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游很经典的一首秋思诗,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云端书馆 2023-05-16 发布于河北

陆游为绍兴中应礼部试第一,秦桧孙秦埙居其次,秦桧得知后大怒,于是他与主司都被黜。

秦桧死后,陆游始任福州宁德薄,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后几经沉浮官至宝章阁待制致仕。晚年回到家乡山阴。

陆游回到家乡的这段时间,曾被一些不理解他的人讥为 “燕饮颓放”,但他毫不介意,竟自称为“放翁”。

表面上看来,“放翁”似乎可以像“沙鸥”一样“江湖浪迹”,忘掉人间一切烦恼了;其实,对于爱国主义诗人陆游来说,他心中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民族的兴亡,国家的盛衰。

下面这首《秋思》就典型地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秋思》

陆游〔宋代〕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这首诗的大意是:

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之人,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感觉一日长似一年,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

在捣衣棒的敲击声中,深巷里的明月渐渐西沉,井边的梧桐树忽然摇动叶落,方知故乡也是秋天了。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这两句做了鲜明的对比,无情地嘲笑了那些追名逐利、蝇营狗苟的小人,表现了自己高尚的情趣。

“万火牛”,战国时,齐将田单集中了千余头牛,在牛角上绑上刀,在牛尾上系上浸了油的芦苇,然后点火烧芦苇,驱牛入燕营,齐兵随之,大获全胜。

“沙鸥”表明自己不受利欲驱使。意指自己来去自由,浪迹江湖,洁身自好,不染俗尘,高尚的情趣自在其中。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写自己的清闲。三句写只有在清闲的时候才能充分体会到无事可做、度日如年的滋味。四句写事大如天,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只好一醉了之。

显然,诗人对于自己脱离政治,无所事事,难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不满意。这两句诗粗看起来似乎轻轻松松,但其内在感情确实是很深沉的。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在深巷中,在月光下,不断传出单调的捣衣声。见到井边飘落的梧桐叶,原来家乡已进入了深秋季节。

从中不难看出作者所见到的是一派萧瑟的景象,他所表达的是满怀寂寞的情感。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想登高而无处,因念及刘备当年所说陈元龙应居的百尺高楼,言语中自含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无限忧伤。

诗到此处,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不是已经非常清楚地表现出来了吗?

陆游写过许多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这首诗却写得比较含蓄深沉。诗人以沙鸥自喻,表现了自己的落落寡合,既痛恨世人为利欲所驱使,又不满于自己的闲适,抒发了报国无门的痛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