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 王宠 小楷书《南华真经》

 家有学子 2023-05-16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文章图片33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文章图片38
文章图片39
文章图片40
文章图片41
文章图片42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文章图片45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文章图片48
文章图片49
文章图片50
文章图片51
文章图片52
文章图片53
文章图片54
文章图片55
文章图片56
文章图片57
文章图片58
文章图片59
文章图片60

文章图片61

王宠(1494—1533),明代著名书法家。原名履仁,更字履吉,别号雅宜山人。据《苏州府志》记载:“其先为吴江人,本姓章,因父为后于王,遂为吴县人。”

王宠就学于诗人书法家蔡羽,有名师教导加之自己苦学不懈,后来才能诗、书名满吴中,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为明代“吴门书派”领衔人物之一。何良俊《四友斋书论》评其书:“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人品高旷,改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上。”王宠青年时代苦读书20年,建越溪庄,设有“采芝堂”“御风亭”“小隐阁”“大雅堂”“辛夷馆”“铁观斋”等收藏书画之所,读书练字、作画于湖上,精小楷,尤善行草,兼能绘事,善画山水,后以诸生入国子监,著有《雅宜山人集》,去世时仅四十岁。

王宠的草书学王献之、智永,并参用欧阳询《草书千字文》的笔法,字的结体峭拔、笔力痩劲,收得拢、放得开,无流荡气习。小楷学锺繇、王羲之、虞世南,婉约疏秀、简远空灵,也是一派大家风度。顾复评曰:“董文敏(董其昌)论书曰:'气为最,势次之,笔斯下矣。’余观明世人书,皆以笔尖作楷,秃笔成行,亦得善名于时。王履吉沉着雄伟,多力丰筋,得气得势,非公而谁?故明之中叶书家祝、王并称有以也!”

王宠传世的书法作品大部分为行草书体,其余为小楷书,在《平生壮观》中收录有二十余件(册)。他精心抄写的《文选》和《诗经》可说是长篇巨作。《半岩潘君七帙序并辞》是王宠的楷书代表作之一。清代高士奇在《江村销夏录》中称:“(《半岩潘君七帙序并辞》)楷书,字径寸,笔法遒逸,为生平所见中第一。”王宠同时代的著名书画家王穉登为此帖题跋云:“王履吉先生书,如春云出岫,夭矫变化,视世间肥笔溷墨,真牧猪奴杖棰画沙耳!此篇尤遒雅秀润,与寻常率略之作,相去什九。”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他所书的《五律诗》草书,是件能反映他草书风貌的精品。此件字写得钝中有锐,寓巧于拙,劲利自然而毫无凝滞、飘忽之感。真正是内含筋骨,外耀锋芒。他的行草书《自书“空山夜雨急松涛”诗册》,是他三十九岁时的得意之笔,书风比前稍有小变,笔画较前肥润。《墨林快事》说:“表里莹润,骨肉和畅,有法有致。”狂草书《白雀寺诗》墨迹纸本,是他晚年的绝笔。纵23.4厘米,纵109.5厘米,全篇书法感情奔放,兴趣酣足,纵横千里,笔落如烟,收到了生动、奇妙、磅礴、流畅的艺术效果。此件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王宠的书法艺术,对明代书风有一定的影响。弘治、正德以后,世人师法王宠的法书蔚然成风。但是后人对他的书法艺术的评价毁誉不一,赞扬与否定之词有别天壤。肯定他书艺的人,说他“几夺京兆(祝允明)价”(《艺苑卮言》),否定他书艺的人,说王宠书“古法无余,浊俗满纸”(《书诀》)。这些评价看来都未必确切。王宠学王、虞等大家,不受“古法”所缚,不拘守一家之规,而能有所发挥,自由驰骋。他善于博采众优,师古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这或许也正是王宠胜于他人之处。他在写行草、狂草书体中大胆地参用章草笔法,虽受一部分人讥诮,却使他的书法作品新风别开,这还是应该给予足够肯定的。

王宠《小楷南华真经》,纸本,每开尺寸长19.1厘米、宽12.5厘米,荣宝斋藏。书后有梁启超、张謇跋。

此册小楷字较小,字数很多,但写的一笔不苟,雅有书卷气,横画起笔尖露,略似文徵明,但比较含蓄,诚如梁启超跋中语:“吾常谓雅宜山人书有道气,远在文待诏上。兹卷渊懿静穆,稀世瓌宝也”。

王宠的这篇楷书是写在长19厘米宽12厘米左右的纸片之上的。在这比巴掌还要小的方寸之间,却写出200多个字,你能想象它有多小吗?

这么说吧,如果你的手机屏幕比较大的话,全屏显示的大小就和原帖差不多,单字尺寸和我们现在常写的硬笔字差不多。

当然了,王宠楷书的精妙之处凭借的可不是尺寸上的大小。他的楷书之所以被世人称道,靠的是用笔的细腻精到,以及结体上的藏巧于拙。

如果你细品的话,你会发现王宠的楷书有一个很大的结体特点:凡是左伸的笔画都尽力收缩,凡是右伸的笔画都处理的开张舒展。这种一收一放的处理方式,使得王宠的楷书整体看上去疏朗空灵,流动畅达,给观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明代著名书论家王世贞曾称赞王宠的楷书说:“虽结体小疏而天骨烂然,姿态横出,有威风千仞之势。”

《四友离书论》中也曾说道:“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之人品高旷,故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之上。”

名家尚且如此推崇王宠,我辈也不应错过这位书法史上的天才级人物。

俊逸儒雅的“吴门”主将——王宠及其书法艺术 

 王宠作为明代中叶“吴门书派”的主将,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他的书法所透出的俊逸儒雅的气息以及在明代中叶“吴门书派”中所显示出的个性,在当时就受到了较高的赞誉。明代何良俊《四龙斋丛说》曰:“衡山(文征明)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之人品高旷,故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上。”明人王世贞也对其评曰:“(王宠)晚节稍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婉丽遒逸,为时所趣,几夺京兆(祝允明)价。”(《吴中往哲像赞》)不仅如此,王宠的书法对后世书坛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包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的书法热潮中,王宠的小楷也着实火了一把。

 王宠(1494年-1533年),初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王宠天资聪颖,但命运多舛,一生仕途不佳,屡试不第,仅以贡生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世称“王贡士”、“王太学”。由此,王宠沉溺于诗书画之中,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不幸的是仅40岁便走完了人生之路。王宠学书“始摹永兴(虞世南)、大令(王献之)”,初师名家蔡羽,与文征明、陈淳、文嘉等过从甚密。王宠极有才气,加之周围书法名家云集,故其无论行草、小楷均称超妙,因而成为“吴门四家”之一。

 在王宠所涉的诗书画中,以书法最为见长,书法中又以行草书和小楷见长,行草与小楷相较,又以小楷最为精绝。

 在中国历代小楷作品中,王宠的小楷是极具个性的。书法艺术贵在一个“新”字,然而在对待小楷艺术而言,其审美趋向仍是以蕴含古韵者为最佳,所以,魏晋小楷历来成为后世小楷师法之圭臬。以历代小楷新与古而论,魏晋尚古,元明尚新。魏晋钟繇、羲献小楷风格质朴、凝练、敦厚、自然,注重笔法及意境的自然生成,蕴含着浓郁的学术意义和文化气息(这与魏晋玄学的文化氛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这是魏晋士人的人格、人文精神及思想解放意识的自然流露,因而魏晋小楷矗立了一座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元明时代的赵孟睢⑽恼髅鞯热说男】涫硕麓戳髅狼逍轮缟校蚨驳玫搅撕笕酥卓希溆跋熘两穸凰ィ幌妇科鹄粗站咳ス派踉丁T谠餍】逍铝髅赖姆绺窳种拢嬲艿梦航】裨锨壹叽葱乱馐墩咴虻蓖仆醭琛M醭栌朐髦悦项、文征明同师晋人相比,赵之行书深得二王神韵,而小楷则乏晋人古韵;相反,王宠则行书乏魏晋之质朴,而小楷着实得晋韵之三味。与文征明作比较,文之小楷亦清雅秀美过之,而质朴敦厚不足。

 王宠的小楷得力于钟繇、二王、智永以及虞世南等诸名家。所作小楷高古典雅,拙巧相生,动静结合,有清淡隐逸之趣。其小楷结构扁阔,蕴含隶意,因而也更显质朴;其转笔多圆润,又给人以温柔敦厚之感;其巧处则体现在笔法上,凡左起之画多用露锋,整体显现出这种笔画巧而结字拙的寓巧于拙的风格。王宠小楷还极尽结字收放变化之矛盾,笔画施以左收右放,凡左伸之笔画皆施以短画,右伸笔画皆极尽夸张,以使结构内部空间疏朗空灵。正是撇画缩短的处理,却又使人产生了视觉迷离的审美感受,给人留下了可供想象的空间。这种新奇的感受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引发对结字空间处理的探索欲望。王宠小楷的另一个风格特点就是寓静于动。其笔法有行书笔意,流动而畅达;字之内部和字与字间的空旷则更增加了“空”与“静”的心理感受,确有林中鸟鸣、老衲坐禅的意境。后人多评王宠小楷以“韵”胜,可谓一语中的。

 王宠的行草书可谓精熟。他有着娴熟而精妙的技巧,用笔起讫异常讲究,一笔不苟,虽如此,但作品往往又给人以逸笔草草的感觉;线条沉着、洁净、流畅,结字翩翩起舞,风格疏淡空灵。这种讲究技巧而又自然流露的书法功力与逸笔草草洒脱的雅玩心态,正是他科考屡次应试而又不第,沉湎于书画、寄情于山水的结果。当然,王宠清丽俊逸的书法风格也是吴门地域书法影响的结果;或许,这也是“吴门书派”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书法审美趋向的结果。

 以我们现代人的书法审美视觉来看王宠的行草书,总有一种囿于晋唐书法传统而缺少创造的意识,尤其是在他的行草中总是还带有他蔡老师的行草痕迹。不过,把王宠的行草放在明代中期地域书法主流的“吴门书派”中去观照,他总是异于祝允明、文征明、陈淳以及他的亲家唐寅书法的。祝的才气与放浪不羁形成了他书法的狂放,由此也导致他的技巧不十分讲究;文的老成稳健、保守拘谨而使其行草显得过分工稳——尽管他们都堪称是历史上一流的大家;陈淳中岁以后,突破文征明书法,虽率意纵横但难达祝、文之水平;唐寅虽有潇洒之传闻,但书法却柔而媚;而王宠虽少些晋人之质朴与洒脱,但总是稍稍具存晋书之风韵的。尽管有人评价王宠书法“结体甚疏”、“精气不足”,然也是一家之言。但无论如何,他的行草书法技巧仍然是一流的;至于王宠行草秀雅风格的形成除个人审美之外亦天性使然。或许我们把“吴门书派”放在中国书法史或者与明末书法相比都缺乏对传统书法的创新与反叛,或许这也正是时代的局限性。如果以当代人的审美眼光或者以明末徐渭等人的书法标准去评价王宠的书法,那也肯定是没有道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