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明帝、鲜卑人与草原丝绸之路(中)鲜卑人与草原丝绸之路

 恶猪王520 2023-05-16 发布于新疆
作者/林硕(国家博物馆),文章首发《世纪知识》丝路阡陌专栏

在上篇《晋明帝为何被称作“黄须鲜卑奴”?》我们谈到晋明帝从母亲荀氏那里,继承了黄色毛发的基因,而且她生活在鲜卑人治下的燕代地区。

实际上,鲜卑人最初并非生活在“燕代”之地,而是游牧于更北方的东蒙草原。
随着匈奴、乌桓等民族的相继西迁,包括拓跋、慕容、宇文在内的鲜卑诸部趁机南下,在华北、东北以及西北腹地建立起一系列政权,客观上加强了古代草原丝绸之路东段与中原的联系,彼此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

图片

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绵延几世纪的长期过程。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最早开辟草原丝路的是一个活跃在欧亚大陆上的古代游牧民族“斯基泰人”(斯奇提亚人),因而这条连接东西方的通道亦被称作“斯基泰贸易之路”。
从广义上看,“斯基泰人”涵盖了广阔地域里的众多游牧民族,范围可以从黑海北岸划到南俄草原再到伊犁河流域,所以希罗多德将他们简要划分为王族斯基泰、游牧斯基泰、农耕斯基泰等等。
图片

古波斯人将“斯基泰人”称为“萨迦人”(Saka),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贝希斯登铭文(Bagastana)中经常出现该民族。受波斯语影响,我国史书将“斯基泰人”译作“塞人(塞种人)”,应是对“萨迦”的音译。

图片

《汉书·西域传》载:“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自此塞王南君罽宾,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
简言之,原本生活在河西走廊的大月氏被匈奴击败,在西迁过程中越过葱岭,占据塞种人的游牧地,后者被迫迁徙至罽宾(Kophen,今阿富汗喀布尔周边)。
这场古代游牧民族的大迁徙如同历史的多米诺骨牌,促进了各民族交互往来,以及草原丝路的形成与发展。
欧亚大陆北部的草原可谓星罗棋布,千百年来经历着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当下已经很难精准复原出昔日的分布趋势。
但我们可以尝试借助当前草场的地理位置,大致勾勒出彼时草原丝路的走向:西起黑海之滨,东至日本海沿岸,由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乌拉特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那拉提草原、阿勒泰草原,以及鄂尔浑草原、中亚草原、南俄草原等共同串联而成。

图片

在草原丝路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荒漠、戈壁,但这并未阻碍绿色丝路沿线各民族、国家的交流热情。相对于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也即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路的位置更加靠北,主要沟通区域是辽阔的欧亚草原地区,符合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特性。沿线各政权与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形式是以牛、羊、马匹、皮毛、乳制品、贵金属等货物交换丝绸、茶叶及各类农产品。
每逢河西走廊烽烟四起、商道中断,草原丝路的价值便凸显出来,起到维系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沟通对话的作用,其中由呼伦贝尔、科尔沁以及锡林郭勒等草原组成的“东蒙草原”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鲜卑民族的聚居地之一。
图片

不过,在东汉时期,这片草原的真正“主人”是乌桓。东汉末年,丘力居、蹋顿叔侄两代“大人(乌桓、鲜卑的首领称号)”对内统一诸部,对外与袁绍结盟,最终雄踞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史称“三郡乌桓”。

曹操平定冀州之后,力排众议远征乌桓,致使蹋顿命丧白狼山,部众溃散,与乌桓同宗同源的鲜卑趁机南迁占据了“东蒙草原”,进而以草原丝绸之路为依托,迅速壮大实力,南下参与中原地区的群雄逐鹿。作者/林硕(国家博物馆)。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