”,即使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实现,但是心意仍旧坚定。

2.仙人有何深层寓意?结合全诗与诗人经历,简析诗歌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C(C项中“麻姑”即篇首提及的“仙人”,指诗人内心追寻的某种理想,并非爱慕的女子。)

2.“仙人”寓指诗人追求的美好理想。情感:①理想不得实现的无奈与感伤。诗中“心茫茫”“泪如珠”正是李白仕途不顺时内心的真实写照。②追逐理想的坚定与执着。诗中作者愿借“青鸟东飞”“寄一书”,表达诗人虽忠而被贬(疏),抱负难以施展,却依然有着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每点2分,共6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