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官助理如何高效地做好庭前准备工作 | 庭前独角兽

 汤康康律师 2023-05-16 发布于安徽

本期提要  

庭前准备工作是法官助理的重要职能,也是审判工作的关键环节。高质量的庭前准备工作能够精准推动案件的繁简分流、科学优化司法的资源配置。在简单案件中,能够协助法官劝和促调、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在复杂案件中,能够协助法官快速厘清案件事实、确定争议焦点,达到良好的庭审效果。

本期智囊我们邀请到伙伴来分享怎么高效地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希望能带给你更多启发。

本期问题

法官助理如何高效地

 做好庭前准备工作?



智囊伙伴 龚雯璐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01

全面细致的送达

图片

原告在立案时应当提供被告的基本信息,但为了防止出现遗漏,我们还是需要联系原告再次确认是否已经全部告知。另外,我们还可以巧借以下几个专业化、信息化的手段来助力送达:

1. 证据材料:合同、邮件、微信聊天记录、发票、函件等材料都是重点搜索对象,需要仔细确认有无其他联系方式。

2. 涉诉案件检索功能:统计查询、全快搜及C2J这些经典检索功能的操作就不赘述了,案件办理右侧的精准匹配是一个更加快速便利的定位功能,录入当事人准确的身份信息后,该栏目便会匹配出全市范围内的涉诉案件,查询该些案件中被告的送达情况可能会有所收获。

3. 企查查、天眼查等APP和工商内档:如果被告系法人,可以通过企查查、天眼查等APP查看企业年报显示的企业通讯地址;还可以让原告方提供其工商内档中法定代表人的基本信息。

小贴士:拨打被告电话时可以同步做好工作记录,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可以及时掌握被告的应诉态度。

02

权衡利弊的调解

图片

调解是贯穿于诉讼全过程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当事人诉累、达到双赢效果。事实上,调解不完全是当事人之间的自由协商,更需要我们居中把控节奏。

1. 调动同理心:情理是当事人愿意调解的重要因素。调解工作不仅要求办案人员有一颗同理心,能够耐心倾听、积极引导,也需要努力培养当事人之间的同理心,能够互相理解、消融矛盾。

2.找准调解金额的平衡区间:调解并不是机械地将双方提供的调解金额取平均数。当调解陷入僵局时,需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与承办法官商讨双方的过错程度等影响因素,综合确定调解金额的平衡区间。

3. 公平合法原则:调解协议的制定除了遵循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还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例如:即便被告同意支付原告高额利息,法院也需要审查该金额的计算方式是否超出法定上限。

03

事实证据的沟通

图片

庭前与承办法官交流案件审理思路、与当事人沟通证据的准备情况,能让法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案件最全面的情况,有助于查清案件事实、确定争议焦点,从而实现庭审的“一锤定音”。同时也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和表达能力,不断地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思维盲点。

1. 举证期间的确定与强调:在完成前期送达工作后,需要根据与当事人沟通的情况以及证据的完备程度,科学灵活地制定举证天数并明确强调举证规则。证据交换后,当事人有证据需要进一步补强的,应当在笔录中明确期限,并告知逾期的不利后果,确有困难需要延期的则应在期间内提交相应申请。

2. 证据的形式审查:形式审查是证据交换顺利开展的基石,尤其是面对没有律师、法律知识稍有欠缺的当事人。常见的情况有:

· 录音需要准备纸质文字稿;

· 证人证言需要联系证人出庭作证;

· 微信聊天记录需要标明聊天人的身份,内容应当连续不遗漏; 

· 语音转化为文字、传输的文件另行打印并 标注等。

3. 讨论梳理需要事先核实的主要问题:法庭调查是一个对案件事实进行回溯复盘的过程,当事人的如实陈述和证据的完备程度都对事实的查明至关重要。一般都会建议当事人本人到场参与庭审并就事实部分发言,但在当事人确有客观原因无法到场、只能由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席庭审的情况下,可以预先与承办法官交流需要发问的问题,在证据交换阶段进行询问,便于代理人做好核实工作。

另外,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证据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更需要谨慎处理。例如:当事人提交的审计报告,除了提前与承办法官讨论需要当事人做出合理解释的数据组成、幅度差距等问题,也会建议制作报告的单位出具相应情况说明或出庭解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