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留下的,五大清热祛湿名方,效验显著

 昵称49594764 2023-05-16 发布于湖南

中医抗疫有名方

湿热作为致病因素,在发病学上有着重要意义,其与疫病的发生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朱丹溪将大头瘟的发病原因归咎于“湿热在高巅之上”。张石顽指出:“时疫之邪,皆从湿土郁蒸而发。”叶天士《医效秘传》结合运气学说,对湿热引起疫病更有重要发挥,并制定了治疗湿热疫的经世名方甘露消毒丹。据文献记载,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吴使者嘱先生(叶天士)制此方,全活甚众,人比之普济消毒饮。后世用其方治疗瘟黄、疟疾、痢疾、霍乱等病,颇有效验。以上均为湿热致疫及清热祛湿方剂治疗疫病提供了依据。

由湿热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可涉及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细菌性痢疾、伤寒、疟疾、带状疱疹等多个病种。近年出现的非典、人禽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等急性传染病,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少医家认为其发病与湿热密切相关。如国医大师邓铁涛以广东省中医院对112例非典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初步总结为依据,认为非典是由戾气、湿、瘀、毒、虚所致,病机系湿热蕴毒,阻遏中上二焦,并易耗气夹瘀,属于湿热疫病范畴。特别是新冠病毒感染疾病,其与湿热致病的关系应引起足够重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对于轻型患者分型有湿热蕴肺证;综合各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发现,有浙江、陕西、云南、山西、江苏等17个省或直辖市的新冠诊疗方案中认为本病的邪气特点为湿邪基础上夹杂温或热邪。由此可见,湿热之邪与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病紧密相关。

清热祛湿方剂较多,兹选择其治疫效果显著者,举例说明如下。

图片

藿香正气散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曲、厚朴、桔梗、甘草组成。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如治疗湿热,尚需配伍黄连、黄芩、竹叶等清热之品。主治外感暑湿秽浊,邪在卫气,肠胃失调,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胸闷、腹痛、呕吐、泄泻、苔白腻、脉濡缓。凡瘟疫证型与此相类者,可选用此方。

用治流行性感冒(胃肠型):薛某,男,50岁,教师。发热、恶寒伴腹泻呕吐2天。患者素体肥胖,2天前因淋雨感暑湿而发病,经用银翘散加减治疗未见好转。来诊时仍发热38.3℃,午后体温稍高,微恶寒,不思饮食,口干,但不欲饮,恶心,呕吐,初呕出胃内容物,后每日呕痰涎3~4次,胸闷腹痛,痛则泻,大便溏而不爽,日3~4次,伴头晕,头重,全身酸痛,口苦,口臭,舌质淡红,苔黄白厚腻,脉濡数。此为暑温,暑热引动内湿,即胃肠型感冒。以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2g,法半夏9g,云苓15g,川朴9g,蚕沙12g,白花蛇舌草15g,金银花12g,威灵仙9g。每日1剂,用水5碗煎2碗,分3次服。2剂后复诊,热渐退,但仍低热37.3℃,吐泻已止,口干苦,纳差,疲倦,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带濡,以小柴胡汤加南豆花、麦芽。服药3剂而愈。(《新医学》1975年第9期454~455页)

用治流行性乙型脑炎:著名老中医蒲辅周认为,乙脑中辨证为升降失司,症见脘连腹胀、大便不爽,则以一加减正气散(藿香梗、厚朴、杏仁、茯苓皮、广皮、神曲、麦芽、绵茵陈、大腹皮)加减。若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又需以二加减正气散(藿香梗、广皮、厚朴、茯苓皮、木防己、大豆黄卷、川通草、薏苡仁)加减。若秽湿着里,苔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则选三加减正气散(藿香、茯苓皮、厚朴、广皮、杏仁、滑石)加减。若秽浊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则选用四加减正气散(藿香梗、厚朴、茯苓、广皮、草果、楂肉、神曲)加减。若秽湿着里,脘闷便泄,选用五加减正气散(藿香梗、广皮、茯苓块、厚朴、大腹皮、谷芽、苍术)加减。(《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温病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年)

用治霍乱:夏氏报道1984年至1988年采用本方加减治疗霍乱18例,仅重型并用附子及补充液体与纠正酸碱平衡等综合措施,全部患者均获得治愈,症状消失最快者仅1天,最长者未超过5天,大便培养转阴率最早为2天,最晚为6天。(《湖北中医杂志》1989年第5期7页)

三仁汤

本方出自《温病条辨》,由杏仁、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组成。功能宣畅气机,祛湿清热。主治湿热初起,邪在肌表,肺气不宣而见头痛身重,恶寒少汗,胸闷脘痞,尿黄,舌苔薄黄腻,脉象濡缓者。凡瘟疫证型与此相类者,可选用此方。

用治肠伤寒:广州市传染病院(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运用三仁汤加减(北杏仁12g,白蔻仁5g,生薏苡仁15g,滑石18g,通草9g,竹叶9g,黄芩9g,冬瓜仁30g,芦根30g)治疗肠伤寒初起证属气分者,症见畏寒发热,头痛,或发热不畏寒,体温逐日升高,午后热甚,无汗或微有汗,舌苔白或白而干,或黄糙边缘光滑,大便秘或泻水,小便短赤,倦怠,胃口不佳,脉弦细而濡。经治55例,退热天数平均为9.63天,说明三仁汤加减治疗病在气分的肠伤寒效果较佳。(《广东中医》1959年第1期291~293页)

用治流行性乙型脑炎:著名老中医蒲辅周曾以本方加减治愈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韩某某,女,4岁,于1972年8月18日开始发热,食欲不振,至23日晚,突然出冷汗,两眼上翻。经当地治疗无效,于24日4点来诊。经检查,体温41℃,心率156次/分。白细胞20400/立方毫米,中性78%,淋巴22%。脑脊液潘氏阳性,细胞数51个。按“乙脑”收住院。早8时检查,神清,四肢温,腹胀,小便黄,体温38℃,口不渴,舌苔白腻而微润,脉浮濡。诊为暑热夹湿,拟三仁汤合银翘散化裁治之。方药:薏苡仁18g,杏仁6g,蔻仁3g,厚朴3g,金银花18g,连翘9g,薄荷12g,菊花12g,栀子7.5g,甘草3g,大青叶18g。1剂。次日体温38.1℃,腹胀稍轻,其他无明显变化。上方加黄连4.5g,服6剂后,体温降至正常,精神好,食欲增,大小便正常,于9月1日痊愈出院。(《河北中医验案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

用治非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的《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试行)》中,非典型肺炎早期属湿热阻遏证者,宜宣化湿热、透邪外达,可选用三仁汤合升降散加减。(《健康报》2003年4月11日)林氏等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型肺炎103例,结果治愈96例(93.2%),死亡7例(6.8%)。退热时间为(6.72±3.95)天;胸片复查病灶完全吸收94例,病灶吸收时间(18.13±8.89)天;2例胸片呈局部纤维索条样改变。其治疗中医方案早期辨证属湿热遏阻肺卫证者,治以宣化湿热、透邪外达,方选三仁汤合升降散加减,药用:杏仁12g,滑石15g,通草6g,白蔻5g(打后煎),竹叶10g,厚朴花10g,生薏苡仁20g,法半夏10g,白僵蚕6g,片姜黄9g,蝉衣6g,苍术6g,青蒿10g(后下),黄芩10g。(《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6期409~413页)

甘露消毒丹

本方出自《温热经纬》,由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木通、川贝母、藿香、薄荷、白蔻仁、连翘、射干组成。功能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症见发热口渴,胸闷腹胀,肢酸倦怠,咽肿尿黄,或身目发黄,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者。王孟英《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亦以其治暑湿霍乱、时感痧邪及触冒秽恶不正之气。

用治伤寒(西医病名):郭氏报道运用本方加味,配合西医治疗伤寒35例,处方:滑石15g,茵陈30g,黄芩12g,石菖蒲10g,木通10g,藿香12g,连翘18g,白蔻仁6g,射干10g,薄荷10g,栀子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服用,结果均告愈。其平均退热时间、平均血培养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西药),说明本方配合西药治疗伤寒,可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年第3期48页)

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患者黄某,男,25岁。8天前突感发热恶寒,小腿胀痛,两目红赤,某医院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经用青霉素等药治疗效果不显著。现症:往来寒热,肤色微黄,两目红赤,口渴,全身酸胀疲乏,胸闷腹胀,小便深黄,小腿痛,按之更甚。舌苔黄厚,脉濡数。化验检查:白细胞1070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83%;尿检红细胞( ),蛋白( )。证属湿热秽浊阻滞于三焦。方以甘露消毒丹去射干、贝母,加杏仁、枇杷叶、厚朴、半夏、木瓜、蚕矢等治之,日服1剂,9日后,临床治愈。(《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36页)

图片

连朴饮

本方出自《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由制川朴、川连、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山栀、芦根组成。功能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治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清浊相混而见霍乱吐利,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小便短赤者。凡瘟疫证型与此相类者,可选用之。

用治流行性感冒(胃肠型):浙江中医杨继荪曾用本方加减治疗1例流行性感冒(胃肠型),现简述如下。患者陶某,男,27岁,因持续高热9天,伴头痛、呕吐而入院。入院前曾用抗生素、解热镇痛剂、板蓝根冲剂等治疗,热势未降反升。入院后予银翘散加减,服2天体温依旧。诊查:高热11天,体温40℃,头痛头胀,全身肌肉酸楚疼痛,病起恶寒无汗,继而汗出,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薄,溲短赤热,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属湿热蕴蒸气分,弥恋三焦。方用三仁汤合连朴饮加减:白蔻仁4g(杵细、后下),杏仁12g,生薏苡仁30g,连翘15g,炒黄芩12g,薄荷5g(后下),川黄连3g,制川朴9g,大豆卷12g,炒大力子12g,郁金12g,姜半夏9g,淡竹叶12g,鲜芦根40g。每日服2剂,分4次服。服药2日后,诸证略减,再以上方加减继服5天后,热尽退,体温恢复正常,诸证消失,痊愈出院。(《杨继荪临证精华》,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用治非典:林氏等介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103例,按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分早期、中期、极期(高峰期)、恢复期4期,对极期治以清热化湿、宣肺理气除壅,方用白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本方加减:炙麻黄6g,生石膏30g,炒杏仁10g,炙甘草6g,绿茶15g,葶苈子10g,川黄连10g,川厚朴10g,枳实10g,栀子10g,淡豆豉10g,石菖蒲10g,芦根20g,法半夏10g,桔梗9g。结果治愈96例(93.2%),死亡7例(6.8%),退热时间平均为6.72±3.95天,热退后无反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6期409~411页)

白虎加苍术汤

本方出自《类证活人书》,由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粳米、苍术组成。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湿温热重于湿,症见壮热汗出,面赤气粗,心烦口渴,身重脘痞,舌苔黄腻偏干,脉象洪数或滑数。凡瘟疫证型与此相同或类似者,可选用本方。

用治湿温(似西医伤寒):《丁甘仁医案》载:裘左,湿温八天,壮热有汗不解,口干欲饮,烦躁不寐,热盛之时,谵语妄言,胸痞泛恶,不能纳谷,小溲浑赤,舌苔黄多白少,脉象弦滑而数。阳明之温甚炽,太阴之湿不化,蕴蒸气分,漫布三焦,有温化热、湿化燥之势,症非轻浅,故拟苍术白虎汤加减,以观动静。生石膏9g,肥知母4.5g,枳实炭3g,通草2.4g,制苍术2.4g,茯苓皮9g,炒竹茹4.5g,飞滑石9g,仙半夏4.5g,活芦根(去节)一尺,荷梗一尺。二诊:今诊脉洪数较缓,壮热亦大减,稍能安寐,口干欲饮,胸闷泛恶,不能纳谷,舌苔腻黄渐化,伏温渐解而蕴湿犹留中焦也,既见效机,毋庸更张,参入芳香淡渗之品,使湿热有出路也。熟石膏9g,仙半夏4.5g,枳实炭3g,泽泻3g,制苍术2.4g,赤茯苓9g,炒竹茹4.5g,荷梗一尺。三诊:热退数日,复转寒热似疟之象,胸闷不思纳谷,且有泛恶,小溲短赤,苔黄口苦,脉象左弦数,右濡滑。此伏匿之邪移于少阳,蕴湿留恋中焦,胃失降和。今宜和解枢机,芳香淡渗,使伏匿之邪从枢机而解,湿热从小便而出也。软柴胡2.4g,仙半夏6g,酒黄芩3g,赤苓9g,枳实3g,炒竹茹4.5g,通草2.4g,鲜藿佩各4.5g,泽泻4.5g,荷梗一尺。(《温热病证治精华》)

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治疗1例脑型钩端螺旋体病,开始用青霉素有效,但因停用太早,以致症状重现且日益严重,再用青霉素及广谱抗生素亦无济于事,乃请中医会诊。中医据其大汗、大渴、大热、脉洪大等症状,符合白虎汤证,遂予白虎汤治疗,又因苔腻欲热饮,故加苍术,头痛加川芎,项强加羌活,处方为:生石膏30g,肥知母9g,生甘草6g,秫米15g,苍术12g,川芎6g,羌活6g。服1剂即取效。(《福建中医药》1966年第3期11~13页)

此外诸如藿朴夏苓汤、菖蒲郁金汤、黄芩滑石汤、杏仁滑石汤等清热祛湿方剂治疗疫病,亦有报道,限于篇幅,恕不展开讨论。须强调指出的是,既往在新药研制开发上,对治疗湿热病证一类方药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远不够,诸如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茯苓皮汤等传世名方,尚有待进一步研制开发(包括剂型改革),这无疑是防治疫病方面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重要内容,应该引起医药界的重视。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