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入农学天地,二探前沿理论——农学院举办第二期作物学前沿讲堂

 昵称37581541 2023-05-16 发布于江苏

深入农学天地,二探前沿理论

5月11日晚,农学院第二期作物学前沿讲堂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顺利举行。农学系水稻栽培课题组丁艳锋教授、遗传育种系水稻育种课题组刘裕强教授、农学系小麦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课题组周琴教授、农学系耕作课题组李凤民教授应邀给大家分享科研经历与成果。农学院党委副书记殷美、本科生辅导员孙小雯、杨宸宇、史可欣以及农学院各年级本科生参加学习,讲座由辅导员杨宸宇主持。

图片
图片

农学系水稻栽培课题组

丁艳锋教授主要介绍了在稻米品质品种的产出、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后提高作物产量的方式,以及在混施肥的理念指导下增加水稻产量的研究进程,对听讲同学对于秸秆焚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伴随的害虫防治问题进行了解答。最后丁艳锋教授以欢迎大家报考水稻栽培课题组为结语,并鼓励同学们要兼具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情怀,培养国际视野。

图片

遗传育种系水稻育种课题组

刘裕强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水稻品质优质化的科研进展,之后分享了水稻生产季节病虫害高发和由此引发的化学防治弊端等问题的研究成果。接着,刘裕强教授从国家战略需求,第三次绿色革命的角度分析说明水稻遗传育种大有可为,鼓励大家努力学习,报考水稻遗传育种课题组。

图片

农学系小麦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课题组

周琴教授介绍了通过对肥料进行加氮减氮控制小麦颗粒中蛋白质含量的不同,以此来达到不同用途的小麦的种植培育,解答了同学们对于在小麦品质不同的条件下,对于小麦总体品质有何影响的问题。最后周琴教授表达了对打造现代农业高效运营生态圈的愿景,并希望能够早日建成总量一体化的生产平台。

图片

农学系耕作课题组

李凤民教授介绍了全国范围内统一调控,共同进行农田耕作的农业系统耦合的大趋势,阐述了目前国内省份农田潜力并不统一的现状,并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发展全国内部协调一致进行的农业耕种系统。最后李凤民教授对发展中国稳定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打破欧美领导的世界农业格局做出了殷切的希望。

图片
图片

同学心得

植物实验222   徐鹏蕊

宋教授所带来的“遗传育种系表观遗传”的相关讲座内容最使我难忘,宋教授用一个关于“同卵双胞胎”的例子向我们展示即使作物的基因相同在生长发育中也会发生变化。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的某一天农业振兴的阵阵暖风将会拂过大地,而我也终将成为农业振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植物实验221  石一涵

整个讲座由四名教授为我们带来讲解。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稻栽培的讲解,教授分别从分孽的发生,稻米品质研究,水稻栽培机械化、自动化等方面展开讲解。希望自己有机会可以再次参与到作物大讲堂的讲座分享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交流,讲堂现场气氛热烈。本次作物学前沿讲堂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还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指引了方向。

活动最后,杨宸宇作出总结,希望同学们通过作物学前沿讲堂对自身所学专业能够有所了解,鼓励同学们多去交流,并希望同学们可以继续努力学习,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更大进步。

本学期的作物学前沿讲堂圆满结束,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农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科研热情,最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图文 | 学习发展部 野蜂记者团

微信编辑 | 学习发展部

责任编辑 | 孙嘉丽

校对 | 宋宇坤

审校 | 杨宸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